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每年到了高考成绩揭晓时节,大众媒体总是会在对高考状元们热议同时,也在探讨一个尴尬的话题:

为啥这些状元、学霸们,后来大多会寂寂无名?

而那些特别厉害的,影响或者改变世界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又为啥他们学习成绩并不格外瞩目呢?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现代高考状元观光

这个问题,其实在我国自古有之。

1、中国古代状元的余生,大多平庸

中国科举史上的状元,自唐高祖武德元年,出现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始,到晚清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刘春霖,合计1283年时间内,大致出现了592名状元。

若再要再加上武状元和史上那些短命政权的科举状元,则可考的合计有777人。

在这700多名状元中,除去杨慎、王维、文天祥、柳公权等仅十几位有较高成就和知名度外,大多状元功绩平庸,湮没史册。

而另方面,尽管唐宋两代科举兴盛,文星璀璨,共诞生了265名状元。可是以苏轼为首的唐宋八大家,以及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又尽皆与状元桂冠无缘。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古代状元夸官

这种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很容易让人困惑,故自古至今,一再引起人们的热议。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古代和今天的中国,就是在现在的美国,也并不鲜见。

2、现代美国教育体制下的优等生,也大多沦为精英打工仔

因为中西文化和教育差异,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并没有高考状元。但是美国每个高中,特别是优秀的高中,都有优等生。

他们通常也是美国常青藤名校的优秀生资源,也是高中毕业典礼上被邀请做报告的热门圈定者。

这些优等生,在某种程度上基本上和我国的高考状元相差不大。

可就是针对这帮人,美国某机构曾经选取了其中的81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目的是观察这些人最终的社会影响力,和他们优秀学业之间的关系。

可最终跟踪的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

这些人,毫无意外都上了美国最好的大学,毕业后也都找到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并且90%都选择了社会精英聚集的医生、律师之类职业;

此外,大致占比40%,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还是行业内的顶尖一流人才。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美国某蓝带中学优等生

可是,这些当初的优等生,尽管都成为了顶尖精英人才。但却没有一个,成为了改变、或者影响世界的人物,哪怕就连成为做出国家性决策的人都没有。

说的再直白一点,他们不过都成了白骨精,也就是高级打工仔,仅此而已。

也许,高中时期的优等生经历,就如中国古今的状元们一样,升上名校或者取得状元名号那一刻,就成为了他们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他们此后的一生,随即就进入了更为漫长的黯淡期…….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英国精英中学教育

另方面,再对照看那些具有影响或者改变世界能力的大人物,他们都大多具有并不特别突出的学习资历。

​甚至美国还真有人,专门统计了众多美国百万富翁们的大学平均学分绩点(GPA),以4分为满分前提下,发现这些人的平均分只有2.9分而已,基本上也就是中等生水平。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美国富翁代表-特朗普

有大出息的牛人,大多不是好学生,看来此种情形,不论中西古今,果有其普遍性。

这也让“好学生,最终没多大出息”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样,成为了众多老师、家长的不解之惑。

那为啥,以中西顶尖的名校资源和学校教育,都不能定向培养出影响世界的顶尖一流牛人呢?

3、探讨造成状元、学霸和顶尖牛人间不同人生结果,根本差异因素

这其实已经触及“好学生”和“顶尖牛人”之间的区别标准,也涉及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之间的根本不同了。具体从以下两点来对比论述:

1)、学校教育成绩并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一个人的全部和核心能力,尤其是颠覆性创新能力

衡量能成为优等生,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诸多要素中,智商和情商以及抗逆境能力等综合心理要素,这些成为顶尖牛人更为关键的重要因素,其实对于优异的学业成绩,并不占据多大的比例。

优等生要取得好成绩,更多依赖于勤奋、自我严格要求、以及对规则的遵守能力。好学生当然要听老师的每句话,还要按时优质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作业任务。

也就是,优秀的前提,首先要听话照做。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听话好学生

但对照那些,后来改变世界运行,做出影响行业或者产业革命性成绩的大牛们来说,你一面要他们老实听话,又另要他们革命创新,颠覆严格遵守的规则,这基本上是近于苛求,很难兼顾到的。

2)、学校教育更多兼顾学生素质均衡、全面发展,而这与天才型牛人成长理念相悖

现代教育,不论中西,越来越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美国常青藤名校录取标准,除去考察SAT成绩,尤其关注学生学业之外的领袖能力、社会活动、艺术天赋等等更多的综合方面表现。

可是另方面,在美国做出颠覆性贡献的牛人,却多数是挑战规则,极端偏执型的狂人。甚至其中很多人的信条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乔布斯,而象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等,都是中断学业去创业,实在不算是学业上的好学生。他们却在商业上,都做出了颠覆性的贡献,建立了世界级的影响。

中外那些状元、学霸们,偌大群体,为何罕见能影响,改变世界的人

图:偏执乔帮主

更远的例子,如丘吉尔和斯大林,这些做出改变举措,影响世界的人物,别说用学业好坏来衡量,就是以道德上“好人与坏人”标准来框范,都不能准确评价。

那么,学校教育对于他们的一生成长的影响力,又值在几何呢?

4、总结后,再看状元和学霸的牛人之路

经对前文总结不难发现,状元和学霸大多是在遵守学校教育规则前提下,付出勤奋和严于自律的精进结果。

其间个人智商和情商的参与,并不占据多大份额;然而正是后者,对于后来能否成为牛人,重要性非常之大。

再者,优等生大多是遵守规则,听话照做,全面发展的“好孩子”;而顶尖牛人,大多是不循常规思维,敢于打破规则,颠覆常理的“搅局者”,两者似乎很难稳妥调和。

而影响甚至改变世界的举措,却通常都由常规、通俗之外获得。

也只有非常之人,才能行不常之事,创下颠覆、革命性的盖世壮举。所以牛人的视野、格局、乃至心境,比之前者更加适合行走创新之路,有更多建立创新、突破性影响力的可能。

足可见,两者无分优劣,不过是先后鲜亮,和因经受不同大小风险,而导致最后可能的收获也不尽相同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