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01-

父亲节、母亲节以及父母生日的时候,朋友圈里一片刷屏节日快乐的,那些存活在子女朋友圈里的父母真幸福!

每逢过年过节,父母生日或者一年一度父亲节母亲节,朋友圈就会被这些祝福语刷屏,各种生日祝福,各种节日祝福,感人肺腑,而现实中却未对父母有一丝丝关怀。

阿秋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无论是父母的生日或者父亲节母亲节,她每次都会转发那种已经刷满了朋友圈的图片,甚至连发配文都懒得动手改一下。

刚认识她的时候,我以为她是那种特别孝顺的女孩子,毕竟现在很多年轻的孩子能记得自己父母生日的已经很不错,她每次都会在朋友圈发一些祝福父母的感人话语,并附带着感恩祝福的图片。我每次都会点赞,并说一句:祝叔叔阿姨生日快乐。

渐渐地,我们同事三年了,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逢跟父母沾边的节假日,朋友圈必定会出现阿秋对父母的祝福,而她人却在外面度假或者和朋友泡吧。

她的祝福只停留在朋友圈。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有一次我们公司在外面聚餐,她接到了爸爸的电话,默默地听着对面说着什么,只见她眉头越来越皱,不耐烦的说着:“好啦好啦,知道了,这不是没时间吗,有时间肯定回去看望妈妈,你们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啊,我很忙,嗯嗯,好的好的,我知道了,你明天带妈妈再去医院检查下吧。”

听她与爸爸的对话,应该是妈妈生病了,爸爸希望她回家看望下。

聚餐回家后,果不其然在朋友圈看到她发的朋友圈:希望妈妈赶紧好起来,永远爱你!

而此时,她依旧还在公司姐妹群里吆喝着,最近去哪里旅游,探讨着今年最流行的衣服,不时的还丢几个抖音的段子进群,看着她发的这条朋友圈,想想聚餐时她对她爸爸的敷衍的态度和讨论旅游时的眉飞色舞,我默默地关了手机。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有很多,在朋友圈自己就是个百年难得的孝子,现实中却宁愿窝着看抖音、刷着朋友圈,也不愿意多花一分钟陪父母聊天,更不谈回家去和父母小聚。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02-

陈小露,曾经是一名化妆师,事业发生大转型的原因,是她想结束空中飞人般的日子。她说,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的时间一天一天逝去的,一定要及时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他们需要的就是真正的陪伴。

常伴父母的初衷,却意外的让陈小露完成了事业上的华丽转身,现在的女强人,在小时候却是一个“叛逆少女”。

18岁时因受不了父母对她的否定而离家出走。陈小露曾经看似叛逆的出走,其实是让人心疼的倔强,她只想用最好的自己换父母一句安心,多年后母女的释然,也更让彼此珍惜相守的时光。

与父母年龄相近的伯父去世,带给了陈小露很大的触动。经历生离死别以后,她对父母亲更加好了,生怕父母亲有一天也像他们一样的离去。

陈小露:“等你长大的时候,你的世界里面已经有很多很多的人,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在左右你,你没办法说,我只有我的父母了。我的父母,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生活慢慢的就收缩了,他只有你,他需要的就是真正的陪伴他。”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其实很多父母可能根本就不会玩微信,用的还是那种只能打电话的老人机,那些朋友圈的祝福与他们无关,只不过是儿女们打着父母的名号又在朋友圈刷存在感而已。

有时间刷着根本不感兴趣的朋友圈,点开不那么在意的图片,读着令人乏味的故事,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打个电话给父母聊聊天呢?

朋友圈本来是一个记录生活与心情的地方,如今变成了”秀“的舞台。

母亲节,朋友圈被转载的文章或祝福语配图刷屏,父亲节一如既往地刷屏,朋友圈的这些”父母们“都有一群孝顺的儿女们。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你有多久没有陪爸爸妈妈好好吃一顿饭了呢?

你有多久没有耐心的跟妈妈聊聊天了呢?

你有多久没有跟爸爸撒娇了呢?

我们一直在长大,却忘了背后越走越慢的父母,我们在责怪父母什么也不懂的同时,是否想过曾经我们也是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儿,在他们悉心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

父亲节到了,与其在朋友圈刷屏”表彰大会“,不如正真陪在爸爸身边和他一起共度一段晚餐的温馨时光。

其实父母并不要求孩子们天天陪伴,他们是最替儿女着想的,他们不看重物质上的多少,只是想知道儿女们过得好不好。

没事了打个电话,告知一下最近的情况,聊一下日常的家庭琐事,递上一句关怀的问候;有充足的时间,就常回家看看,这些都是对父母的孝顺。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有人说:朋友圈里往往是缺什么就喜欢经常秀什么。

那些不错过任何一次对父母”表彰大会“的人们,也许心里确实是有对父母真诚的祝福,可更多表达的是自己不能够陪父母一起的遗憾,以此弥补自己内心对父母那些丝丝愧疚,让自己良心上过得去,有些人或许都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纯粹地追随大家的脚步,仅此而已。

微信号的普及缩短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加深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壑。

当父母们发现自己孩子发一句多愁善感的无病呻吟,会担心地打电话询问,或者微信”连环炮“的追问,让子女们不甚其烦,最终只能果断地屏蔽父母,但依旧会不间断的在朋友圈”秀孝顺“。

与其在朋友圈里伪装孝子,还不如抬起头来,时常给父母打电话报个平安唠唠嗑。

不要让你的父母、亲人们只能在朋友圈里才能感受到你的”孝心“,有空常回家看看。

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父母亲真的不在了,你却还在朋友圈里追悼。

请问你们线下陪伴父母和朋友圈对父母的关怀祝福同步更新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