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從未解決的問題——婆媳關係

我斗膽地將中國的婆媳關係問題和李約瑟難題、錢學森之問並列起來。婆媳關係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國特色,但我知道是中國一大難解之題。婆婆和兒媳婦是一個家庭的兩個方面。我認為這個矛盾的兩個方面,不是一方消滅另一方,而應該是雙方和諧相處。

中國歷史從未解決的問題——婆媳關係

我始終認為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太長的時間,因此很多習慣和風俗都帶有封建社會的影子,這在農村更明顯。婆媳不好究其原因,就是難以在眾多子女之間搞好平衡,平衡搞不好,兒媳婦受氣,必然要產生矛盾。現在好的很,都是獨生子女,只能靠這一個孩子養老。以前不一樣,建國後多生孩子就是提高生產力,因此生孩子多的母親我們都尊稱為英雄母親。以前都是從貧苦日子過來的,生活資料有限,因此父母往往都是讓一個孩子讀書,其他人幹活兒養家,待到子女長大,往往也是依靠掙錢多的,而掙錢多了往往有一種優越感,因而就有矛盾,這種不平衡導致父母喜歡選隊站,鮮少有選擇掙錢少的子女,都是選擇富裕的,他們的出發點就是以後有人養老。這本無口厚非,但我們也都知道不能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依靠一個子女的風險實在是有點大,而從貧苦社會走出的老人就是喜歡掙錢多的,掙錢多的怎麼樣都好,那些窮的子女怎麼做都不好。歷史遺留的問題。

中國歷史從未解決的問題——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又容易生髮出另外一層關係,就是兒媳婦和兒媳婦老公姐妹之間的關係。這個很有意思。中國有句老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吵不鬧沒奶吃。這在中國不是個例,中國常常是做的多的不如說的好聽的,有時你做的很多卻不起作用,而會說好話的卻是好的。前面我說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太長時間,而在中國農村這種影響特別重。在農村往往是誰有錢就對誰好,誰有權就對誰好。這個很有意思,老人在養老的問題上選擇掙錢多的,而其他子女也喜歡站在掙錢多的一方,好像這樣他們就能撈到很多好處,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掙錢多的就有社會地位,就有很多社會資源,他們往往也想利用這些社會資源,但我們也發現,很多人到最後也沒利用上,因為那掙錢多的根本不會真心理會的。當然這中間也不乏特殊的案例,社會上也有很多能夠互相幫襯的,我希望全社會都能真正做到先富幫後富。另外一點,女兒都喜歡聽父母的話,婆婆和兒媳婦關係不好,作為婆婆的女兒當然不能對這個兒媳婦好,因為她認為你對她母親不好,這是她們不能容忍的。這種主動偏聽偏信我認為就是心理不健康,危害社會和諧!

中國歷史從未解決的問題——婆媳關係

普通人家的婆媳問題沒人研究和在意,社會上往往對豪門家庭的婆媳關係感興趣,很多人是擠的頭破血流也要擠進豪門。我想說明的一點就是中國曆來講究地位論,有錢人大多想和當官的結緣,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能夠立足豪門,為國爭光的人,如:郭晶晶之類的。而那些藝人啊,我是很同情的,為了生活想嫁入豪門沒有錯,但又何必呢?我不奢求大富大貴,但求安穩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