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導語

“隆興和議”簽訂後,持續近四年的宋金戰爭終於徹底結束。宋孝宗也逐漸冷靜下來,意識到想要“匡復宋室”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對於北伐失敗以及簽訂和約,宋孝宗並不甘心,當初的那團火併沒有熄滅,只是少了點野性。他不得不承認,以本國現在的情況,是絕不可能打敗金朝,收復舊土的。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怎麼辦?宋孝宗決定先從內部著手,一步一步發展經濟軍事實力,這樣才能有資本和金朝鬥。而在對外方針上,宋孝宗學聰明瞭,他決定先不打草驚蛇,擺出一副低姿態,以免引發衝突。

於是,宋孝宗的下一步計劃開始了——重整旗鼓欲雪前恥。

頻頻出手穩定政局

  • 改年號

和約簽訂後,宋孝宗又是先從年號上“下手”,改“隆興”為“乾道”。當初,宋孝宗躊躇滿志,一上位就想“中興”,現在看清形勢以後,決定先穩紮穩打,慢慢發展。而且,“乾道”不光是給國人看的,也是給宿敵金人看的,其目的就是穩定雙方情緒。

  • 與金朝“重修於好”,穩定邊境秩序

其一,為了北伐,宋孝宗設立一系列軍事機構,如“江淮都督府”、“河東招討司”等等。如果這些機構不撤,難免會給金人一種“隨時再戰”的感覺。所以,為了穩定局勢,宋孝宗下令撤銷。

其二,連年的戰爭令邊境地區百姓叫苦不迭。尤其是兩淮地區,許多地方甚至淪落成廢墟,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古來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百姓生活不好,宋孝宗這位子能坐穩嗎?於是,他連續下達幾道政令——1.免除邊境地區一切雜稅;2.令地方官員“勸民種桑賞格”,督促官員鼓勵百姓重建家園;3.令地方駐軍幫助百姓屯田。同時,由於宋金重開和局,宋孝宗也著令恢復雙方貿易往來。

其三,在1164年金兵南下時,大批南宋邊境將領不思為國,反而畏敵如虎,紛紛棄城南逃。在戰時,孝宗無暇顧及,和約簽訂後,孝宗立馬下旨徹查這些“臨陣脫逃者”。如輔將孔福,因棄城南逃,被孝宗下令斬首。其餘人縱使逃過死劫,也難逃被革職發配邊疆的命運。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孝宗處置這些庸將,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或者說孝宗並不能“慧眼識英雄”,之後還是有不少佞臣(如王抃等人)被重用。很多忠直大臣看不下去,上書勸諫,可孝宗終是不聽。

  • 確立皇儲

太子乃國本,關乎一朝興衰,高宗久未立皇儲就引起了朝臣們的紛爭。和議後,在大臣們的進言下,高宗也開始著手冊立繼承人。孝宗不同於高宗,生育能力還算不錯。孝宗嫡妻郭氏就為孝宗誕下五子(四男一女),而其中四子及幼女皆早亡不論。

儘管出了“皇嫡孫”的風波,孝宗還是確立嫡長子趙愭為皇太子。史料上關於趙愭的記載並不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太子是個當皇帝的好苗子,高宗和孝宗都十分看好他(不過很可惜,這個太子英年早逝,接替他的是一個“不孝子”光宗)。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困境重重

正當孝宗處理完隆興北伐的餘緒,準備從內政下手發展國力時,他卻發現國內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嚴重。

  • 士大夫多浮華,不務正業,結黨營私,消沉頹廢

首先擺在他眼前的自然是身邊人的問題了。原來一些士大夫還有著些許氣節,銳意進取。可在北伐失敗後,那些鼓吹“苟安”之風的人又開始活躍起來。甚至,本來是主戰派的官員也開始保守起來,轉換身份成為主和派。

而隨“保守苟安”一同出現的,便是那盛行已久的“務虛之風”。有的人身居高位,卻無所事事,每天的“工作”不是把酒言歡,就是吟歌頌舞。愛好一大把,能力與心志卻全無。有的人甚至披起“佛衣道服”,每日不是談佛理,就是論道德。百官一副超脫世俗樣,如此一來,何不隱居山林,何必尸位素餐?何況這些人表面上自命清高,背後裡還不知道在幹些什麼勾當,時人陳亮曾尖銳地批評:

