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每年到了高考成績揭曉時節,大眾媒體總是會在對高考狀元們熱議同時,也在探討一個尷尬的話題:

為啥這些狀元、學霸們,後來大多會寂寂無名?

而那些特別厲害的,影響或者改變世界的企業家和政治家,又為啥他們學習成績並不格外矚目呢?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現代高考狀元觀光

這個問題,其實在我國自古有之。

1、中國古代狀元的餘生,大多平庸

中國科舉史上的狀元,自唐高祖武德元年,出現的第一位狀元孫伏伽始,到晚清最後一位科舉狀元劉春霖,合計1283年時間內,大致出現了592名狀元。

若再要再加上武狀元和史上那些短命政權的科舉狀元,則可考的合計有777人。

在這700多名狀元中,除去楊慎、王維、文天祥、柳公權等僅十幾位有較高成就和知名度外,大多狀元功績平庸,湮沒史冊。

而另方面,儘管唐宋兩代科舉興盛,文星璀璨,共誕生了265名狀元。可是以蘇軾為首的唐宋八大家,以及李白、杜甫等大詩人,又盡皆與狀元桂冠無緣。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古代狀元誇官

這種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很容易讓人困惑,故自古至今,一再引起人們的熱議。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古代和今天的中國,就是在現在的美國,也並不鮮見。

2、現代美國教育體制下的優等生,也大多淪為精英打工仔

因為中西文化和教育差異,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並沒有高考狀元。但是美國每個高中,特別是優秀的高中,都有優等生。

他們通常也是美國常青藤名校的優秀生資源,也是高中畢業典禮上被邀請做報告的熱門圈定者。

這些優等生,在某種程度上基本上和我國的高考狀元相差不大。

可就是針對這幫人,美國某機構曾經選取了其中的81人,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目的是觀察這些人最終的社會影響力,和他們優秀學業之間的關係。

可最終跟蹤的結果,卻有些出乎意料。

這些人,毫無意外都上了美國最好的大學,畢業後也都找到了待遇優厚的工作。並且90%都選擇了社會精英聚集的醫生、律師之類職業;

此外,大致佔比40%,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內,還是行業內的頂尖一流人才。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美國某藍帶中學優等生

可是,這些當初的優等生,儘管都成為了頂尖精英人才。但卻沒有一個,成為了改變、或者影響世界的人物,哪怕就連成為做出國家性決策的人都沒有。

說的再直白一點,他們不過都成了白骨精,也就是高級打工仔,僅此而已。

也許,高中時期的優等生經歷,就如中國古今的狀元們一樣,升上名校或者取得狀元名號那一刻,就成為了他們一生,最為高光的時刻,他們此後的一生,隨即就進入了更為漫長的黯淡期…….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英國精英中學教育

另方面,再對照看那些具有影響或者改變世界能力的大人物,他們都大多具有並不特別突出的學習資歷。

​甚至美國還真有人,專門統計了眾多美國百萬富翁們的大學平均學分績點(GPA),以4分為滿分前提下,發現這些人的平均分只有2.9分而已,基本上也就是中等生水平。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美國富翁代表-特朗普

有大出息的牛人,大多不是好學生,看來此種情形,不論中西古今,果有其普遍性。

這也讓“好學生,最終沒多大出息”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一樣,成為了眾多老師、家長的不解之惑。

那為啥,以中西頂尖的名校資源和學校教育,都不能定向培養出影響世界的頂尖一流牛人呢?

3、探討造成狀元、學霸和頂尖牛人間不同人生結果,根本差異因素

這其實已經觸及“好學生”和“頂尖牛人”之間的區別標準,也涉及到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之間的根本不同了。具體從以下兩點來對比論述:

1)、學校教育成績並不能全面、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全部和核心能力,尤其是顛覆性創新能力

衡量能成為優等生,取得優異學習成績的諸多要素中,智商和情商以及抗逆境能力等綜合心理要素,這些成為頂尖牛人更為關鍵的重要因素,其實對於優異的學業成績,並不佔據多大的比例。

優等生要取得好成績,更多依賴於勤奮、自我嚴格要求、以及對規則的遵守能力。好學生當然要聽老師的每句話,還要按時優質完成老師佈置的每項作業任務。

也就是,優秀的前提,首先要聽話照做。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聽話好學生

但對照那些,後來改變世界運行,做出影響行業或者產業革命性成績的大牛們來說,你一面要他們老實聽話,又另要他們革命創新,顛覆嚴格遵守的規則,這基本上是近於苛求,很難兼顧到的。

2)、學校教育更多兼顧學生素質均衡、全面發展,而這與天才型牛人成長理念相悖

現代教育,不論中西,越來越更多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如美國常青藤名校錄取標準,除去考察SAT成績,尤其關注學生學業之外的領袖能力、社會活動、藝術天賦等等更多的綜合方面表現。

可是另方面,在美國做出顛覆性貢獻的牛人,卻多數是挑戰規則,極端偏執型的狂人。甚至其中很多人的信條是“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喬布斯,而象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等,都是中斷學業去創業,實在不算是學業上的好學生。他們卻在商業上,都做出了顛覆性的貢獻,建立了世界級的影響。

中外那些狀元、學霸們,偌大群體,為何罕見能影響,改變世界的人

圖:偏執喬幫主

更遠的例子,如丘吉爾和斯大林,這些做出改變舉措,影響世界的人物,別說用學業好壞來衡量,就是以道德上“好人與壞人”標準來框範,都不能準確評價。

那麼,學校教育對於他們的一生成長的影響力,又值在幾何呢?

4、總結後,再看狀元和學霸的牛人之路

經對前文總結不難發現,狀元和學霸大多是在遵守學校教育規則前提下,付出勤奮和嚴於自律的精進結果。

其間個人智商和情商的參與,並不佔據多大份額;然而正是後者,對於後來能否成為牛人,重要性非常之大。

再者,優等生大多是遵守規則,聽話照做,全面發展的“好孩子”;而頂尖牛人,大多是不循常規思維,敢於打破規則,顛覆常理的“攪局者”,兩者似乎很難穩妥調和。

而影響甚至改變世界的舉措,卻通常都由常規、通俗之外獲得。

也只有非常之人,才能行不常之事,創下顛覆、革命性的蓋世壯舉。所以牛人的視野、格局、乃至心境,比之前者更加適合行走創新之路,有更多建立創新、突破性影響力的可能。

足可見,兩者無分優劣,不過是先後鮮亮,和因經受不同大小風險,而導致最後可能的收穫也不盡相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