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無名七傑")寫在2020年清明節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無名七傑")寫在2020年清明節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位於貴陽市息烽縣永靖鎮下陽朗希望巷。1945年,張露萍、張蔚林、馮傳慶、趙力耕、楊洸、王錫珍、陳國柱等七位同志在被捕後輾轉囚禁於息烽集中營,被殺害於陽朗村快活嶺。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七烈士就義處舊照


1984年遷墓於此,該紀念碑建於1990年。圓形石砌封土墓兩座以及大門、陳列室、圍牆、石階等建築,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貴州省顧問委員會主任蘇鋼題寫了"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碑名。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蔚林、馮傳慶、趙力耕、楊洸、王錫珍、陳國柱烈士墓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烈士墓

息烽集中營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銷,先後關押共產黨人、進步人士1220餘人,其中包括許多著名人物,如:許曉軒(《紅巖》中許雲峰的原型)、車耀先(成都"努力餐"創始人)、楊虎城、宋振中("小蘿蔔頭")、黃顯聲、張露萍、馬寅初等,而600多名革命者為民族解放事業先後在這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張露萍、張蔚林、馮傳慶、趙力耕、楊洸、王錫珍、陳國柱等七烈士等。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戴笠呈蔣介石《民國三十年工作總報告》草稿 提到了9位中共特工的名字(照片左上角)


1、張露萍(1921-1945),女,1921年農曆5月28日,原名餘薇娜、餘家英,化名餘慧琳、黎琳。父親餘安民是國民黨川軍中將師長。中學時,張露萍常去同班好友車崇英家玩,車崇英的爸爸正是中共川西特委負責人車耀先。1937年6月,在車耀先的教育引導下,張露萍積極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等救國運動組織,在川西地下黨領導下,為宣傳抗日救亡四處奔走,大聲疾呼。在那裡,張露萍認識了同班同學車崇英的父親——中共川西特委軍事委員車耀先。在車耀先的感染和引導下,張露萍加入了共產黨的進步組織。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同志(1921-1945)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遺物 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提供


1937年12月,張露萍秘密離開成都來到延安抗大。1938年10月,17歲的張露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秋,張露萍離開新婚不久的愛人回到四川開展統戰工作。在重慶,年輕的張露萍被南方局周恩來、葉劍英相中,受命以張蔚林妹妹的身份,領導地下黨軍統電臺特別支部開展工作。當時,領導交給張露萍三項任務:一、領導軍統電訊處的黨員張蔚林、馮傳慶,建立秘密支部;二、傳送情報,及時將張蔚林、馮傳慶提供的情報通過中間站轉送周公館;三、若有可能,在軍統電訊處繼續發展黨員。最後,葉劍英嚴肅地說:"黎琳同志,從事地下工作,隨時都有被捕的危險,我們必須牢記地下工作的紀律——絕對忠誠,嚴守秘密,甘做無名英雄,哪怕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這樣,張露萍以照顧哥哥張蔚林的生活為由,和張蔚林共住一家,開展秘密工作。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1937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時留影

當時,南方局軍事組已在國民黨電訊總檯發展了張蔚林、馮傳慶兩名地下黨員,為了避免張蔚林和馮傳慶出入時被敵人發覺,黎琳改名為張露萍,以張蔚林的妹妹的身份負責傳遞情報並在軍統局相機發展黨組織。這樣,張露萍搬進了牛角沱新居,與張蔚林、馮傳慶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由她任書記,在軍統局內部,趙力耕、楊洸、陳國柱、王席珍也被髮展為中共秘密黨員,以牛角沱為據點的黨支部宛如一把尖刀插進了軍統特務的心臟。

從1939年秋到1940年春,軍統電訊總檯的人員名單、電臺呼號、波長、密碼、通訊網分佈情況和各種行動計劃等絕密情報都通過張露萍之手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南方局或直接發往延安,軍統幾百個電臺和上千名電訊人員的秘密任務被黨掌握。根據他們及時提供的情報,重慶地下黨機關和工作人員得到了安全轉移,妄圖潛入延安的國民黨特務小組也被捕獲。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露萍在延安寫的家書