為士者恥言文章行義,而曰盡心知性,居官者恥言政事書判,而曰學道愛人。相蒙相欺,以盡廢天下之實。

在這種情況下,士大夫均不言國事,恥於談論關於民生的財政大事,尤其是農事。在1166年,司農少卿一職空缺,孝宗任命進士出身的莫子濟充任。本來沒什麼毛病,然而這一調任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都認為讓莫子濟去管農事是對士大夫的巨大侮辱。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孝宗聽聞後,無不感慨:

近士大夫均恥言農事,農事乃國之根本,士大夫好高談闊論而不務實,卻恥言之。

不僅如此,一些不務正業的官員還看不起那些幹實事的官員,一看見有人出頭,就立馬群起而攻之。由此,這些人形成了一個個小集團。一個人出事不怕,背後的勢力總會扶他一把。

大臣陳俊卿曾提醒孝宗:

若長此風,鑑司定不敢按郡守,郡守不敢按縣官。

而且,“務虛之風”與“結黨營私”這兩種風氣,已然滲透到整個大宋王朝,無論是京城還是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孝宗一度想扭轉戰局,卻奈何屢禁不止。

  • 財政困難

南宋自定都臨安以來,財政狀況就不容樂觀。朝廷雖然多次增加賦稅,但還是入不敷出。紹興三十一年,戶部入不抵支達400萬緡,北伐後更是高達600萬緡。

1.官員的俸祿及支出

高宗南渡建立南宋後,國土銳減到原來的68%,這就造成了每年應舉人數的減少。然而,高宗為了籠絡人心,將原來每次錄取300人左右提高到巔峰時的近500人。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北宋主任官可以享受蔭補,但人數有限只有一兩人。到了南宋,不僅高級官員有此權利,低級官員也跟著沾光有了特權,人數也增長到四五人甚至更多。同時,各級官員還可以向朝廷推薦沒有任何資歷的平民為官。而且,只要沒有貪贓枉法的案底,他們都可以同其他科舉出身的官員一樣晉升。

官員晉升的職位暫無或已滿怎麼辦?那就現成加一個或是多人任一職!

在這種情況下,京官人數一度暴增,拿一組數據作為對比:

仁宗時期(天聖年)不滿2000人,北宋末期有2700人,而到了乾道中期(孝宗時)竟有3、4000人之巨。

再拿一組數據做對比:

元豐年間(1078——1085年)每月官員俸祿有36萬緡,而高宗時有80萬緡,再到孝宗時就過了百萬,最高峰甚至到達了120萬緡。

2.軍費支出

其實軍費的問題,在高宗時就有所體現,不過到了孝宗朝更為嚴峻。孝宗即位以後,力圖北伐,因此大力擴兵(從30萬到40萬)。

40萬大軍,每人每年花費200緡,算下來軍費每年就高達8000萬緡。然而,南宋每年的財政收入僅有6530萬元(這還是最多時)。

要是這些錢都花在軍隊建設上,那也就罷了,至少可以增強軍力,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無論哪個地方的軍官都會剋扣軍餉中飽私囊,而且軍官人數冗繁。四川宣撫司統兵7萬餘人,但每個軍官平攤下來統兵還不到4人,可見軍官機構之繁複。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3.無謂的犒賞

這些犒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軍士,二是百官,而且幾乎集中在祭祀之時。軍隊每次受賞2、300萬緡,而各類官員等又受賞過百萬,如此一算又是巨大的開支。

除上述三點外,還有財政管理的混亂、高宗斂財、宗室支出等等。而且,京城尚是如此,“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能好到哪去?

  • 民亂

之前就已經說到南宋政府的財政困難,由此產生大量赤字,朝廷是如何解決的呢?提高稅收。

孝宗十分想抑制苛捐雜稅,然而現實卻告訴他不能。為了填補財政赤字,孝宗給建康、臨安、鎮江三地下達命令——年收商稅至少2400萬緡,比高宗時還要多400萬。

官方命令下達後,各地官員紛紛“彈冠相慶”,因為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橫徵暴斂了。奸商與官員勾結去壓榨其他商人以及百姓的事屢見不鮮,百姓由此窮上加窮。連飯都吃不上,豈不是官逼民反?

