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 宝 甄 网 /

宝甄网是国内领先的垂直艺术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

我们专注于征集和遴选当代全球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公开、透明、低价地提供给消费者

宝甄网严格按照当代艺术大师的成长足迹溯源

经专业团队层层筛选高潜质艺术家

未来的艺术大师必将从中诞生。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张天一

1987年生于河北,

2007年—2011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2年—2015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5年7月荣获全国昌新艺术奖学金银奖,

2016年荣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桃花源系列》|60.0x70.0cm|绢本工笔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是一件绢本国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是两位身着白纱的侧脸女子。画家采用传统工笔的表现手法,精细的完成这幅作品。作者构图非常大胆,大量的留白和人物的繁琐五五平分,阴阳平衡极具中国美学思想,红的的眼罩精致描绘让画面耳目一新。作品描摹精细,线条层次丰富。真实的展现出女子的情绪和美丽,极具艺术魅力。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落晚芳菲》|70.0x140.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李炯

1983年生于安徽淮北,2006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定居北京,画家,艺术鉴藏学者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雁栖》|98.0x33.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件纸本设色的水墨画可谓是唯美的范本,清而不寒,超以象外。花叶取没骨之法,又积染、点染,画面丰富和谐统一。整副画面重于内蕴与气质之表达,细腻的笔触、清雅的画风,仿佛将观者领入仙境,如梦如幻。作者立足传统技法之中,却努力寻求形外之意,绘弦外之音,使画面得空外之响,无言而会心。静观画面,静心感受作者笔下自然而出的卓然静气。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双栖图》|98.0x33.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戴顺智

1952年,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牧童》|42.0x42.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今观画家近作,还是细笔勾描,还是皴擦渲染,还有画家的从容与自在。在这之外,又平添了浓郁的当代感和形式意味。这次,戴先生用色彩铺陈,或色墨浑融,人物、水牛仍用勾描皴点,整体氛围,用“如梦如幻”四字形容,最是妥帖。色之作用,既在形式之新颖,也含表现意趣。不拘于现实场景描述,引人入梦境一般,甚是美妙。在虚实之间,构筑起一个诗意的空间。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冬去春来图》|55.0x55.0cm|纸本水墨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易国栋

1981出身于四川成都

2004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2010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现为长沙师范学院教师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生生不息—凸》|60.0x10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一次偶然的体检,易国栋发现自己与常人不一样,心脏在常人的另一边,其他器官也是!医学上称为“镜面人”,百万分之一的几率,这么小的几率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这是上帝的特意安排,让自己的生命“如此不同”!从这之后他开始创作与生命题材相关的作品:《生生不息》。作品放下所学包袱更多遵循内心,去感知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可贵与不凡。寻找自然中的让人感怀的生命、寻找平凡生命的不平凡意义。易国栋以书法性的线条去思考和写意,形成了物象与物象之间的无碍串联、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彼此勾连以及迅捷与舒缓之间的节奏转化;以油彩的涂抹去造型去抒情,形成了块面与块面之间的层次迭加、光影与光影之间的掩映间隔以及情感与情感之间的相互传递。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生生不息—凹》|60.0x10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陈鱼

生于山东东明

毕业于山东菏泽市师范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清扬》|90.0x7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幅油画作品,运用颜料的自有属性来创作,强调艺术家本人与材料所发生的关系问题,而非自然,或是社会。画中表现手法多样,用平涂方式使画面构成大面积的色块,尚且未干时,分层次分区域地使用勾染与滴染方式,在色彩混合后而使画面产生色晕的视觉效果。画中颜色轻薄,至边缘处产生虚化效果,整体呈现出灵动虚静的氛围。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植觉苏醒》|155.0x12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何洋

1986年生于陕西,

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师从陈国勇,王保安等名家,

现为职业画家。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烟云供养图》(此作品被西哈莫尼国王收藏)|34.0x180.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青花水墨已成为何洋绘画的标志性作品,自成一派的用色风格清冷雅致。《烟云供养图》长卷轴式的画面构图别具一格,赋有形式感的同时亦丰富了作品的阅读性。袅袅云间,松柏正盛,仙鹤婷立台前,一位长者双手合十,独坐亭间。远观,点点朱红瓦片坐落于一片青花之间,别有意趣。艺术家通过对仙者之境的细腻呈现映射出内心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近听水无声》|120.0x35.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任颖欣

生于广东佛山

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

201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

师从导师姚鸣京教授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山色——谧境》|205.0x33.0cm|综合材料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任颖欣对传统山水画以及山水画于现当代以后的演变与发展,都有深刻的理解。在她的作品中,传统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即玄妙而空灵的意境,仍得以保留与发展,但造景方式却有了很大不同。她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完全以自我视觉感受来处理山水景物的远近、上下、俯仰等不同关系;其次,她将结构主义因素引进画面,使她笔下的山水画具有了某种现代视觉设计的意味。任颖欣的山水画,透着蓝天碧野的想象与梦幻山林的诗意,在带给人无限遐想的同时,又与当代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川》|169.0x33.4cm|综合材料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孙勇

1988年生,江苏太仓人

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现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丘挺教授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临其境》|83.0x167.0cm|绢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孙勇在中央美院本科的学习中体会到“中国画是讲究功力的,一线一点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是很难达到一定高度的。对于创新我觉得要以生活为源泉,以传统为立足点。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在积累生活和积学传统两方面下功夫。中国画讲究笔墨,笔墨不应该被孤立的看待,应该指用笔和用墨还包括经营、画格、气韵。笔墨还应该符合画理、物理和情理。笔墨当随时代。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园林山水画造境,如何在园林山水画中体现时代特征是我要做的”。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何园1》|70.0x50.0cm|绢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肖飞

