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王者:龍魚,你瞭解多少?

龍魚前言在中國淵源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它的身上寄託著力量、希望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就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淵源和組成部分,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滲透進了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人們對龍進行圖騰式的頂禮膜拜,而且千方百計地要把龍的形象具體化、生動化、人們在不斷地猜想,不斷地尋找,終於造就了獅頭、鹿角、魚鱗、雞爪......的集合體。如果你還覺得它的形象還不夠清晰,那麼,當你第一眼看到生長在東南亞原始熱帶湖泊中的史前生物時,你也許就會為它那巨大的、閃爍著燦爛光芒的鱗片和它那“君臨天下”的威嚴而驚詫萬分!這時,你一定會脫口而出——那就是傳說中的龍。這種史前生物自從被人類發現之日起,便成為人們爭相飼養的對象。當地人都說,只要家裡有了它,便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便會多福多壽、財運亨通、驅災避險、心想事成......而且,當地人給它冠以一個響亮而貼切的名字——龍魚!正因如此,龍魚便和它的名字一起紅遍了全世界所有華人足跡踏遍之地。“龍魚熱”也在全球水族界中悄然興起。

水族王者:龍魚,你瞭解多少?

龍魚概述

龍魚又名龍吐珠魚(香港、澳門)、銀帶魚(中國臺灣)和銀船魚、銀大刀魚(日本),在原產地則被稱之為AROWANA(當地華人讀 為“亞羅娃娜”),在西班牙語裡是“長舌”的意思、龍魚的學名為“Scleropages”,是舌頭、哽咽狀的意思、因其體型碩大扁長,軀幹部覆蓋著碩大 的、排列整齊的、閃耀著光芒的鱗片,口大,口唇角有兩條觸鬚,遊動時神態悠然,活像神話中的“龍”,故此得名“龍魚”。它至今仍保留著遠古時代的體型特 徵,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極具飼養與觀賞價值。

龍魚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遠古石炭紀時出現在地球上,大約與侏羅紀是開始暢遊在地球上的淡水水域,並逐步從一個共同的祖先分化為兩種,即澳大利亞龍魚和亞洲龍魚。有的日本科學家認為亞洲龍魚是在白堊紀從他們近親——澳大利亞龍魚 (珍珠龍魚)分化來的。現在,除北美洲以外的其他各個大陸都有分佈。在亞洲,主要分佈在東南亞一帶,僅有一個種,即亞洲龍魚;在澳大利亞有兩個種,即珍珠龍魚和星點龍魚;在非洲,也有一個種,既非洲龍魚;還有兩個種在拉丁美洲,分別是銀龍魚和黑龍魚。

據有關資料記載,龍魚最早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Vandelli)於1829年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發現並命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現紅色龍魚。1966年,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在金邊又發現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之後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地發現了一些龍魚品種。為了進行分別,學者們根據龍魚體表等各種特徵的不同,將其分別命名為金龍魚、橙紅龍、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

水族王者:龍魚,你瞭解多少?

龍魚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大約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至20世紀80年代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自龍魚風行世界後,需求量猛增,使得龍魚特別是亞洲龍魚,在其棲息地遭受到捕獵者瘋狂的捕撈,野生龍魚的數量急劇下降。其中,尤以產於馬來西亞等過的金龍魚和紅龍魚為甚,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已瀕臨滅絕。為此,《華盛頓公約》(聯合國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所制定的合約)開始明文禁止捕撈和銷售野生龍魚,從而使野生龍魚資源得到保護。在龍魚的主要輸出國印度尼西亞,現已將本國的紅龍魚列為國寶級動物。

為了滿足愛好者的需求,亞洲許多野生紅龍原產地的科技工作者開始進行龍魚的人工繁育試驗,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先後成功的以半人工方式繁育除了龍魚的子一代、子二代......按照《華盛頓公約》的要求,這些龍魚的原產國都制定一套良好的覆育繁殖體輸出的管理辦法,並得到了嚴格的執行。對手保護的野生紅龍(第一代)嚴格管理,禁止輸出;但到其子二代也就是帶三代及以下各子代,才可以對外銷售。具體做法是生產企業在“F3”的幼魚體內植入野生動物辨識專用芯片,然後向《華盛頓公約》組織申請註冊。改組織接受申請後進行核准登記備案後簽發“準售證”,有了“準售證”後生產企業方可合法地進行銷售。