1940年,張蔚林不慎將一部收報機的真空管燒壞,被送到稽查處看守所禁閉。特務藉機搜查了牛角沱"張氏兄妹"住所,發現了軍統局在各地電臺配置和密碼的記錄本、張露萍的筆記、七人小組名單、報務員陳國柱和王席珍的入黨申請書等。張露萍當時在成都探親,軍統特務遂以張蔚林之名,給張露萍發了一封電報,稱"病重,望妹速返渝"。成都地下黨已來不及通知她真相,張露萍一回到重慶,立即被捕。軍統局先後又逮捕了共產黨員趙力耕、楊洸、陳國柱、王席珍。馮傳慶被黨組織安排去延安,在途中也被捕。這就是震驚國民黨上下的"軍統電臺案",被稱為"戴笠特工生涯的最大敗筆"。1941年3月,七人被轉押至貴州息烽集中營。1945年7月14日,敵人把張露萍與張蔚林、馮傳慶、趙力耕、楊洸、陳國柱、王席珍押上刑車。張露萍領著戰友們高唱《國際歌》,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劊子手在向她開槍時,第一發子彈沒有打中,她大罵了一聲"笨蛋!"第二槍也從旁邊飛過,她又罵了一句。直到第三槍被擊倒後,她還抬起頭來瞪著敵人大喊:"再開兩槍嘛!"張露萍身中六彈,在息烽快活嶺殉難,年僅24歲。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京劇《張露萍》演出劇照

這些英雄業績彪炳史冊,為青年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正如葉劍英同志所說:"張露萍的事蹟是南方局歷史的一部分,要歌頌她,學習她,她是我黨的好女兒。""把張露萍同志的事蹟整理出來,不僅是對烈士的最好紀念,而且是為了教育後人。"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電影《風聲》劇照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2、 張蔚林(1916-1945),江蘇無錫人,出身江南士紳家庭。1936年考入上海三極無線電學校學習。後轉至杭州軍統無線電訊班八期受訓。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軍統皖南贛北地區日佔區潛伏電臺景德鎮分臺長。1939年調到重慶軍統電訊處任科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軍統內部從事情報收集工作。1940年春在重慶被捕。1945年7月在貴州息烽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蔚林同志(1916-1945)

張蔚林出身江南士紳家庭,讀書時深受一位進步教師的影響,可是這個教師卻被國民黨特工殺害了。張蔚林懷著抗日救國的志願考入杭州無線電訓練班,畢業後被派到皖南敵後潛伏。在敵後,張蔚林親眼看到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堅決抗戰。後來,張蔚林被調到重慶,在衛戍司令部稽查處監察科工作。張蔚林和馮傳慶因工作而相識,因信仰而相交,兩人無話不談,決心一起投奔延安。1939年8月下旬一個炎熱的下午,兩人結伴冒險來到重慶曾家巖八路軍辦事處。他們想見周恩來和葉劍英。因不明底細,第一次葉劍英同志沒有見他們,而是派另外的同志與他們談話,瞭解情況。為了使共產黨能夠相信自己,張蔚林、馮傳慶第二次來到曾家巖,他們向葉劍英提供了軍統電臺的一些機密資料,以證明自己的誠意。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1939年10月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曾家巖50號周公館),由葉劍英、曾希聖介紹,張蔚林和馮傳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親自主持入黨儀式。任"軍統電臺特支"成員,接受中共黨員張露萍的領導。隨後他們又介紹了具有進步思想的軍統電臺報務員楊洸、趙力耕、王席珍、陳國柱、安文元入黨。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曾希聖同志,時任延安方面負責電訊情報軍委二局局長,曾家巖情報專家

