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前言

除了現任總統特朗普,他可能是美國曆史上最被人所詬病的總統,他就是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胡佛。這主要是他“任不逢時”,他於1929年3月4日宣誓就職,僅僅半年之後,美國就爆發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蕭條,由於應對不力,成效甚微,最終在新一任總統選舉中,他被攜“新政”而來的富蘭克林·羅斯福一舉擊敗。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年輕時的美國總統胡佛

當時,美國百姓對他極盡嘲諷之能事,人們管無家可歸者聚集的村子稱之為“胡佛村”,西部平原上肆虐的兔子稱之為“胡佛豬”,失業人員免費喝的救濟粥被稱之為“胡佛粥”,即使是無家可歸者躺在大街上睡覺時蓋在身上的報紙,都被稱之為“胡佛毯”。

其實,在經歷那場經濟浩劫之前,胡佛的人生堪稱是完美的,他靠經營礦業起家,年紀輕輕就成為百萬富翁。步入政壇之後,曾在一戰後出任美國糧食總署署長,為歐洲災民組織募捐,贏得廣泛讚譽。之後為兩屆總統擔任過商務部長,卓有成效。即便是在經濟大蕭條期間,他也並不是毫無作為的。相反,他先後推行了一系列救市舉措,只是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罷了。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赫伯特·胡佛在比利時就組織了救濟委員會,該委員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數百萬饑民提供了食物。

話說回來,當時的美國經濟積重難返,即便是羅斯福攜新政而來,美國經濟又經歷了七年之後,才借二戰的爆發重新步入正軌。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胡佛在面對那場空前的經濟危機時,都做了些什麼?

1929

對一些美國人來說,20世紀20年代是一個樂觀和繁榮的時期。當赫伯特·胡佛1929年就任美國總統時,股市正攀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一些投資者利用低利率貸款購買股票,進一步推高了股價。1929年10月,泡沫破裂,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股市下跌了近一半的市值。造成了數百億美元人間蒸發,成千上萬的投資者破產。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初任總統,胡佛一度意氣風發

股市崩盤後,胡佛總統試圖採取一定的措施,阻止源自股市的恐慌蔓延到整個經濟體系之中去。1929年11月,他把商界領袖召集到白宮,力爭讓他們保證維持一定的工資水平。根據胡佛的經濟理論,財政損失應該影響利潤,而不是就業。所以只要維持一定的消費支出,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經濟衰退。胡佛得到了那些私營企業主的承諾,他們計劃投入18億美元,用於從1930年開始啟動的新建築和維修項目,以刺激就業。

總統命令聯邦政府各部門加快項目建設,並要求各州州長擴大本州的公共工程項目。他要求國會削減1.6億美元的稅收,同時將公共建築、水壩、高速公路和港口的開支增加一倍。

1930

胡佛總統對經濟的干預受到了專家和媒體的廣泛讚揚。《紐約時報》評論道:“在他的位置上,沒有人能做得更多。他的前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政府和企業在1930年上半年的總支出,就已經超過了前一年。儘管如此,消費者還是削減了消費支出,這迫使許多企業和製造商減少了產出,並開始解僱工人。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大蕭條,胡佛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試圖挽救危局。

1930年10月,隨著失業率的上升,胡佛建立了總統緊急就業委員會(PECE),以協調各州和地方的救濟計劃,制定方法來增加私營企業的就業。但是由於沒有直接控制用於救濟或就業的資金,PECE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隨著大蕭條的惡化,胡佛要求美聯儲增加信貸,並說服國會將農業盈餘從聯邦農場委員會轉移到紅十字會,然後分配給救濟機構。胡佛要求國會在公共工程上投入更多資金,他繼續鼓勵各州和私營企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1931

1931年初,美國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歐洲的一系列銀行倒閉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新的衝擊,導致了更多的裁員。1931年8月,PECE被改組為總統失業救濟組織(POUR),擴大了工作範圍,實施了一個國家失業救濟基金項目。該基金籌集了數百萬美元,但隨著失業率持續飆升,乃至打破了歷史記錄,導致該項目的資金嚴重不足。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大蕭條期間,美國失業率達到了創歷史記錄的25%。

隨著大蕭條的持續和惡化,之前對胡佛的廣泛讚譽不見了,隨之而來的是,他所提出的幾乎每一個項目都受到了猛烈批評。他的公共工程項目,旨在創造就業,被認為是在浪費政府開支。他沒有要求國會建立全國性的救濟計劃,而是努力推動地方救濟計劃,這被認為是對失業者的無情漠視。

1932

1932年1月22日,胡佛成立了重建金融公司(RFC),為面臨違約危險的企業提供緊急貸款。一開始,RFC只向銀行、鐵路和某些農業組織提供貸款,但後來它的業務範圍擴大了,它被證明是穩定商業和工業的有效工具。1932年7月,胡佛簽署了《緊急救濟建設法案》,允許聯邦住房金融公司向各州提供3億美元的貸款用於救濟項目,15億美元用於公共工程項目。胡佛還說服國會成立聯邦住房貸款銀行,以幫助保護人們免於失去他們的家園。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第32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給人們帶來了樂觀和希望。

1932年夏天,大蕭條開始出現好轉的跡象,但許多美國人仍然指責胡佛總統。隨著總統大選的臨近,民主黨候選人、紐約州州長富蘭克林·d·羅斯福以希望和樂觀的形象示人,並向人民承諾實施“新政”。胡佛為自己的政績辯護,卻給人以悲觀和失敗的印象。11月,羅斯福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1933

從選舉結束到羅斯福的就職典禮之間有漫長的四個月。在1932年夏天,美國經濟看起來已經展現出了復甦的希望,但是現在卻又呈現出了令人悲觀的下行趨勢,失業率依舊在上升,銀行以驚人的速度倒閉。受銀行倒閉潮的影響,緊張的存款人開始從最穩健的銀行裡取出現金,但國會拒絕通過胡佛的計劃來遏制恐慌。

1929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任總統胡佛都幹了些什麼,為何廣受詬病?

美國總統胡佛及其夫人。

1933年3月4日,當羅斯福宣誓就職時,美國的銀行系統已幾近崩潰,失業率達到了驚人的25%。幾天之內,國會通過了《緊急銀行救助法案》,羅斯福也將其簽署為法律,這一法案遏制了恐慌情緒,恢復了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心——與胡佛幾周前提出的法案几乎一模一樣。

儘管羅斯福推行了“新政”,但這場大蕭條在各種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依然又持續了7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捲入其中,大大刺激了對商品和戰爭物資需求的增長,工廠開始重啟,人們重新就業,美國經濟才開始真正走上了復甦的道路。(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