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抗日戰爭是近代中國堅持最久、付出代價最大、最終取得完全勝利的一場聚舉國之力而進行的一場捍衛國家民族利益之戰。當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曾經孤立無援的中國得到來自美蘇的戰略支持。我們在回顧那段歷史時,卻往往忽略了最早給予中國以支持的希特勒納粹德國。希特勒納粹德國是第一個幫助中國進行抗戰的國家。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希特勒

一戰戰敗後,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只能擁有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大量職業軍人被迫離開軍隊,這些人便成為各國(尤其是軍事領域較為落後的國家)爭相聘用的名師。急需發展的中國,這些軍事人才也是求賢若渴。最初中國提出的顧問名單上是一批如馮·馬肯森、魯登道夫等在一戰中聲名顯赫的人士,但是德國軍方認為這些人名頭太響亮,容易被發現,所以婉言拒絕。第一批來華的德國軍事顧問都是以私人身份,軍銜最高的只是個上校。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軍事合作宣傳畫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大選中獲勝,出任德國總理。希特勒上臺之後廢除了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因此來華德國軍事顧問的級別與規模逐漸提高,原先帶有遮掩耳目的私人性質而逐漸轉為公開的官方援助。中德軍事合作漸趨高潮。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希特勒劇照

希特勒為什麼對中國的事如此上心呢,除了政治經濟與軍事上的原因,據傳希特勒還有著濃厚的中國情結。有資料顯示,希特勒當年到維也納參加藝考時,屢考不中,只好過著流落街頭、賣畫為生,這時,一箇中國家庭向他伸出了雙手,給予他東方式的無私幫助與溫暖,從此,他對中國人有一種親切感,他嚮往中國,對中國情有獨鍾,這種深深的中國情結一直存在他的心中。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希特勒的繪畫

由於對中國的親切感,希特勒尤其喜愛中國的古代兵法和軍事書籍,1937年他執政後,床頭則常備德文版的中國書籍以供觀閱。1939年在視察法國佔領區和訪問意大利時希特勒隨身都攜帶《孫子兵法》的德文譯本,甚至為此挑燈夜讀,認真地寫了閱讀筆記。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擺拍的吧?

希特勒在公開場合飲用咖啡,以示日耳曼人的優秀傳統,但在私底下其部下均知道中國茶葉才是元首的最愛。據稱,當時英國情報機構曾策劃用劇毒放入極品中國茶葉中實施對希特勒的暗殺行動,後因蓋世太保的嚴密保護而失敗。

1936年柏林奧運會,希特勒還承擔了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國軍德械師(資料圖)

正是因為有了希特勒的支持,中德軍事合作因此漸入高潮,不僅雙方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德國開始幫助中國建立軍事工業,並在中國軍事工業尚未建成前向中國提供軍事裝備,而且第四任德國軍事總顧問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上將在協助中國整軍建軍方面,提交《陸軍改革建議書》,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財力,首先建立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小型核心示範武裝,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國60個師的整編,他認為中國有這樣60個師的精銳常備軍就足以應付各種狀況了。這裡的整編師的概念,就是我們後來所俗稱的德械師。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德國裝備的國民黨軍隊

然而,要完成整編,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直到淞滬會戰爆發,只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實現德式裝備與編制,另有87,88,36三個師整編組建(這四個單位的部隊俗稱“德制師”)。後來,這些德制師在對日作戰中擔負了非常重要的任務。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影視劇裡的德械師官兵形象

“七七事變”之後,全面抗戰爆發,日本不斷對德施加壓力,要求終止中德軍事合作。在壓力之下,德國宣佈結束顧問團工作,但同時又表態,原顧問團成員以私人身份在華從事的活動,德國政府不與干涉。於是,法肯豪森和他的同事們集體脫下德軍軍服,換上便衣繼續從事顧問工作。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德械師閱兵式

中德兩國撕毀一切協定後,孔祥熙又以療養為籍口赴德和希特勒作了一次密談。希特勒對孔說,由於軸心協定關係,一時需要撤退軍事顧問及政府派往政治、經濟、交通、工礦等部門的專家是不得已的。但已指示相關部門把中國所有在德購置的軍需物資在撤退軍事顧問及各種專家之前輸出國境。在談到關於日本人時,希特勒憤慨地表示了對日本軍人的仇恨心情,說第一次歐戰將近結束,日本軍人乘德國駐軍無援之機奪青島之役,德國駐軍全部犧牲,此種奇恥大辱永不會忘懷,一定要清算云云。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全副縣德式裝備的士兵

而此後一段時間,德國對華武器出售確實仍然進行,成為當時中國政府獲得國外武器裝備的唯一來源。希特勒的德國政府在較長時期內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一直不明朗,並且在日軍攻陷南京後,依然秘密支援國民黨政府軍一大批德制武器(其中包括坦克和重型火炮)。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

1938年7月8日,德國軍事總顧問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在廣州揮淚登船返國,告別了工作四年零三個月的中國。他的離去標誌著德國顧問團在中國活動的徹底結束。行前,法肯豪森等向中方官員保證,決不向日本洩露中國的軍事機密。

希特勒為什麼要幫中國打日本?


烽火歲月

中德軍事合作前後近十年,有30多位德國軍人參與了顧問團工作,其中8人客死中國。在凇滬抗戰、南京保衛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等著名戰役中,都曾出現過他們的身影。1943年11月參戰指揮常德會戰的德國國防軍現役陸軍上尉弗蘭克·霍布里希,在會戰中與中國守軍共進退,飲彈陣亡。此事被日軍報告日軍大本營,日本政府隨即向德國提出強烈抗議,引起德、日之間的外交糾紛。


難怪英國駐東京大使在1938年會說:“事實上,是德國人在組織中國的抗日戰爭。”這番表述從側面反映了在中國抗戰初期德國顧問發揮的作用。

毫無疑問,希特勒的法西斯納粹德國曾經犯下了反人類的滔天大罪,他們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是值得全世界都要警醒的,但是,他們在中國處於危難之際的援助之力也不應忘記。因為,那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