雖然乾道初風起雲湧的起義被鎮壓,但這毫無疑問給了孝宗一個警醒——若國不強不富,就別談收復故土。

  • 老將凋零,賢臣難尋

孝宗本來就被內政所困,然而賢臣盡失又給了他當頭一棒。陳康伯一直主張堅持抗金,自紹興末年入相以來,深受朝野擁戴。此前北伐失陳康伯敗被主和派攻擊,而後賦閒回家。乾道元年孝宗又重新啟用陳康伯為相,而此時他已69歲,而且疾病纏身。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在接到命令後,陳康伯還是抱病入朝。然而,由於過度勞累,陳康伯當天回家就病情加劇,不久便離開人世。接著,同知樞密院事黃祖舜、王剛中,抗金名將張燾、同安郡王楊存中,新安郡王吳璘也相繼去世。

自陳康伯去世以後,相位一直空缺,孝宗本來欲立虞允文為相。不過在看到金朝來使頗為傲慢後,虞允文竟然要求處死使者,這又讓孝宗覺得其不夠穩重。之後洪适拜相,但能力又不足,遭到很多大臣彈劾,孝宗也不滿意。洪适也有自知之明,沒過三個月,他就辭職而去。

如此種種,相位之爭一直持續了很久。尤其是主戰主和兩派時常起爭執,這又讓孝宗頭疼不已。不光是賢臣難尋,孝宗自身也沒有識人之能,例子就是“龍、曾事件”以及“張說風波”。

重整旗鼓

儘管困難重重,孝宗還是沒有選擇放棄,反而更有鬥志。於是乎,他又展開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

  • 民生上

北伐失敗後,孝宗就下達了諸多政令以緩解邊境“災情”。然而,政策的提出以及實施可不是一回事,事實也確實佐證了這一點。有的人根本不予理睬,原來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有的人為了完成任務,謊報實情,粉飾太平;更有甚者,藉著朝廷援糧或是亂下指令,以此來牟利。

基於此,孝宗又不得不下令嚴禁以上行為並給予犯法者以嚴懲。 同時,孝宗又在著手建立新的常備救荒制度(原有的義倉、常平倉等積弊重重)。而後,孝宗發現社倉(由百姓掌管)的便於監督性以及可靠性。在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後,孝宗終於把“社倉法”這項利於民生的制度推行至全國。儘管之後還是有舞弊現象,但在剛開始的幾年確實對緩解災情有很大的幫助。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除此之外,孝宗還著手廢除或是逐步放寬那些“害民”的制度,比如“和糴”(本是北宋年以市價收購糧草的制度,然而到了後期就演變成一種強制性的勒索)和“鹽鈔”(本來是北宋政府為了管控食鹽市場實行的專賣制度,卻不料被官員利用,甚至官商勾結以謀暴利)。

  • 政治上

其實在隆興年間,孝宗就有整頓吏治的舉措,然而收效不大。乾道年後,孝宗開始從多個方面下手,以求徹底解決官場吏治的問題。

1.裁撤冗官

在這一方面孝宗有三次行動:

第一次:乾道元年,針對許多官員私帶屬吏,造成人浮於事的情況,孝宗下令“權攝使臣及額外人吏”。

第二次:乾道三年,針對“將多兵少”,軍隊之中官員氾濫的情況,孝宗下令裁減“三衙”(殿司、馬司、步司)官屬。

第三次:乾道六年,孝宗決定來一次“大裁員”。通過精簡,朝廷各部官員人數基本達到北宋年間的水平,有的還有所減少。比如吏部,尚書屬員在北宋年間有46人,紹興年間增長到近100人,精簡後與北宋年間持平。再如兵部尚書屬吏,北宋年間有47人,精簡後只有30人。

2.控制入仕人數,嚴選官員

宋朝為了優待文武官員,允許“蔭補”。前文也說了,北宋初年的規矩是隻有高級官員才有資格,而且只允許一兩人。然而,在紹興年間,這種籠絡官員的行為卻迎來了惡性的發展。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而“任子法”牽涉人數眾多,觸碰了官員自身的利益,每當孝宗想要對此改革時,都會引發一陣無休止的討論。最後,孝宗也不得不妥協,改以

任子補闕為官,必須經過吏部的考試和審核,凡未經考試或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準差遣,即便時降級補授文學教授之類的閒散職位,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孝宗也對“薦舉制”進行了改革。原來官員推薦人員必須得是“選人”(宋代文臣寄祿官,有職位有待遇,卻沒有實際職事),而且也不是經常進行。然而到了北宋末年以及南宋初年,“薦舉”竟成了每年一次,而且對象也改成了“白身人”(沒當過官,也沒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讀書人)。

針對以上情況,孝宗實行規定:控制人數(每年僅100人,多則補至下一年,少則任其少),嚴格考核其能力,實行“連坐制”(即推薦人對被推薦人負責,若被推薦人犯法,推薦人一同獲罪)。

3.端正吏風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之前也說到,宋朝“務虛之風”以及“朋黨之風”橫行已久,要想徹底改變吏治就必須同時糾正以上兩種風氣。

