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順開曾對演員大發脾氣,只因為他太敬業


著名滑稽戲表演藝術家嚴順開去世已有兩年多了,又到清明,不由得讓我又想起他來。

嚴順開曾對演員大發脾氣,只因為他太敬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因受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中國的戲曲、曲藝一時陷入低谷,許多從業者對前景感到迷茫。當時,滑稽戲演員胡晴雲主演一部上滑新戲,請我觀看首演,並約定採訪。那天,當我來到雲峰劇場時,聯排剛結束,劇組正在開會。導演嚴順開在發表一通措辭嚴厲的批評。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他一些語重心長的話語:“演員的天職,就是演好戲,戲比天大。眼下許多劇團已好久不排新戲了,我們滑稽演員有戲演,應感到幸福,要十分珍惜。演員想出名,能在電視中多露臉。唱唱堂會、賺些外快,本無可厚非,但關鍵是,演員要有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要做好本職工作。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家,他們的本領都是在舞臺和實踐中磨鍊出來的,演員的根在舞臺……”

事後,我從胡晴雲處得知,那天的聯排,有的演員請假,有的演員遲到,不齊整的陣容在舞臺表演時又拖拖沓沓,離導演的要求相去甚遠。一向對藝術一絲不苟的嚴順開,此刻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氣惱開涮了。嚴順開導戲,很較真,會不厭其煩地給演員講戲,達不到他的表演要求,有時還反覆講解示範。每次導新戲,他都是最早到、最後離開,兢兢業業。

我年輕時學習單簧管,曾帶教過一位年長我七歲的學生:嚴康開。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恰遇他胞兄嚴順開一人在家排無實物小品,那逼真、認真勁兒,讓人忍俊不禁。嚴順開雖看似其貌不揚,耷拉著眉毛、眯縫的小眼,一臉苦樣,但卻給人感覺苦中有樂。以後我們相熟了,我才理解,他一生是在追求喜劇的最高境界:淚中帶笑、笑中有淚。

當年黃佐臨曾預言:將來有一個魯迅筆下的角色阿Q,非嚴順開莫屬。1980年,上影要把魯迅名著《阿Q正傳》搬上銀幕。原定黃佐臨導演,趙丹主演。就在影片開拍前,趙丹不幸病逝。於是,劇本和拍攝計劃又要另起爐灶。已退出導演的黃佐臨極力向繼任導演岑範推薦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嚴順開飾演阿Q,並找嚴順開深談了一次,為他分析阿Q這個人物的不幸和不爭,希望功夫能下在“哀”字上,把這個悲劇人物演出喜劇色彩和效果。

後來,嚴順開主演的上影《阿Q正傳》首次入圍世界頂級的戛納電影節而聲譽鵲起,嚴順開儼然已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憑藉在影片《阿Q正傳》中的出色表演,嚴順開榮獲當年的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不久,又獲瑞士國際喜劇電影節的金柺杖獎。至此,他的表演生涯達到了高峰。

我人生中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寫的就是嚴順開參賽戛納電影節。那時,我連續幾個晚上在他家與他秉燭長談,由此也瞭解了他拍片的過往和從藝經歷。

1985年的建軍節,我策劃了一臺軍民聯歡晚會,邀請了上海武警文工團和一些著名的電影、歌唱演員參演。事前,我專程去嚴順開家請他來演小品。那時的演出沒有任何報酬,他卻一口答應。演出那天,強颱風影響上海,狂風暴雨,但嚴順開還是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頂風冒雨,蹚著大水,準時來到演出現場,表現出了一位藝術家的職業道德。(李定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