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我國茶區分佈廣泛,蟲害種類繁多。所以我這裡就不多廢話,直接上乾貨,來跟茶農介紹三種茶葉害蟲的防治方法。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一, 黑刺粉蝨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0.96-1.3mm,橙黃色,體薄敷白粉。複眼腎形,紅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個白斑;後翅小,淺紫褐色。卵新月形,長0.25mm,基部鈍圓,具有1個小柄,直立附著在葉上,初乳白色後變淺黃色,孵化前灰黑色。

若蟲:體長0.7mm,黑色,體背上具刺毛14對,體周緣泌有明顯的白蠟圈;共3齡,初齡橢圓形,淺黃色,體背生6根淺色刺毛,體漸變為灰至黑色,有光澤,體周緣分泌1圈白蠟質物;2齡黃黑色,體背具9對刺毛,體周緣白蠟圈明顯。

蛹:橢圓形,初乳黃色漸變黑色。蛹殼橢圓形,長0.7-1.1mm,漆黑有光澤,殼邊鋸齒狀,周緣有較寬的白蠟邊,背面顯著隆起,胸部具9對長刺,腹部有10對長刺,兩側邊緣雌蟲有長刺11對,雄蟲有刺10對。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發生規律與習性:

安徽,浙江每年發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若蟲於葉背越冬。越冬若蟲3月間化蛹,3月下旬-4月羽化。

世代不整齊,從3月中旬-11月下旬田間各蟲態均可見。各代若蟲發生期:第1代4月下旬-6月,第2代6月下旬-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9月上旬,第4代10月-第二年2月。

成蟲喜較陰暗的環境,多在樹冠內膛枝葉上活動,卵散產於葉背,散生或密集呈圓弧形,數粒至數十粒一起,每隻雌蟲可產卵數十粒至百餘粒。

初孵若蟲多在卵殼附近爬動吸食,共3齡,2,3齡固定寄生,若蟲每次蛻皮均留疊體背。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卵期:1代22天,2-4代10-15天。非越冬若蟲期20-36天。蛹期7-34天,成蟲壽命6-7天。天敵有瓢蟲,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為害特點:

成若蟲刺吸葉,嫩枝的汁液,受害葉出現失綠黃白斑點,隨為害的加重斑點擴展成片,進而全葉蒼白早落,排洩蜜露可誘致煤汙病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分批勤採,尤其是春茶可帶走產於新梢上的卵。修剪,中耕和茶叢修邊時剪除蟲枝。改善茶園通風透光條件,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

生物防治:寄生率高的茶園,寄生蜂羽化前連同蟲葉移植助遷至高密度粉蝨各群中。引種定殖蟲生真菌至黑刺粉蝨種群中,當環境條件適宜,尤其是溼度較高,寄主密度較大時,則成為流行病,可迅速控制粉蝨種群。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二, 綠盲蝽

形態特徵:

體長5mm,寬2.2mm,綠色,密被短毛。頭部三角形,黃綠色,複眼黑色突出,無單眼,觸角4節,絲狀,較短,約為體長的2/3,第二節長等於三四節之和,向端部顏色漸深,第一節為黃綠色,第四節為黑褐色。

前胸背板深綠色,密佈許多小黑點,前緣寬,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黃綠色,中央具有一條淺縱紋。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餘綠色。

足黃綠色,腸節末端,財節色較深,後足腿節末端具褐色環斑,雌蟲後足腿節較雄蟲短,不超腹部末端,跗節3節,末端黑色。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發生規律與習性:

北方每年發生3-5代,運城4代,陝西涇陽,河南安陽5代,江西6-7代,以卵在枯枝,斷枝內及土中越冬。

第二春3-4月旬均溫高於10度或連續5天均溫達11度,相對溼度高於70%時,卵開始孵化。第一,二代多生活在紫雲英,苜蓿等綠肥田中。成蟲壽命長,產卵期30-40天,發生期不整齊。成蟲飛行力強,喜食花蜜,羽化後6-7天開始產卵。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非越冬代卵多散產在嫩葉,莖,葉柄,葉脈,嫩蕾等組織內,外露黃色卵蓋,卵期7-9天。6月中旬棉花現蕾後遷入棉田,7月達高峰,8月下旬棉田花蕾漸少,便遷至其他寄主上為害蔬菜,果樹和茶樹,主要天敵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

為害特點:

以成,若蟲刺吸茶樹嫩葉為害。葉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皺縮不平的“破葉瘋”。腋芽,生長點受害造成腋芽叢生,破葉累累似掃帚苗。

茶葉害蟲防治:這二種害蟲防治也很重要,關係到茶葉高產

防治方法:

結合茶園管理,春前清除田間雜草,茶叢輕剪後隨即徹底消除剪下枝梢。茶園如間種冬作豆類等作物,需特別注意防護。

藥劑防治,在越冬卵盛孵期或始見為害狀時,即噴藥防治,春茶開採時不需要再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