對此,他一再強調:

諸路監司,今後分上下半年依條巡按,詢訪民間疾苦,糾察貪墮不職官吏,仍具請實以聞。如敢依前縱容公吏等乞覓騷擾,當置重典。

孝宗不光對官員循循善誘,還以身作則。“凡軍國政事,事無大小,悉以聞之。”這就是孝宗的真實寫照。他也曾打趣道,“朕每天都要遊行全國一週。”

為了徹底緩解以上種種亂象,孝宗主要從三方面下手:

(一)強調升官的“真理”:唯有真才實學,唯有出色的政績;

(二)嚴格考核官員能力,他於乾道二年下令:“風績有聞,優與增秩;所蒞無憂,罰之無赦”。

(三)嚴格考核官員資歷,杜絕“重京官而輕地方官”的現象,推出“磨練期”。

  • 經濟上

之前孝宗為緩解財政狀況,著令大肆增加商稅,然而這一舉措卻引起了民亂。孝宗意識到這麼做不行,便計劃尋找其他方法。

和現在許多國家緩解經濟危機的做法一樣,宋孝宗也採取了增發紙幣的措施。在短時間內,增發紙幣確實緩解了財政上的不足,然而發行貨幣量暴增的後果也可想而知。例如東南會子1000,實際只值750,貶值25%;湖北會子更嚴重,1000實際價值只有500,貶值50%!之後,孝宗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得不拿出庫銀予以整頓。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接著,孝宗還開始出售官田以及穩定賦稅。官田其實歷朝歷代都有,宋朝也不例外。本來經過國家經營,官田也應該會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如興元府官田歲入租糧9673石,而支出竟然有11440石。

這種情況多是一些豪強貴族收了好田不交租,然而卻給那些貧民以薄田造成的。既然官田經營不善,短時間內也難以糾正,宋朝政府就開始著手出售,而到了孝宗朝範圍進一步擴大。到了淳熙(乾道之後)年間,官府出售的官田就達到了700萬畝,對緩解財政赤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實,南宋立國以來財政收入一直在增加,由最初的不足1000萬緡增長到了乾道初年的5500萬緡。但是宋朝的財政卻一直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就是支出太過不合理,管理體制過於混亂。

孝宗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主要採取了兩步計劃來增收補缺:一是統一財政管理,二是建立支出賬目審報制度。客觀來講,孝宗的這兩步計劃若能貫徹實施,南宋政府絕對不愁沒錢花。

然而又由於當時恥於理財以及貪腐氾濫的風氣,這些計劃都流產了。不過,縱使是個“半成品”,南宋的財政也因此得到了不少改觀,也為南宋日後經濟的繁華打下了基礎。

  • 軍事上

從乾道三年起,那個不服輸的孝宗又回來了。當初,他是多麼的豪情壯志,卻不料因為準備太過倉促,導致大敗。他絕不甘心北伐就這樣結束了,也絕不願意做一個守成之君。

現在,國內的民生政治經濟漸趨於穩定,孝宗那顆“不安分的心”又開始跳動。沒錯,他想北伐!然而這一次,他並不著急。興許是吸取了之前失敗的經驗,孝宗決定穩紮穩打,在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逐步擴充軍事實力。

在1166年至1170年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孝宗總共進行了三次閱兵,意圖就是為了表示自己不甘偏安,勇於收復故土的決心。而通過這幾次閱兵,孝宗也充分了解了國家的軍事實力,意識到南宋的軍隊並非一無是處,這也增強了他恢復故土的信心。同時,南宋上下無論是軍人大臣還是百姓都為之一振,士氣大增。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其次,要想北伐不光得要有好兵,還得有良將。然而,在之前國內一片偏安的氣氛中,再加上宋朝一直“重文輕武”的傳統,國人均恥於尚武。針對這種情況,孝宗著令興辦武學,同時提高武將的地位。接著,他還對軍隊中“以資升遷”而不是“以能力升遷”,或者是“任人唯親”的情況予以整頓。

最後,孝宗還身體力行,帶著大臣以及皇子們一同練武。縱使在弓箭以及騎馬的練習中多次受傷,孝宗也覺得無所謂。而大臣們多次勸諫,而孝宗卻說“朕正以仇恥未雪,不欲以自逸爾!”

