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01


今年清明,举行了全国性的哀悼活动。


昨日10点,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以祭奠那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医务人员和逝去的生命。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公墓祭扫全部停止开放。所以,昨天,朋友圈里和各大社交平台,大家均以各种方式,缅怀故去的亲人。


我的父母在百年之后,双双回到了老家的公墓。


那里不仅长眠着我的父母,还有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的二嫂和大弟。


每年,我们姐弟几人,总会在清明时,相约前去祭奠长眠在那里的父母和亲人。


望着父母的墓碑,曾经许多难忘的记忆涌上心头。


一切,都恍如昨日。那些点滴的记忆,都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只有在那时,矗立在墓碑前,就像依偎在了父母的身边,跟父母在拉呱说话。


刹那间,心会踏实下来。刹那间,又如梦初醒。这分明已是阴阳两隔,恍如隔世。


当目送着父母的离去,就意味着,我们和死亡之间,没有了那道遥远的城墙。


我们与父母之间轮回的目送,就这样,已到终点。


时间过得很快,生命真的宝贵。宝贵到每一次与父母之间的目送,都是在朝着那个“终点”,迈进了一步。


所以,和父母多一些相处,就会多一次目送。多一次目送,总会留下与父母的相处光阴和难忘记忆。


我们常说一句话,“来日方长”。


但是,与父母之间的相聚,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02


龙应台在《目送》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是的,我们在悲伤中目送父母离去,我们在喜悦中目送子女远行。


这些目送,注定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挽留的。


这就是所有人在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不舍的目送。


我们成为父母的子女,又成为子女的父母,这些情缘都是生命中注定的缘分。


我们和父母之间,和子女之间,在一次次往往复复的目送中,看着子女渐渐长大,又看着父母慢慢变老。


我们会感叹,时间怎么过的这样快?眨眼间,子女都长大成人了。

我们目送着他们的背影,走进大学,走入社会和职场,走进婚姻殿堂。


我们还要目送着他们,在未来人生之路上,再开始他们无数次的目送的轮回。


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如此的目送,你我都珍惜。


甚至,相互间还会在期盼,这样的目送,多一些,再多一些。


我们不要那些所谓的“来日方长”。


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03


在父母更多的目送着子女渐行渐远时,子女能陪伴父母的,就是在不经意间的岁月里,带给父母的那种期盼。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总觉得父母还年轻,父母什么都行,父母什么也不需要我们。


可是,在父母走到暮年后,因为家庭、因为孩子、因为工作,儿女们只能有很少的时间,去陪伴父母,铭记父母每次目送子女离去时,那种牵挂和不舍的眼神。


那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期待“来日方长”的眼神。


当最后目送父母离去时,那无助的眼神里,尽是伤心的泪水和难舍的目光。


纵然你祈求上帝,对父母最后的目送,来的晚一些、再晚一些。


可是,我们与父母之间,那最后的目送,终将到来。


时间,请你慢慢走,再慢慢走,让无数次父母与子女之间,那种轮回的目送,多一些,再多一些。


但是,岁月无情。


每年,缅怀逝者,都是在铭记过往。


每一次祭奠亲人,无形之中都会潜移默化的在告诫我们。我们是从哪里来,终将到哪里去。


人世间,无论发生什么,时间都在稳步前行。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日子,不会为任何人按下暂停键。


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无论你离父母有多远,记得常常与他们联系。


送上你的问候,报上你的平安,缓解你的父母,对你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的,那份永远的牵挂。


世上的牵挂有n种,唯有父母的牵挂,是最最无私、最最真诚的。


唯有父母的牵挂,是天下人无一能比的。


不要纵容掉你给父母的时间和对父母的爱。因为,世界之大,于任何人之间,都有来日方长。唯有和父母的情缘,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电视剧《父母爱情》剧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