在軍統局內部活動著我黨的一個地下"七人小組"。他們是張露萍(化名)、馮傳慶、張蔚林、趙力耕、楊光、陳國柱、王錫珍,其中張露萍是黨支部書記。小組於1939年11月底成立,當時只有張露萍、馮傳慶、張蔚林3人。負責人張露萍以張蔚林妹妹的身份住在張蔚林家裡。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喪心病狂的挑釁和進攻,及時掌握敵特情報,對於擊退反共高潮是十分迫切的任務。他們深知工作的艱險和任務的繁重,便夜以繼日地工作著,邊工作邊發展組織,半年來為我黨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軍事和政治情報,使我黨在同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中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張蔚林在發報

"七人小組"直接歸葉劍英在重慶創建的南方局軍事組領導。小組的任務是與南方局軍事組直接聯絡,負責傳遞情報,待機在戴笠的軍統特務機關內部發展黨員,壯大組織。

3、 馮傳慶(1913—1945.7)1913年出生於北京,自幼聰明好學,多才多藝,琴棋書畫,吹彈歌舞,無所不會。他從小富於理想,追求光明,中學畢業後,1937年考入上海南洋無線電技術學校,因成績優秀留在交通部工作在交通部系統的威海電臺、天津電臺工作,由於他聽力特別強,技術特別好,並擅長從紛亂的無線電訊號中排除干擾,後調入重慶軍統電訊總檯領班。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馮傳慶同志(1913—1945.7)

對國民黨的腐敗無能和消極抗戰,馮傳慶看在眼裡,恨在心頭。他認為祖國太貧窮,太落後,太受人欺負,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最愛唱的兩首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和《救救中國》,最常說的話是"國難當頭,好男兒當為國分憂"。他嚮往共產黨,尋找共產黨,曾經動員其妹妹一起去解放區投奔革命。到重慶後,馮傳慶還冒著生命危險掩護過地下黨員,直到與中共南方局取得聯繫,提出了入黨申請。1939年1月,國民黨拋出了"限制異黨活動辦法"後,在全國各地製造了平江、確山等慘案,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醜惡面目更清晰地顯現出來了。受抗戰民族精神的感召,受共產黨堅持抗戰為民族利益奮鬥的精神吸引。張蔚林和馮傳慶因工作而相識,因信仰而相交,兩人無話不談,決心一起投奔延安。1939年8月下旬一個炎熱的下午,兩人結伴冒險來到重慶曾家巖八路軍辦事處。他們想見周恩來和葉劍英。因不明底細,第一次葉劍英同志沒有見他們,而是派另外的同志與他們談話,瞭解情況。為了使共產黨能夠相信自己,張蔚林、馮傳慶第二次來到曾家巖,他們向葉劍英提供了軍統電臺的一些機密資料,以證明自己的誠意。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1939年10月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曾家巖50號周公館),由葉劍英、曾希聖介紹,張蔚林和馮傳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親自主持入黨儀式。任"軍統電臺特支"成員,接受中共黨員張露萍的領導。隨後他們又介紹了具有進步思想的軍統電臺報務員楊洸、趙力耕、王席珍、陳國柱、安文元入黨。

馮傳慶在電訊總檯的職位僅次於臺長,管轄軍統在海內外的數百部電臺和上千名報務人員。馮傳慶的位置可以掌握軍統的核心秘密,而張蔚林任職的重慶衛戍區電訊監察科,則負責監聽重慶地區無線電訊號,控制無線電器材,正可以保護重慶地區的共產黨秘密電臺。他倆組成了中共潛伏在國民黨軍統之中的情報小組,其作用十分重要。為了保證安全,南方局軍事組禁止他們再到曾家巖來。

從1939年秋到1940年春的半年中,延安電臺也不斷收到在軍統電訊總檯工作的共產黨員馮傳慶利用電臺值班間隙發出的密電。"電臺特支"源源不斷送出的情報,對打退國民黨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避免特務機關對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襲擊和破壞,起了重要作用。