如今,龍魚受到愛好者的追捧,龍魚價格也曾一度攀升,這不僅僅在於其體型雄壯、氣勢威嚴、體色豔麗,珍貴而稀有,更在於它常常被飼養者寄予了無限的美好希望、賦予其眾多寓意。如許多飼養者將其飼養在家中的客廳顯要位置或辦公室裡,希望龍魚能為本人和家庭帶來好運,使自己家興財旺;有的愛好者將九尾龍魚放養在同一水族箱中,賦予其“九龍在天”之意;有的愛好者將龍魚與泰國虎魚混養在一起,稱之為龍虎缸,取龍騰虎躍之意......總之,都是祝福主人福星高照、吉祥如意、家庭興旺、事業發達之意。

其實,在眾多國家中,中國人(包括海外的華人)對龍魚的感情是最為深厚。“龍”最為中華名族的象徵,五千年來已深深紮根於所有中國人的心中,形成了最有強大凝聚力的龍文化,其影響早已滲透進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傳說中的龍,人們今天只能從神話小說、美術作品中瞭解和欣賞了,但現實中的龍魚卻是人們可以與之親近的。這對於向來都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的中國人來說,對龍魚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使得龍魚這一名稱中帶有“龍”字,且外形又和傳說中的“龍”有幾分相像,以至龍魚傳入我國後,養殖熱潮迅速升溫。

水族王者:龍魚,你瞭解多少?

龍魚命名龍魚,大型的淡水魚,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硬嚥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隸屬於OSTEOGLOSSIDAE科(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龍魚最早是在1829年被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Vandell)博士在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發現並定名。其實,龍魚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美國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隨後風行全世界。而“SCLEROPAGES”在中國被稱之為“龍魚”,是因為龍魚全身閃爍著光芒,鱗片特大,有個大口,口唇角有兩條觸鬚,活象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 故因此得名。

水族王者:龍魚,你瞭解多少?

龍魚介紹

龍魚身形健壯,色彩豔麗,遊姿優雅大方,雍容華貴,具有王者風範,在世界許多地方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龍魚分別產於四個地方:亞洲、南美洲、澳洲、非洲,產地不同龍魚品種也有所差別。而我們一般飼養最常見的紅龍魚和金龍魚則屬於亞洲龍魚,主產地是印尼和馬來西亞。

龍魚的的基本特徵是:體型龐大、長度一般在60—80cm,其魚鱗金光閃閃。金黃色澤的鱗片大約佔整個魚體的1/2,部分亞洲龍魚在雜交後鱗片上呈現出龍魚馬蹄印。而過背金龍的金色越過第5排鱗片,並在背鰭、臀鰭、尾鰭基琢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鱗片,散投著奇特的光澤。龍魚的鬍鬚—般比較完整,眼球也十分明亮.

其雙鰓表面紋線富有變化,有些龍魚如紅尾金龍的鰓蓋部分有特別的紅色斑塊。龍魚的壽命很長,—般能活幾十年。

龍魚屬肉食性魚類,從幼魚到成魚,都必須投餵動物性餌料,以投餵活食最佳,最好不要投餵單一的餌料,應制定出一份營養豐富的菜單,以確保它的營養均衡。龍魚適應的水溫介於24~29℃均可,如果魚只適應良好,甚至可以適應22~31℃的溫度。不過龍魚和其他的觀賞魚一樣,切忌水溫急劇變化。

水族王者:龍魚,你瞭解多少?

金龍魚是遠古遺存物種,國際瀕危保護動物,其繁殖養殖生產受到華盛頓公約(CITES)的約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註冊金龍魚漁場出產的金龍魚附有血統編碼芯片。

我們通常所說的龍魚和飼養的龍魚主要指的是亞洲龍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