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8)

〈一〉农村农民在全民经济时代的经济表现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农业经济战争(108)

农业除了种地收粮食、养鸡喂牛养鱼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东西,

管仲(约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8)


(1)

当时,齐桓公问管仲:“我想对付楚国,可楚国这些蛮子打起仗来不怕死,是个难啃的骨头。就算咱们真的干掉了楚国,估计也耗的半死,还怎么能称霸天下呢?”

管仲微微一笑,说:“我教大王一招:我们拿上钱,高价收购楚国境内的活鹿,就能削弱楚国的力量。”齐桓公一头雾水,想不明白管仲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不过还是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见机行事。

管仲拿着钱,在齐国和楚国的边境修筑了一座贸易站,打出了广告:“楚国的兄弟们快来看哪,我们齐国的大王要收购你们的活鹿,八万钱一头。”

楚国的官吏赶紧去禀告楚王,楚王听了呵呵大笑:“都说齐国国君是个了不起的英雄,现在看来,简直是一个免费发钱的白痴啊。快叫我国百姓们,都去山林里抓鹿,等我们把齐国的钱都赚过来,增强了国力,狠狠修理那些自命不凡的中原国家。”

今天的商人喜欢炒作房地产,把老百姓兜里的钱忽悠过来。当时的管仲,也是一个炒作的高手。当楚国的收购官员来见他的时候,管仲慷慨的说:“我国有的是钱,只要你能给我弄来活鹿二十头,我就拿一百金跟你们换。你说划算不划算?”楚国官吏乐的嘴都笑歪了,回去一说,整个楚国都轰动了,老少爷们都争着去树林里逮鹿,连手里的农活儿都没有人干了。

管仲却没有闲着,私底下命令部下,在齐国和楚国的民间搜集粮食,囤积起来。折腾了大半年,楚国靠卖鹿发了大财,可是齐国囤积的粮草也比往年多了五倍。

到了这个时候,齐国摊牌的时间到了。管仲向齐桓公建议:“全军出击,揍楚国个小舅子。”齐桓公不理解,就询问道:“楚国手里现在很有钱,这个时候打,时机成熟了吗?”

管仲呵呵的笑了:“大王你想想,要打仗,肯定要有粮草补给。楚国人忙着抓鹿,连农活都耽误了,今年的粮食肯定收不上来,拿什么跟咱们斗?他们就算手里有钱,咱们把边境一关,不让楚国收购粮食,难道他们啃着金条当军粮吃么?”

齐桓公这才明白了管仲的战略,下令关闭边境。楚国手里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却换不来粮食,急的团团乱转,国内米价涨了许多倍,老百姓都成了饥民啦,纷纷往齐国逃跑。楚国支撑不住,只能向齐国认怂服输。

(二)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8)


原文

桓公曰:“鲁粱之于齐也,千榖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

管子对曰:“鲁粱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眼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

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

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

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

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绁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

公曰,“奈何?”

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

公曰:“诺。”

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

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

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译文

桓公说:“鲁国、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象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外面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梁两国,怎样进行才好?”

管仲回答说:“鲁、梁两国的百姓,从来以织绨为业。您就带头穿绵绨的衣服,令左右近臣也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您还要下令齐国不准织绨,必须仰给于鲁、梁二国。这样,鲁梁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绨了。”

桓公说:“可以。”

就在泰山之南做起绨服。十天做好就穿上了。

管仲还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正,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正,给三千斤。”

这样,鲁、梁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鲁、梁二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

十三个月以后,管仲派人到鲁、梁探听。两国城市人口之多使路上尘土飞扬,十步内都互相看不清楚,走路的足不举睡,坐车的车轮相碰,骑马的列队而行。管仲说:“可以拿下鲁、梁二国了。”

桓公说:“该怎么办?”

管仲回答说:“您应当改穿帛料衣服。带领百姓不再穿绨。还要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

桓公说:“可以。”

十个月后,管仲又派人探听,看到鲁梁的百姓都在不断地陷于饥饿,连朝廷‘一说即得’的正常赋税都交不起。

两国国君命令百姓停止织绨而务农,但粮食却不能仅在三个月内就生产出来,鲁、梁的百姓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齐国粮价才每石十钱。

两年后,鲁、梁的百姓有十分之六投奔齐国。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也都归顺齐国了。


(三)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国际粮食战争

衡山国位于齐国与鲁国之间,齐桓公想要吞并衡山国,但衡山国素来以制造战争使用的器械闻名于诸侯间,自然不是轻易可以攻破的。

齐相管仲,又开始以他特有的思维,谋划对衡山国的经济战。

农民需要经济师:   巩义与河南的未来新农业综合体(008)


管仲派人向衡山国高价预定战争器械,并将消息向鲁国、燕国、代国散布出去,这些国家与齐国相邻,又都比齐国弱小。

听说消息后,它们以为齐国是准备攻打它们,于是也向衡山国预定战争器械,而与鲁国、燕国、代国相邻的赵国、秦国也坐不住了,它们也纷纷向衡山国预定战争器械。

一时间,衡山国制造的战争器械价格涨了十倍,衡山国的百姓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赶制诸侯各国预定的战争器械。

管仲不费一兵一卒使衡山国灭亡。

管仲也没有闲着,派大臣去赵国收购粮食,赵国的粮食卖十五钱一石,而管仲则给出五十钱一石的价格。

管仲高价收购粮食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各诸侯国的商人们纷纷把粮食卖给齐国,不久,各诸侯国的粮食都到了齐国。

而此刻,管仲一边将粮食价格抬高,一边向衡山国退掉了预定的战争器械。

眼见齐国不要衡山国的战争器械,其他诸侯国也觉得没有必要,也都不要衡山国的战争器械。

如此一来,衡山国既没有赚到钱,又荒废了耕作,没有粮食。想要从其他诸侯国借粮,其他诸侯国的粮食都被齐国买去,而且齐国还把粮食价格给抬高了。

雪上加霜的是,鲁国攻打衡山国南部,齐国攻打衡山国北部,衡山国国君权衡利弊后,索性举国并入了齐国,而齐桓公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衡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