1940年4月,因張蔚林被捕。當時,在報房值班的馮傳慶得信後,翻牆逃出電臺大院到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曾家巖50號周公館)報信。夜幕籠罩著曾家巖50號周公館,但裡面會客室的燈光還亮著,木椅上坐著八路軍參謀長、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負責人葉劍英。他旁邊坐著的,是剛從國民黨軍統局電訊總檯跑出來的馮傳慶。馮傳慶之前曾冒險來過周公館。他雖身在軍統局,但為了抗日,多年來都在尋找黨組織,併為周公館送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這些情報,經過反覆核實都是正確的。這一晚,馮傳慶再次來到周公館,讓葉劍英感到很突然。按規定,馮傳慶不能夠直接來到這裡,除非情況緊急。果然,馮傳慶彙報說,電訊總檯裡的地下黨暴露了,軍統正在抓人,他是好不容易才跑出來的。

葉劍英聽後,立即採取了緊急措施,對周公館周圍的國民黨特務加強了監視。馮傳慶看著葉劍英,有些緊張地說:"黨組織交給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我還是回去吧?"葉劍英說:"你不要緊張,共產黨員要經得起考驗。現在形勢很嚴重,你不能回去了,必須馬上轉移,去延安。"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曾家巖50號周公館)外景

葉劍英果斷地作出決定,向馮傳慶交代了去延安沿途的聯絡地點和暗號。之後,他看了看馮傳慶的穿著,又說:"你這身衣服不能再穿了,要化妝,要裝成一位闊佬的樣子。"說罷,葉劍英立即找來文明棍和禮帽,看著馮傳慶戴上帽子,拄著柺杖,感覺還是不太像闊佬。關鍵是,馮傳慶的衣服有些不配,必須要換件高檔點的服裝。用什麼換,拿錢買?一是辦事處的經費有限,二是時間不充許。葉劍英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銅色皮大衣,毫不猶豫地解開釦子,脫下來遞給馮傳慶說:"把西裝脫了,穿這件大衣。"馮傳慶看著葉劍英,雙手不動,有些遲疑。葉劍英加重了語氣:"時間不等人,快換上。"馮傳慶看到葉劍英一臉堅決果斷的神情,不再推辭,很快脫下西裝,穿上大衣,一看,還真像"大款"了。葉劍英為馮傳慶化好妝後,親自送馮傳慶從地道出了周公館,來到了嘉陵江邊,讓他乘坐辦事處安排的交通船離開了曾家巖50號。遺憾的是,馮傳慶渡江以後,也被埋伏的特務抓獲。而就是當時震驚國民黨心臟的"軍統電臺案"。先是囚禁在白公館監獄,1941年3月,張露萍、馮傳慶等7人由重慶轉押到貴州息烽集中營。獄中表現英勇頑強。1945年7月經百般折磨,策反無果,軍統局長戴笠親自給軍統少將、息烽集中營主任周養浩發出密電:將張露萍等7人一同殺害於貴州息烽快活嶺,犧牲時年32歲。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葉劍英同志

馮傳慶出生於北平的一個電訊世家。在同事們的眼中,是一個勤奮好學、愛讀進步書籍、思想進步、為人樸實、技術好的年輕人。他在天津電報局工作的時候,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西安事變以後,馮傳慶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由於他聽力特別強,技術特別好,並擅長從紛亂的無線電訊號中排除干擾,從國民黨廬山無線電訓練班畢業後,被留在南京國民黨政府交通部無線電臺。軍統知道後,拿著國民黨軍委會的公函將他從交通部調到國民黨軍統電臺,調到重慶任軍統電訊總檯的報務主任,後任國民黨軍統電訊總檯領班。

馮傳慶早就聽說蘇聯是一個到處充滿光明、沒有欺壓、人人平等的國家,非常向往,他曾動員妹妹和自己一起去解放區投奔革命,但因為母親孤身一人無人照顧而作罷。他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國難當頭,好男兒當為國分憂。"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1983年葉劍英為馮傳慶同志手寫的證明材料