北伐計劃流產

在積極備戰的同時,孝宗也密切關注金朝的動態。在乾道中期,金朝出現了“連年受災”的情況,孝宗大喜,以為機會來了。

同時,他也為了防止金人為轉移國內矛盾悍然發動南侵,在邊境修茸以及修建了許多戰略城池。1169年,孝宗多次會見前線指揮官,並頒佈十一項軍政條令以嚴肅軍紀。

同年底,他又啟用了主戰派老將李顯忠和成閔。6月,他又把主戰派虞允文調回京城,任命其為樞密使(主管全國軍事大權)以及右相。可以看到,孝宗幾乎是無條件信任主戰派的虞允文,意圖是什麼?開戰。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孝宗著令前線立馬進入戰備狀態,同時招兵買馬,舉國之所能打造武器裝備。為了保質保量,孝宗不僅命令一批又一批欽差大臣去檢查,他自己也多次檢閱軍隊。

然而,孝宗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他看遍朝中大臣,發現能當北伐大任的,竟也只有虞允文一人。其他人不是能力不夠,就是主和派。

真應了劉一清的那句話:

高宗之朝,有恢復之臣而無恢復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臣。

不過好在還有虞允文,孝宗還是沒有放棄。然而,正當他躊躇滿志,劍指中原時,一個噩耗傳來了——虞允文去世,此時距他赴任不過一年餘。

此時,縱使孝宗再想北伐,朝中也沒有稱得上“回聲”的“回聲”了。“頂樑柱”倒下,醞釀多年的北伐計劃也隨之化成泡影。

穩紮穩打,創造“盛世”

孝宗放棄了,但他也並沒有放棄軍事邊防,反而多次下達命令,要求駐軍加強訓練。

在這種情況下,孝宗聽到高宗“天下事不必乘快,要在堅忍,終於有成而已”的話也不覺得刺耳了。

這時候的他,已經接受了現實,不再一味謀求北伐,轉而發展國內。

孝宗曾說,自己這輩子就想幹兩件事,一是收復中原,二是改變國弱民貧的局面。第一件事他已然覺得沒希望了,就轉而投入到第二件事上。

在國內秩序穩定以及孝宗的努力下,南方各地的經濟迎來了空前的繁榮。

在農業方面:有如“周遭圩岸繚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苗初熟處,翠茸錦上織黃雲”的圩田之興,也有“層層梯田緣山頂,翠綠禾苗映白雲”的梯田之盛。“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也由此流傳。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在商業方面:城市經濟全面恢復,甚至超過了北宋時的水平,“商人云集”、“萬民輻輳”、“百貨聚匯”,繁華程度可想而知。

農村集鎮也在此時興起發展,“曉市眾果集,枇杷盛滿箱。梅施一點赤,杏染十分黃。青李下待暑,木瓜寧論霜。”這就是當時盛容市集的真實寫照。

與此同時,海外貿易也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有如“萬里之舶,五方之賈,南金大貝,委積市肆,不可數知”,又如“江城如在水晶宮,百粵三吳一葦通。”

而在其他方面如教育、政治、文化也迎來了不錯的發展,總得來說,孝宗乾道九年淳熙十六年,算的上是南宋王朝的鼎盛期,史稱“乾淳之治”。

總結

隆興和議後的宋孝宗:重整旗鼓欲雪前恥,無奈“苟安”卻又造盛世


總的來說,宋孝宗是南宋王朝少有的“不甘偏安”的君主,也是比較勵精圖治的皇帝。在統治時期,孝宗力行節儉,勤政愛民,也有一番興復之志。然而,現實卻給他潑了很多盆冷水。錯綜複雜的局面,令他幾乎無從下手。不過,憑著滿腔為國為民的熱血,他還是不畏困難砥礪前行,無論是改革還是北伐。

然而,孝宗也不是沒有缺點。他雖然勤政卻又不擅長處理政事,雖然事無鉅細卻總是顯得有些“只拘小節”。他鼓勵官員進諫,卻未能調動大臣從政的積極性。他專門寫出了《用人論》,卻未能言行一致任用賢才,當然這跟當時的環境(良臣實少)也分不開。

說到底,孝宗實在是個悲情的君王。

自從以偏支入繼皇室以來,他目睹了國家的破敗與腐朽,非常想改變現狀卻又有心無力。

孝宗是封建王朝歷史上少有的孝子,而高宗對他也可謂情真意切,可他卻養了個不孝子光宗(晚年禪讓)。

大業未成,兒子不孝,重華宮裡,也只剩老人的一聲長嘆。

《宋孝宗傳》、《宋高宗傳》、《宋帝列傳》、《悲情的盛世》、《皇帝列傳·宋孝宗》、《這就是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