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奠定了別人對待你的基調。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成功學之父奧裡森·馬登曾經說過,人們有權利按照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來評價我們,我們認為自己有多少價值,就不能期望別人把我們看得比這還重。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又怎麼期待別人會高看你一眼。

從我們踏入社會的那一刻起,其實人們就往往通過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來決定如何對待你。

就如,在感情中自己都不自重,又如何要求別人待你從一而終;在家庭中自己都不珍愛自己,又如何奢望對方能夠奉若珍寶;在職場中自己都把自己看的太廉價,又如何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公平對待。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自尊,才能尊重。

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別人又怎麼會尊重你。

自從踏入社會,走入人際,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渴望能夠佔據一定的分量,並總證明著自己存在的意義,別人的評價往往成為我們評價自己、衡量自己的標尺,甚至左右著自己的情緒。

殊不知,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實質上取決於你對待自己的態度。

科室裡新來一個女孩,也許性格使然,也許是急於融入,總之特別好說話,凡事有求必應,一開始大家都不太好意思,時間久了,見她從不拒絕,就慢慢習以為常了,大事小事、髒活累活、別人不願意接手的活直接安排給她,甚至連諮詢她的意見都省了,反正覺得她一定同意啊。

直到有一天,看見她在走廊盡頭打電話,隱約傳來哭泣聲,“我這麼隱忍這麼退讓這麼考慮他們,為什麼大家卻從來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從來沒有尊重過我的意願!”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傻姑娘,不是別人從來沒有考慮過你,而是你自己親手把這個可以任意踐踏你的權利拱手讓給大家的。

你待自己都不好,怎麼更能奢望別人對待你好呢。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實際上是通過不斷試探對方的底線而界定自己行為的過程。

所以,很多時候別人不拿你當回事,根本原因是你拿自己不當回事。

先做好真正的自己,才能做好別人眼中的自己。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蒙恬說,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自愛,才能愛人。

你自己都不愛自己,別人又怎麼會愛你。

特別喜歡莫言的一句話,沒有對等,永無平視。

在感情中,對自己的珍愛和別人對你的付出往往是對等的,你對自己有多重視,往往別人才會有多重視你,而並不是你越卑微的付出,別人越會感恩戴德。

因為很多人都堅信並認為,沒有人會比自己更能真實、準確的判斷自己的價值。

所以,大多時候,如果連自己都否認自己,所以別人也就更沒義務、沒必要去認為你是值得被肯定的。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由此,想起了感情中那些卑微、搖尾乞愛的人,用自尊換來的從來不是愛,而是施捨、是俯視、是敷衍,是不屑一顧,是毫不在乎。

想起了那些家暴中屢次受傷的女人,一再的縱容換來的是更加瘋狂的拳頭,更加肆無忌憚的暴虐,一次次的變本加厲。

真的,與其花時間費盡心思討好別人,不如好好愛自己、取悅自己;與其期待別人來好好愛你,不如先好好愛自己。

當你賦予了自己足夠的價值,自會有等價的他、感情如約而至。

你是誰,才會遇見誰。

你若缺愛,請先自愛。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奠定了別人對待你的基調。

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請先自重。

要想得到對方的珍愛,請先自愛。

然而,自重、自愛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是內心的強大,擁有足夠的自信,有乾貨的自己,能夠讓自己配得上這份尊重。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首先,去接受、肯定自己。

著名影星周迅在微博上,有這樣一句話:我有一件重要的衣服,叫自我。

接受並肯定自己,這才意味屬於你自己的人生真正的開始。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你真的不必去比較,過高的評價只會讓你陷入優越感的虛妄,而過低的評價會讓你陷入自卑感的灼燒。

從來沒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斷肯定的自己。

去做真實的自己吧,其他的角色已經有人了。

其次,去喜歡、取悅自己。

喜歡並取悅自己,你就會就會意識到自己的美好與重要性。

當你學會了投資自己,你就厭棄了那個廉價的自己,因為你若高貴,一切不貴。

特別喜歡著名作家亦舒的一句話,特霸氣:

如果我不符合你的標準,請你自便。

真的,委屈換不來真心,乞求要不來真情,寧肯抱憾,也不要委屈自己,寧肯放手,也不要失去自己。

去愛自己吧,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最後,去豐盈、塑造自己。

一切的底氣足,最終來源於自我的價有所值。

塑造生活,不如塑造靈魂,經營關係,不如經營自己。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在獲獎感言上說過: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所以,與其花費時間經營圈子,不如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的朋友與你同行,自會有人將你視若珍寶。


你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


行走人世間:

自重,才能遇見尊重。

自愛,才能遇見珍愛

餘生很貴,請好好愛自己。

你怎麼對待自己,往往決定了別人怎麼對待你。

END-

版權聲明:小墨伴您,溫暖向陽,微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