解放後,在調查認定革命烈士工作中,葉劍英對馮傳慶寫了這樣的證明材料∶40年代初,我們有同志打入戴笠那裡,後來暴露了。一天,有一個人(馮傳慶)找到周公館,我們決定送他去延安。我送給他一件皮大衣。並且把他送到江邊。但他來的時候已經被特務盯上了,後來被戴笠的人捕去了。對葉劍英送大衣的事情,工作人員曾打算按新買的價格給他報銷,但遭到葉劍英堅決反對。葉劍英嚴肅地說:"很多地下黨員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那點貢獻算什麼,更不能佔公家的便宜。"(有刪節)


4、 趙力耕(1917-1945),遼寧省海城市西柳鎮西柳村人。少年時代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擁護孫中山先生倡導的三民主義思想,擁護平均地權。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趙力耕不甘心做亡國奴,離開海城,先後輾轉於北平、河南、西安等地讀書。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趙力耕同志(1917-1945)


1938年考入國民政府武漢軍校第十二期電訓班受訓。畢業後,調到軍統重慶電訊總檯任報務員。此間,經常與進步青年張蔚林、馮傳慶、楊沈等人交談國事,積極尋求與共產黨組織聯繫。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兩湖書院舊址:1927年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設於此

1938年10月,中共黨組織派黨員黎林化名張露萍打入特務系統電訊總檯,在張蔚林、張露萍的教育下,1939年10月,趙力耕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組成了以張露萍為首的黨支部,在中共南方局軍事組織的領導下,戰鬥在敵人的心臟。趙力耕等七名黨員,通過各種渠道,蒐集中國國民黨的政治、軍事情報,轉報給中共中央南方局。這些重要情報,對於瞭解敵情,揭露敵人陰謀,團結教育全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40年2月初,地下黨支部被破獲,趙力耕、楊洸、張蔚林、馮傳慶、王錫珍、陳國柱、張露萍等七人相繼被捕。這件事對國民政府震動很大,軍統局長戴笠親自審訊,蔣介石聽了亦十分震怒,戴笠下令將趙力耕等七人監押在貴州息烽集中營 。 在獄中,趙力耕與難友們互相鼓勵,英勇不屈,戰勝各種刑訊,同敵人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1945年7月14日,敵人開始了瘋狂的屠殺,趙力耕等七人被押赴刑場,一路上他們高唱國際歌,昂首挺胸,帶著幾十斤重的鐐銬,從容不迫,在息烽快活嶺被處決。犧牲時,趙力耕年僅28歲。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楊洸同志(1917—1945)


5、 楊洸(1918—1945),原名楊宗祥,遼寧海城大感王寨感王村人(今感王鎮),1918年出生。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從小性格剛烈,勤奮好學,較早地接受了孫中山倡導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海城同澤中學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地區,當時正在海城同澤中學讀書他,目睹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大地橫行燒殺掠奪的罪行。並接觸了進步思想,接受了孫中山先生倡導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擁護平均地權。1936年冬天,年僅18歲的他胸懷報國夙願,告別了親人,離開故土,奔赴關內,去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1938年,考入國民黨武漢軍校十二期電訓班受訓,畢業後到皖南屯溪一帶淪陷區潛伏電臺任報務員,後調回重慶軍統電訊總檯任報務員。在重慶軍統電臺工作期間,與趙力耕等7名進步青年主動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繫,1939年10月,經中共中央南方局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楊洸與趙力耕等7名同志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國民黨軍事情報,上報中央南方局,為我黨及時瞭解敵情,揭露反動派陰謀,團結教育全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1942年2月,楊洸所在地下支部被破壞,楊洸等7人相繼被捕並被處以死刑,暫緩執行,監押在貴州"息烽集中營"。1945年7月14日,楊洸等7名同志在貴州息烽的快活嶺被軍統特務秘密殺害,後被人們譽為"無名七傑",年僅28歲。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1985年7月第一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無名七傑》小人書


