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口述历史》改剧本杨子荣成为一号人物 少剑波降为二号

前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先生师承南麒北马,又几十年精研余派唱腔艺术,他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塑造的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赞。2015年上海文史馆为了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邀请童先生口述“童家班”以及有关《智取威虎山》一剧台前幕后种种经历,由冯绍霆先生撰稿,出版了《童祥苓口述历史》一书,经《头条》黄V影视表演艺术家陈旭明老师引荐,蒙童老垂青,赐我一本。在此深表谢意。反复拜读受教颇多,深感此书乃京剧史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经请示童祥苓先生得应允,特借《今日头条》陆续连载与大家分享。

根据《头条》审核要求,作适当增删修改。

戴眼镜的领导宣布我去演杨子荣的当天晚上,我到正在排练《智取威虎山》的歌剧院小剧场去了。

彩排开始,台下就座的只有几个人。我一看,有女首长,还有眼镜领导,还有什么其他领导,记不住了。我刚在他们后面坐下.保卫同志叫我到前面去。坐在第一排的女首长让我坐在她旁边,那天是贺梦梨扮演杨子荣,沈金波扮演少剑波。

当初设计唱腔时因人而异,李仲林、贺梦梨都是武生演员,嗓音一般,所以旋律不高。以前,《智取威虎山》演给男首长看过。看了之后,他说了一些话,说就记住座山雕了。意思是说座山雕演得不错,给人印象深刻。说真的,扮演座山雕的贺永华太会演戏了,《智取威虎山》的演员换了几代,就是座山雕从来没换过,拍电影时还是他的座山雕。


《童祥苓口述历史》改剧本杨子荣成为一号人物 少剑波降为二号

(座山雕扮演者贺永华先生)


男首长的讲话还有一个意思,说杨子荣没有唱,都是念白。提出意见是要想让一个戏流传,一定要有能够让大家传唱的唱段。这个思路是对的,从戏曲发展的过程看,就是这么回事,让人印象深刻的好戏,久演不衰的戏,流传广泛的戏,哪一出没有大家都爱唱的唱段?

这时候,戏已经改了一些了,定河老道没有了,但是整出戏内容还是多,要演三个半小时,还是很长。1965年的一个重要修改,就是以杨子荣为一号人物,少剑波成为二号人物了,过去少剑波和杨子荣戏份一半对一半。这时候的《智取威虎山》比1964年汇演的时候难度大了些,舞蹈也多了些,但是没有马舞,唱得也不多。这个戏写的就不是《林海雪原》了,只是《智取威虎山》这一段了。所有《智取威虎山》改戏、选演员这些情况,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时候正好是我们童家倒霉的时候。

那天晚上,当贺梦梨唱到“共产党员”时,女首长说这不是共产党员杨子荣的基调,交待给我的任务,要把杨子荣的声乐形象树立起来。这时我才明白调我到《智取威虎山》,是要立杨子荣的唱段。我回答尽力去做,试试看。


《童祥苓口述历史》改剧本杨子荣成为一号人物 少剑波降为二号

(武生演员贺梦梨在《狮子楼》中扮演西门庆)


彩排休息的时候,所有人都到了休息室。女首长再一次强调杨子荣的唱腔问题,看着我说,叫你来接这个任务,你完成任务的目的就是把共产党员的音乐形象树立起来。又问我几天能把戏学下来。我说,要十天左右。她认为是必要的,让我抓紧学会,她要看看。其他领导说我个子矮小了点。只听女首长说,还是可以让他试试再说。

第二天,我到绍兴路九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剧组上班。我拿到剧本后,整个剧组开始帮我紧张地排练。本来是十天的期限,学了三天,我已经排到一半,京剧院领导言行和改编《智取威虎山》剧本的编剧之一的章力挥先生,传达了女首长的指示,戏不用看了,杨子荣确定由我扮演。从此,杨子荣这位革命烈士与我结下不解之缘,伴我度过半生艺术生涯。


《童祥苓口述历史》改剧本杨子荣成为一号人物 少剑波降为二号

(童祥苓贺永华孙正阳《智取威虎山》剧照)


开始排练那天下午,我和南云到四姐家,一来看望她,二来告诉她这个消息。四姐家一切同过去一样,不同的是欢乐的气氛不见了,门庭冷落。四姐和姐夫陈力明显消瘦了,他们见了我们特别亲切。四姐本来开朗好动,现在却平静沉默。我了解她正处在极大痛苦之中。她这个全国知名度极高、才华横溢的演员,才四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却失去了上舞台的权利,任何人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望着四姐,我和南云有说不出的辛酸。


《童祥苓口述历史》改剧本杨子荣成为一号人物 少剑波降为二号

(童芷苓关肃霜《白蛇传》剧照)


四姐很关心首长看戏后对我的评价,知道选中我演杨子荣,她好像松了口气,说她连累了我,要不是让我跟她去演《海港》,早该被选中。我认为这也不一定,总之事情已过去了,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批,我们问心无愧。她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非留我们一起吃晚饭,我们也有段时间没聚在一起了,也想多待一会儿。四姐不断给我往碗里夹菜,姐夫说她今天真是高兴。四姐当然高兴,她说童家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能上舞台,这不是小弟和我一个人的幸运,而是全家的幸运。她不断叮嘱我,机会来之不易,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复杂困难,嘱咐我不要像孩子一样任性。临别时,姐姐用手抚摸着我的脸,像对孩子一样对我说,爸妈及全家对我期望最大,童家唯有我能证明童家不是反对现代剧的,要我争气,拼上一切也要成功。

回家路上,南云说四姐心境如此低落,还是那么关心我,真是疼爱我。是呀,四姐为我高兴也为我担心。古人说三十而立。我这三十岁的人,在处境最艰难时期,我的艺术之路是能够继续走下去还是半途而废,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