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重点17-24项,最终篇章

考前重点知识最后8项,小编想重申一下,这三篇的知识点非常重要,谁看谁知道,因此小编也为大家准备了电子版的文档,如果有想要的请私信我,我看到了会挨个回复大家!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十七、各系统最大保护/负载能力

(1) 湿式预作用(泡沫-水预作用):800 只喷头;干式(泡沫-水干式):500 只喷头;

(2) 配水管一侧轻、中危:8 只,严重、仓库:6 只。

(3) 细水雾:采用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其防护区数量不应大于 3 个;闭式系统作用面积≥140m2;每个泵组带喷头≤100 只。

(4) 干粉,二氧化碳;组合分配保护 5 个及以上(干粉为 5 个以上)的防护区或 48 小时不能恢复时,要有备用量。

(5) IG541 和七氟丙烷 72h 不能恢复,应有 100%备用量。

(6) 七氟丙烷,IG541 一个组合分配系统保护区域≤8 个。

(7) 预制:

气体不超过 10 台,干粉:不大于 4 套,响应时间≤2s。

(8) 每个排烟合用系统上需联动关闭的通风空调的控制阀门不超过 10 个。

(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无消控室且探测器数量不超过 8 只可采用独立式探测器。

(10) 监控中心:同时接收处理不少于 3 个用户。

(11) 水泵:工作泵不宜超过 3 台。

(12) 火报探测器:能同时处理 10 个及以上探测器报警。

(13) 联动控制器:同时处理 50 个及以上输入输出模块。

(14)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同时处理 4 个及以上同时报警。

(15)气体一个防护区最大面积:

管网 800m2+3600m³;预制 500m2+1600m³。

(16) 火报:3200 点;总线回路不超过 200 个点;10%余量。

(17) 联动控制器:1600 点;总线回路不超过 100 个点;10%余量。

(18) 短路保护隔离器:32 个点。

(19)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损失 10%补充(灭火器 5%)。

十八、防烟系统的选型

1、避难层:根据建筑构造、设备布置等选择:

(1)自然防烟

① 设有不同朝向可开启外窗

②S 窗≥2%S 地面+每个朝向面积≥2.0 ㎡

③ 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时,应在距地面高度 1.3m〜1.5m 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2) 机械防烟

① 风量:计算风量≥30m3/(㎡·h)设计风量≥1.2 计算风量

② 余压: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25Pa〜30Pa

③ 应在外墙设置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1%S 地面

2. 避难走道: (1)选择:

①前室:机械防烟

② 走道:机械防烟、可不设防烟的情况:a.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 L 总长<30m b. 两端设置安全出口,且 L 总长<60m)

(2)风量计算

① 设计风量 ≥1.2 计算风量

② 计算风量:a、走道:≥30m3/(m2·h) b、前室:(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洞断面风速(1m/s)

3、封闭楼梯间:

(1) 应采用自然通风

(2) 不能满足自然通风应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满足的条件

①前提: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地下仅为一层

② 要求:首层设置有效面积≥1.2 ㎡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4、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1)应机械加压:

①H>50m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② H>100m 住宅建筑

(2 )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自然通风应设机械加压: H≤50m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② H≤100m 住宅建筑(除剪刀楼梯间的三合一前室外

① 前室自然防烟,楼梯间可不设防烟的情况(即;楼梯间可以既不设置自然防烟也不设置机械防烟系统)

(情况一 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 :凹廊 情况二 : a.独立前室可开启外窗:≥2 个+不同朝向+独立前室 S 窗≥2 ㎡/个、b、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2 个+不同朝向+合用前室 S 窗≥3 ㎡/个

)

② 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情况一 前室机械,楼梯间自然通风 :(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

情况二 前室、楼梯间均机械:(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

情况三(裙房的特殊规定):当防烟楼梯间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采用自然通风时,不 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裙房的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应采用机械防加压送风系 统,且送风口要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

情况四 可仅在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独立前室,且前室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

③其他要求:

