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有一种人生悲剧,叫做“攀”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

谁知她内心苦闷,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

留声机里那一首《夜上海》,穿着旗袍摇曳生姿的女人,石窟门,黄包车.....是人们记忆中,40、50年代上海的景象。

在那个被称为“远东明珠”的旧上海,有着许许多多风流韵事,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十里洋场,锦绣繁华。


《长恨歌》:有一种人生悲剧,叫做“攀”


《长恨歌 》讲述的便是那个时期的一个美丽女子,浮浮沉沉四十载的故事。这部获得第五届矛盾文学奖的著作,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小说女主角王琦瑶,生长在上海弄堂里。她本是“落叶在书本里藏着,死舞蝶是收在胭脂盒”这样一个爱做梦的普通女孩,却因为一次“上海小姐”比赛,从此改写了命运。

小说近30万字,王安忆散文式的话语,将上海的弄堂、闺阁、鸽子……像一副画卷,向读者一一铺成开来。

王安忆写的是这个城市的故事,而王琦瑶便是这个城市的影子。


《长恨歌》:有一种人生悲剧,叫做“攀”


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道是现世安稳,却不过是浮华一梦

故事是从片厂开始的,王琦瑶没能成为电影里的角色,却成了名噪全城的”三小姐”。

小说中王琦瑶的外婆曾说“上海这个地方,一个女人长的好看,人们都争着抢着告诉你,唯恐你不知道的。”

少女时期的王琦瑶,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对自己的未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的。她每走一步都像是漫不经心的,于是“代价是未名的代价,前途是未名的前途。”

她拒绝那个为她拍照的程先生平凡的爱情,选择做李主任的外室,成了“爱丽丝公寓”里的金丝雀。

女人都渴望被呵护、过养尊处优的生活,王琦瑶或许没有多么的攀权富贵,但确实是自视清高、不甘平庸的。

“爱丽丝公寓”里是王琦瑶的锦绣良阁,是用闲置的青春和独守的更岁做代价的人间仙境。是寂寞的,是等的日子要比不等的多,以等为主的。她似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想要的是一古脑儿,终身受益的安慰”

“爱丽丝是李主任的温柔乡,是栖王琦瑶心的巢。是温柔富贵乡,绵绵不尽的情。

漫长一生都只为了一个短促的花季,百年一次的盛开。”

一切看起来是美好的,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局下,作为国民党高官,李主任的一生,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

飞机失事,王琦瑶再也等不到她的李主任。


《长恨歌》:有一种人生悲剧,叫做“攀”


二、孤注一掷,盲目不计后果,进一步导致悲剧的人生

如果说王琦瑶的恨,在之前是由社会因素造成,那之后长长的恨,便是她自己的选择。

带着李主任留下的一盒子金条,王琦瑶去到平静的邬桥外婆家。女人,总是渴望爱情,渴望婚姻的。但王琦瑶那平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暗流涌动的心。

时代变迁也没能让她从浮云一般的生活中清醒过来。她怀念的是那段繁华的过去,她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她又回到了上海。

正如她外婆想的:“这孩子的头没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

在她生命中出现的男人里,邬桥那个单纯的阿二,只是她当时打发寂寞的消遣。成长于旧式家庭的康明逊,即使让她未婚先孕,却抵挡不住现实的流言蜚语,最终落荒而逃。对她任劳任怨,矢志不渝的程先生,是给她托底的。而可悲的是,就在王琦瑶的婚姻看似唾手可得的时候,程先生自杀了。

王琦瑶最后爱上了和她女儿年纪相仿的“老克腊”,在那个已到黄昏的年纪,她还在试图寻找曾经灿若星河的过去。

因为,她走样的心,只能领会走样的快乐!


《长恨歌》:有一种人生悲剧,叫做“攀”


有句话说的对:“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三、故事永远不会结束,我们都需要清醒而自知的活着

结局,当然是不完美的,王琦瑶没能得到任何人完整的爱情,还惨死在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手里。她这风雨飘摇的一生,就连亲情也是缺失的。

有人总结王琦瑶的人生三部曲:

年少成名,沦为“金丝雀”;中年落寞,为爱苦心经营;晚年孤寂,以为梅开二度,却命丧黄泉。

结尾不免让人对她感到深切的悲悯,留下一片唏嘘。

上海这座盛满故事的大都市,无数个王琦瑶成了这城市的宿影,灯红酒绿、无限繁华、无限悲凉。王琦瑶的人生落幕了,但这个城市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正如王安忆在故事的结尾留下的伏笔:对面盆里的夹竹桃花开了,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序幕。

或许,人生并不由我们自己选择,然而扭曲了的价值,攀比的心,免不了要让人走上捷径,王琦瑶的人生悲剧或多或少,源于她一开始就暗暗攀比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