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一、项目危险源辨识范围

包括项目所有工作场所(常规和非常规)或管理过程的活动;所有进入项目区域人员(包括外来人员)的活动;机电安装项目部内部和相关方的机械设备、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等;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和条件;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女职工保护等。

二级建造师: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源的种类

1.第一类危险源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如爆炸、火灾、触电、辐射)而造成伤亡事故的能力和危险物质,包括机械伤害、电能伤害、热能伤害、光能伤害、化学物质伤害、放射和生物伤害等。

2.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机械设备、装置、原件、部件等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即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行为结果偏离被要求的标准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环境问题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三、危险源辨别方法

1.直观经验法

辨识危险源可根据危险源产生的因素,凭人的经验和判断力对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的状况进行辨识和判断,从而做出评价。施工现场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进而采取预防措施。

(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2)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源的方法。

二级建造师: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2.安全检查表(SCL )

把整个工作活动或工作系统分成若干个层次(作业单元),对每一个层次,根据危险因素确定检查内容并编制成表,形成了整个活动或工作系统的安全检查表。对每一个作业单元进行检查。

优点:简单易行;缺点: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现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3,预先危险分析(PHA )

(1)某项工作开始前,为实现安全生产而对生产各要素进行的初步或初始的分析,对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与生产有关的主要危险源,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生产产生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风险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措施。

(2)通常用于对潜在危险了解较少和无法凭经验觉察的工艺项目的初期阶段。

(3)分级编制。先要编制生产过程的概念设计说明书。评估危险等级: 1级为安全,级为达危险临界的, 3级为危险等级, 4级为灾难性危险等级。针对生产特点列出危险性和危险状态:

1)物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危险性和危险状态;

二级建造师: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2)操作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的状态,防火及安全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和足够;

3)装置设备及设备布置是否存在危险的状态;

4)劳动者的操作活动是否存在危险状态;

5)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间是否存在危险的状态。

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HAZOP)

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

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用系统危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大小的半定量评价方法。险性的分值等于三种因素指标值即事故可能性大小的概率、人体暴露危险环境的频次和故可能造成的后果概率的乘积。

(2)评定风险的等级

根据乘积值,评定风险的等级。一般可定性分为5级: I级为可忽略风险; II级为可容许风险:; III级为中度风险; IV级为重大风险; V级为不容许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