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染毒,黑帮骚扰,是奋起反抗,还是一了百了?--《本回来了》

有人说,家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遭遇各种挫折时,当我们在感情生活里经历各种失败后,无论你成功或落魄,只有父母会是那个不离不弃,接纳包容你的人。

但是,当你的存在,只能成为亲人的负担、累赘,甚至威胁时,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儿子染毒,黑帮骚扰,是奋起反抗,还是一了百了?--《本回来了》

圣诞节,无数人在这个日子里阖家团聚,美食、礼物、圣诞树,浓厚的节日氛围笼罩着这个国家,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与宁静。

圣诞节,本回家了。

——但除了小狗庞塞与年幼不知情的弟妹,并没有谁为此满怀喜意。连最爱他的妈妈心里都藏着许多迟疑与纠结。

本的生父在儿时离去,母亲拖着他和妹妹再嫁给一个中产黑人,又诞下一对可爱的弟妹。再加上一条可爱的小狗庞塞,组成了这本该幸福的一家。

儿子染毒,黑帮骚扰,是奋起反抗,还是一了百了?--《本回来了》

然而毒品毁了一切。本深深地染上了毒瘾,继父因为他给家庭带来的灾难不再对他抱有期望,亲生妹妹时时刻刻提防着他,甚至连最爱他的妈妈也满怀着对他的不信任。

但本该待在戒毒所的他还是不顾担保人的反对回到了家中,他此时的内心是纠结的。他想和家人,尤其是妈妈一起度过节日,他想向他们展现一个改过自新的自己,一个不再让他们失望的人,但代价却是欺骗、谎言和未知的危险……

本也清楚的知道戒毒所以外的世界对他充斥着太多诱惑,他回家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原来在藏好的毒品找出,并偷偷携带在身上。他并没有立刻吸食,而是在内心开始不断地挣扎。

在一天内,他相继遭遇了导致他药物上瘾的医生、同样吸食毒品的混混发小、因自己而染上毒瘾的女孩,这带给他太多的冲击,然而等一家人从教堂回到家中,真正的噩梦才刚刚来临:家里被人入侵了,小狗庞塞被毒贩偷走,继父因而将一切怪罪到本的身上,本也知道全部都是因自己而起,因为他,整个家庭都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于是本决意解决这一切,他深夜出门,想找回小狗、与那些得罪过的人做一个了结,保护好自己的家人。

母亲不放心地追了出去,与他一同开始了这段寻狗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才真正开始了解到本的过往与故事:卖给他毒品的高中老师、因他而死的女孩、原以为已经死去,如今却堕落不堪的发小。

谎言被戳穿,旧事被重提,血淋淋的过往让母亲真正进入到本的内心之中,本却再也不愿让亲人因自己而涉足到危险里。他于是悄然摆脱了母亲,独自走到毒品贩子的老巢,去完成最后的交易——以送货为代价,换得被偷去的小狗。但同时迎上他的,还有毒贩似笑非笑的眼神与手中递来的毒品。

这一刻,本彻底明白,他从未真正摆脱长久以来的梦魇,无论是毒瘾,还是那些盯上他的毒贩。小狗救回后,本毅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家人,来让自己解脱。妈妈及时赶到了,在哭泣中,本的眼皮动了动,似乎还活着,只是,救活了的本又真的能继续活下去吗?真的能有回家的那天吗?

谁也不知道。

-------------------------

这是一部由好莱坞知名编剧彼得·赫奇斯导演,感情色彩极为浓郁的叙事片,因而更加考验演员们对角色的驾驭能力。在这一点上,饰演母亲的朱莉亚·罗伯茨与儿子卢卡斯·赫奇斯都可谓在本片中贡献了自己绝佳的演技。

大嘴罗伯茨的角色是她最为得心应手,坚韧且深情的母亲形象,关于这一类型的人物塑造,无论是在《永不妥协》还是《奇迹男孩》之中都证明了她的无可挑剔。

然而如果说这是影后给人的一贯印象,那么真正使得观影者感到惊艳的,是上演过《伯德小姐》与《三块广告牌》等一线好片,并因《海边的曼彻斯特》而蜚声影坛的青年演员赫奇斯。他深沉朴实的表演,很好地诠释了青春期少年内心深处的纠结、愧疚等等极为复杂模糊的情感,是全片最亮眼的一抹色彩。

儿子染毒,黑帮骚扰,是奋起反抗,还是一了百了?--《本回来了》

看完本片我们能深深的感受到,毒品对于青少年的危害与诱惑到底有多大,而这种诱惑和危害甚至不仅仅来源于它极强的上瘾性,还来自少年的懵懂、家人的疏离、社会的冷漠、毒品贩子的觊觎,我们所要面对的不单是毒品,而是一整个网络和系统,这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是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反思与直面的巨大挑战。

本片除了其社会层面上的意义外,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描述探讨也是一大亮点所在。

母爱是伟大的、亲情是宝贵的。但正是因为如此,孩子们才不敢肆意消费亲人的爱护。本也是如此,家人已经为他付出了太多,也失望了太多,圣诞回家的经历让他看不到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过往太沉重,而未来太渺茫了。继父的房子已经为了他抵押,如家人般的狗狗因他被偷走,再继续下去,下一个受伤的又会是哪一个亲人呢?

母亲小心翼翼地维系着这个重组的家庭,这可能是世上唯一能让本感觉到温暖的地方。但是本真的无从判断,究竟他是活着对家庭伤害更大,还是死去伤他们更深呢?

所幸,他还活着,还不至于如此急促的给出这个答案;可惜,他还活着,不得不继续面对这种生活的磨折。

家,是孩子永远的港湾。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才宁愿孤身赴险,也不要将风暴引向港湾。

------------------------

老牛持续为您提供高质量、有热点的影评与文史杂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