情况一: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情况二: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 设置。

十九、排烟设施设置要求

1、自然排烟设施:

(1)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其的水平距离:

①一般情况应≤30m

② 特殊情况(a、工业建筑≤30m+≤2.8H(室内净高) b、公共建筑空间净高≥6m+自然对流条件+≤37.5m

2、机械排烟设施:

(1) 竖向分段

① 公共建筑 H>50m 时,应竖向独立分段 ≤50m/段

②住宅建筑 H>100m 时,应竖向独立分段 ≤100m/段

(2) 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关系

①应分开设置

②确有困难时可以合用,但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且当排烟口打开时,每个排烟合 用系统的管道上需联动关闭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阀门应≤10 个。

(3) 烟气出口与防烟系统、补风系统进风口间距

①水平≥20m

②垂直≥6m

(4) 防烟分区

①划分标准

消费备考24点专题 || 考试重点17-24项,最终篇章

② 储烟仓:储烟仓厚度(a、自然排烟 ≥20%h(空间净高)且≥500mm b、机械排烟 ≥ 10%h(空间净)且≥500mm

二十、防排烟系统的控制

1、机械防烟系统控制:

(1) 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2) 加压送风机的启动方

①现场手动启动

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③ 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④ 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加压风机应能自动启动。

(3) 控制时限及动作:当火灾确认后,15s 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

① 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

② 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

2、机械排烟系统控制:

(1) 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2) 加压送风发方式

①现场手动启动

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③ 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④ 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

(3) 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控制方法: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

② 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

③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

(4) 活动挡烟垂壁控制方式: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② 现场手动启动

(5) 控制时限(当火灾确认后)

①触发信号:同一防烟分区+2 独探(15s 内 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30s 内 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② 触发信号:同一防烟分区+垂壁附近+2 独烟

a、15s 内 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b、60s 内 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

c、担负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应仅打开着火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 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呈关闭状态

二十一、气体、干粉灭火系统设计异同

消费备考24点专题 || 考试重点17-24项,最终篇章

二十二、气体、干粉灭火系统的调试与验收

1、气体系统调试应做水压强度(可用气压强度代替)-吹扫-气压严密性(气压强度后 可省)

2、水压强度试验(1)压力要求:

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 15.0 MPa;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 4.0 MPa。

② IG 54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取 13.0 MPa。

③卤代烷 1301 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 1.5 倍系统最大工作压力

干粉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 1.5 倍

3、气压强度试验:(1)压力要求:

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取 80 %水压强度试验压力

② IG 54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取 10.5 MPa

③ 卤代烷 1301 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取 1.15 倍最大工作压力

④ 干粉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 1.15 倍

4.气压严密性试验:介质空气或氮气 压力要求:

①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 2/3。

② 对气体系统的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③ 对干粉系统的气体输送管道,应取气体最高工作储存压力

5、气体系统验收项目:模拟启动→模拟喷气→备用灭火剂模拟切换操作→主、备用电源切换。

6、模拟启动试验:

(1) 手动步骤:

按下手动启动按钮,观察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 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人工使压力信号反馈装置动作,观察相关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

(2) 自动步骤:

① 将灭火控制器的启动输出端与灭火系统相应防护区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应与阀门的动作机构脱离。也可以用一个启动电压、电流与驱动装置的启动电压、电流相同 的负载代替。② 人工模拟火警使防护区内任意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单一火警信号输出后,相关报警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警铃、蜂鸣器发出报警声等)。

③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内另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复合火警信号输出后,相 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关闭 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7.模拟喷气试验:

消费备考24点专题 || 考试重点17-24项,最终篇章

二十三、灭火器的维修和报废

消费备考24点专题 || 考试重点17-24项,最终篇章

二十四、违反《消防法》的法律责任(行政处罚)

消费备考24点专题 || 考试重点17-24项,最终篇章


重点知识篇章已经跟新完了,希望能对备考的小伙伴有所帮助!有需要电子版的,请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