1964年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导、副院长。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琅岐岛系列-8》|70.0x3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屈原在《橘颂》中写道:“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诚然想要“卓尔不群”,必要的孤独是不可少的,除了坚持“闭目塞听”以外,更需要:“关起门来弄自己的精神”。在竖长构图的画面中,肖飞在画中加入山石,虽然寥寥几笔,就将文人气息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琅岐岛系列-6》|70.0x3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周儒松

1992年生于山东济南

2010年—201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2014年至今就读于本工作室研究生,师从胡建成老师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棋局》|60.0x9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张画是一次油画中国风的实验,把清代嫔妃的形象与文艺复兴式的古典油画画风结合,又借鉴了很多清代仕女图的构图,我考究了一些当时的服饰,比如领口的押襟,还有清初“小两把头”“一耳三钳”等细节,画中少女斜坐在板凳上,目光中带着复杂的感情,穿越回几百年前的过去,我总能从他们的诗词和古画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诗意,这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以及西方文化体系下没有的,,他的作品是中国古典诗意的继承。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只是留恋窗外好风景》|60.0x8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沈子尧

1985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200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

现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生活居住于北京。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山水屏风之二》|65.0x65.0cm|综合材料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是一幅新水墨画,画面中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多个画面的元素搁在同一个画面中,通过将做出肌理效果的纸相拼贴的综合技法,使画面自然而然产生空间交错效果,并以横涂竖抹的线条变化进一步丰富画面,然后在画面适合的空间中加入山水画的元素,树、石、房子、草、虫等,使画面层层递进,步步推远。佳作一幅,值得收藏。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焰》|67.0x67.0cm|纸本水墨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梁崴

1969 出生于台湾彰化县秀水乡

1997 敦煌艺术中心新竹分馆 业务经理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嬉光游影》|91.0x65.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是一幅抽象油画作品。画面由几个大的色块和几何形体构成,整幅作品构图简洁,用色清新自然,画面采用厚涂法,为作品增加了浓重感。透过画面的色彩和线条似乎让观赏者置身于一种似有似无的臆想空间之中。作品属于典型的古典简约风格。极具艺术观赏性和装饰性。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典藏美的交替》|91.0x65.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罗旭平

1990年生于陕西洛南,现居陕西西安

201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纺织品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7年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花鸟画专业研究生并取得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画家刘英教授。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reflector no.4》|45.0x50.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罗旭平作为一名立足当代探索中国工笔花鸟画新语言的画者,他就如同宋徽宗诗句中迷走于花径之中的蝴蝶一般,对悠久的传统花鸟画有着割舍不去的眷恋,如同数百年前宋代的画家们一样。在他的这幅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仿佛对自然世界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有着用不完的深情。这幅纸本设色工笔国画小品,采用传统的构图方式与笔墨技法,花鸟造型严谨准确,画面设色讲究,图中绽放的花儿,鹦鹉,象征着春天气息的扑面而来。花鸟形象,画家用细笔进行双勾,下笔有力,设色均匀,在苍劲感中蕴含着几分坚韧性。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刻画,笔触尽显细腻柔和,一遍遍的轻柔敷色,中锋细笔进行勾勒,使其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reflector no.2》|45.0x90.0cm|纸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梁桂锋

1983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

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本科学士学位

2008年结业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岩彩高级研修班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双马肖像》|130.0x50.0cm|绢本工笔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件作品是一件绢本工笔作品,两匹马动态姿势各不相同,刻画特别精细。单纯的颜色使其显得更加洁白无瑕、高贵,让整个画面看上去具有一种沉稳的气质。作者用工笔的画法往细写皮毛,轻轻晕染,富有神韵。在对马形体的刻画上多用中锋细笔,进行细致入微地勾画,笔触稳定、扎实,线条非常的流畅。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四鹿肖像》|190.0x60.0cm|绢本工笔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陈逸青

1963年生于青海西宁

1984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翻越昆仑山的青藏线》|60.0x5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自陈逸青的《出青海》在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银奖后,三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执着的画着青海,青海已成为他灵魂的圣地!他的作品有一种超越现实景象的美,他不入俗流的抉择与坚定,用心灵与自然进行对话。作为一位在风景画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成熟艺术家,陈逸青还在不断的尝试与突破,《翻越昆仑山的青藏线》中昆仑山高耸入云,河流蜿蜒而来,青藏线上的火车如箭般穿行其间。自然风景的雄壮大美与人类的生生不息在画中得以完美体现。艺术家的创作不仅仅是描绘自然风景,更是对人类文明以及深爱的故乡的赞颂。这件作品是陈逸青2016年创作的精品组画之一,艺术家十分喜爱,评论家们也多有评述。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晨曲》|80.0x60.0cm|布面油画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杨泽瀚

1993年生于河北邯郸,邯郸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院山水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2016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部现代山水画研究专业,师从陈福春教授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云吞系列二》|81.0x33.0cm|绢本设色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这件作品是一件绢本设色作品,描绘出云漫山涧的景象,黑白的色块相间有连绵不断之感,画中各种笔法和墨法互用,劲健粗放,墨气淋漓,山石云雾都有润湿之感,繁而不乱,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整幅作品富有意境,给观者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共度诗意的艺术生活丨原创艺术上新特辑vol.17


《杉林系列一》|19.0x25.0cm|绢本设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