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汪曾祺《邂逅》有感

讀汪曾祺《邂逅》有感

最近在讀汪先生的作品,汪先生的作品貼近生活。其作品描寫的是他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發生在他身邊真實的事。有的是有感而發、有的是親身經歷、有的是所見所聞、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過他的描寫栩栩如生躍然於紙上。

汪先生用美的眼光觀察著人世生活,將必要說的話都說出來。他的作品,使讀者形成了嚮往寧靜、閒適、恬淡的心理定勢,追求心靈的愉悅、淨化和昇華。,引導讀者以平和的心態去閱讀和欣賞,如沐清風。

今天讀《邂逅》,這篇文章收錄在汪先生的小說集“晚飯花集”中。描寫的是汪先生在渡江輪渡上遇到一對賣唱的瞎子父親和女兒的故事。


讀汪曾祺《邂逅》有感


原文部分摘抄如下:

在分割的空間之中,在相忘於江湖的漠然之中,他被發現了,像從一棵樹下過,忽然而發現了這裡有一棵樹。他是什麼時候進來的呢?他一定是剛剛進來的。雖沒有人注視著艙門如何進來了一個人,然而全艙都已經意識到他,在他由動至靜,邁步之間有停止之意而終於果然站立下來的時候,他的進來完全成了一個事實。像接到了一個通知似的,你向他看。

你覺得若有所見了。

活在世上,你好像隨時都在期待著,期待著有什麼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時你疲疲睏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匐著像一條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麼事情來了,你醒豁過來,白日裡閃來了清晨。

常常也是一涉即過,清新的後面是沉滯,像一縷風。

當我閱讀到這段時,我想一定要照抄下來和朋友們分享,汪先生以這樣的開頭引入一位整潔,漂亮,頎長,而且非常文雅,身體的態度,可欣可感,都是好極了的賣唱瞎子。

唱的時候,瞎子的女兒和他輪著來,父親唱兩段,女兒唱一段,父親唱的時候女兒閒著,她手裡沒有一樣東西,可是她能那麼安詳!他自己唱的時候他拍板,女兒唱的時候他為女兒拍板,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曲子一步。她接口接的真好,一點不露痕跡,沒有奪佔,沒有縫隙,水流雲駐,葉落花開,相契莫逆,頷首,不自自在在,當他末一聲的有餘將盡,她的第一個字恰恰出口,不送目,不輕輕咳嗽,看不出一點點暗示和預備的動作。

他們是父女,是師徒,也還是同伴。

這篇文章,描寫很美,讓人身臨其境,閱讀之時,感覺自己在欣賞一段父女同唱。

汪先生的作品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將漢字的語言美表現的淋漓盡致。

葛蘭

2020.03.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