6、王錫珍(1917—1945),河南華縣人,1917年生。王錫珍是一個有抗日愛國熱忱的青年。為尋求報效國家之路,考入軍統無線電訓練班,結業後被安排在重慶軍統電訊總檯當報務員。在重慶他看到全國處在艱苦的抗日救亡之中,而那些達官顯貴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腐敗生活,心裡十分不滿。對國民黨當局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更是深感痛恨。在馮傳慶、張蔚林等幫助下,由張露萍介紹,經南方局批准秘密加人了中國共產黨。在"秘密支部"領導下,截取軍統情報,由張露萍傳遞給南方局。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2009年8月11日,王錫筠等抵達息烽,雖是生死相隔,但終歸還是找到了大哥的下落。一家人並排站在王錫珍烈士的墓碑旁,拍下了一張跨越時空的"全家福"照片。)

為黨的抗戰事業作出了貢獻。1940年2月,因組織暴露不幸被捕,關在軍統稽查局看守所,身帶重鐐。在敵人嚴刑拷問下堅貞不屈,誓不低頭。1941年3月,被轉押息烽集中營,加入中共"獄中秘密支部",在"支部"領導下堅持對敵鬥爭。在牢內經常和難友們談論抗日必勝,日本侵略者必敗等話題,抗拒集中營當局的"改造"。表示自己所作所為是對的,被捕坐牢毫不後悔,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高貴氣節。

1945年7月14日,王錫珍和戰友們一道被押上刑車,他們在車上高唱《國際歌》。在快活嶺軍統被服倉庫前,被特務從背後開槍殺害,年僅28歲,遺體被就地草草掩埋。1984年5月10日,王錫珍烈士忠骨被遷入貴州省人民政府、息烽縣人民政府新建的烈士陵園中,長眠在息烽快活嶺的青山叢中。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潛伏》餘則成劇照

7、陳國柱(1912—1945),江蘇無錫人,1912年生。在軍統無線電培訓班結業後,被安排在重慶軍統電訊總檯工作。出於對抗日大業的關心,對國民黨當局的倒行逆施不滿,產生了投奔共產黨的思想。在馮傳慶等秘密黨員幫助下,認清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真理。由張露萍介紹,經中共南方局批准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聽從組織安排留在軍統電訊總檯用特殊身份為黨工作。利用工作之便,蒐集軍統機密情報由張露萍傳送給南方局。為我黨及時掌握國民黨反動派的動態,防止敵人破壞作出了貢獻。生前為中共南方局地下黨。

1940年2月,因張蔚林燒壞真空管引起軍統懷疑,最後導致組織暴露而被捕。陳國柱被捕後身帶重鐐和戰友們一道被關在軍統稽查處看守所,1941年3月被送押息烽集中營。在息烽集中營,他帶著重鐐被關人黑牢半年多,周養浩推行"獄政革新"放"犯人"出來參加勞動時才得以除去重鐐。在集中營內,陳國柱在"獄中支部"的領導和關心下,革命意志堅定,從未動搖。積極參加"支部"領導的對敵鬥爭,表現了共產黨人大無畏的精神。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電視劇《風箏》劇照

1945年7月14日,陳國柱和戰友一道被押上刑車,在車上他們高唱《國際歌》。車到息烽城南快活嶺時,特務叫他們下車,說要裝一些被服去重慶,當他們踏上被服倉庫院子前石坎上時,特務們從背後開了槍。陳國柱和戰友們倒下了,鮮血染紅了石坎和土地。1984年5月10日,烈士忠骨被遷人貴州省人民政府、息烽縣人民政府新建的烈士陵園內。烈士墓前高聳著烈士紀念碑。

我黨地下組織"北斗七星"戰鬥在戴笠身邊,像一把尖刀刺入了軍統的心臟。他們在高度森嚴、極度機密的國民黨特務首腦機關裡鬥智鬥勇大顯身手,構建了一個黨的"紅色電臺",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中同敵人展開特殊的戰鬥。令人痛心的是,後來這個地下小組不慎暴露,七名成員全部被捕,並於1945年7月14日在貴州息烽集中營英勇就義,用生命書寫了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

張露萍七烈士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