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于“诗佛”早年的风流韵事,你可知道?

后世的人们一提到唐诗,总会先想到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个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一场有关于“诗佛”早年的风流韵事,你可知道?

王维剧照

但是在唐代还有一人,可以与他们两个相提并论,那就是“诗佛”王维。王维姓王,名维,字摩诘。要知道古人取名字那都是有来历的,尤其是有身份的人,王维就是一个有身份的人,大家把他的名和字连起来就不难发现,叫做“维摩诘”,这个维摩诘是什么意思呢?

维摩诘乃是大乘佛教的一位居士,是一个著名的菩萨;不同的是,别人都是在寺庙修行,而他则是在家修行,所以也称“在家菩萨”。因此“维摩诘”—意思就是洁净没有污染的人。

毫无疑问,王维一定是他的铁杆粉丝;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王维很早的时候就与佛结下不解之缘,要不然人家叫做“诗佛”呢!

不过这里,我们要给大家讲述一个有关王维年轻时的风流韵事,说起来也是十分有意思的。

王维很早的时候就以文笔轰动京城长安,当时的王公贵族都已能够结识他而感到万分荣幸;他就和其中一个人结为好友,这个人就是十分爱才的岐王。


一场有关于“诗佛”早年的风流韵事,你可知道?

王维剧照

要说王维也就是牛,年仅二十一岁就考中了进士,不佩服不行,要知道人家杜甫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上。

在《集异记》中记载,当时有一个叫张九皋的人,估计是家里相当有背景,他使人走通了当朝公主的后门。而这个公主呢,不是别人,正式武则天的外孙女,唐玄宗的同母胞妹,权势很大。所以,这位公主便授意京兆府主管考试的官员,要以这个张九皋为“解头”(唐代由州郡保举士人到京城应考叫“解”,被保举人里的第一名叫“解头”)。这就是现在所谓的潜规则了。

而这时候的王维也即将应试,也想当这个解头,可是王维的靠山只是个岐王,其权势哪里比得过皇帝的亲妹妹呢?可这个岐王偏是个爱才的人,他觉得王维有能力当这个解头;于是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美男计。要知道,王维的年轻时那是很帅的。


一场有关于“诗佛”早年的风流韵事,你可知道?

公主剧照

于是,有一天,岐王就让王维穿上一套华美的衣服,顺便还带上他心爱的琵琶。岐王便以酒乐为公主奉宴为名,带他来到了公主府。

王维一到,立刻就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乖乖,这小伙子长得可真帅啊!”

公主看到以后,眼睛一亮,就问道:“这位帅哥是谁?”

岐王赶紧说道:“这是我的一位乐师,精通音律。”说着就让王维为公主弹奏一曲。

好的,就是能这句话了!

接下来王维就开始表演了,只见他轻抚琵琶,声调哀切,片刻之间就让满堂宾客为之动容。

公主也心动了,直接问王维道:“这是什么曲子?”

王维起身答道:“是《郁轮袍》。”

公主感到十分惊奇,非常高兴。坐在一旁的岐王感到形势一片大好,紧跟着就说道:“我的这位乐师可不光是精通音律,如果说到文章诗词更是了不得,我敢说没有人能够超越他!”

公主听了惊讶万分,不太相信,便问王维可有诗作,拿出来大家看看。

于是,王维就将已经准备好的诗作献上;公主一读,果然了不得,并且说道:“原来这些诗她都读过,本以为是古人之作,没想到出自你的手笔,果然不错!”

公主立即就让王维更衣,不在把他当做伶人了,而是奉作座上宾。

王维则是继续表演,只见他仪表堂堂,坐在那里与其他宾客侃侃而谈、指点江山,而且语言风趣幽默。最终,王维以其渊博的学识,风流的谈吐让在场的所有人折服,当然也包括公主。


一场有关于“诗佛”早年的风流韵事,你可知道?

王维剧照

这时,岐王看戏也演的差不多了,王维这个小伙子着实表现良好,堪称演技一流,现在只差关键的最后一步了,他就说道:“如果这个小伙子能够成为今年京兆府的第一名,那真是国家的荣幸啊!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公主一听,就说道:“那为什么不让他去应试呢?”

好,就等你说这句话了,岐王接着说道:“可是我听说您已经准备好,要把解头给那个张九皋嘛!”

公主笑道:“嗨,那只是个人情,哪里是我要将解头给那个张九皋啦!”

好,大局已定。于是,公主便对王维说道:“你要是想当这个解头的话,我当全力推荐你!”

就这样,王维做了解头,就此一举登第。

这一年是开元九年,公元721年。


一场有关于“诗佛”早年的风流韵事,你可知道?

玉真公主剧照

有人就要问了,这位公主是谁?也许有人会说,这位公主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要知道王维比太平公主小了整整三十七岁,太平公主死的时候,王维才十三岁,小毛孩一个。

其实这位公主名唤持盈,就是玉真公主,太平公主是他的姑姑。

王维曲线登科,虽然说起来有些不齿,但是他的诗作、文章的确属于上乘之作,尽管如此,也无妨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