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塊,血管裡的“土丘”

主講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教授 吉訓明□趙文博

門診中,常有患者神情緊張地拿著報告單來諮詢醫生,“檢查結果提示頸動脈斑塊,會不會中風啊?”其實,頸動脈斑塊有很多種情況,如果僅是血管斑塊,大家不必過於緊張。

斑塊,血管裡的“土丘”

不少患者的斑塊是在頸動脈超聲檢查時偶然發現的,平時沒有明顯不適。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硬化的表現,意味著血管老化。斑塊不一定會導致動脈狹窄,它就像平坦馬路上的“土丘”,“土丘”較小時不影響車輛(血流)通過,也不會造成交通擁堵;但如果“土丘”較大,情況就嚴重了,可能導致交通“癱瘓”。當斑塊增大到一定程度,導致動脈狹窄、血流嚴重減少時,就可能引發腦梗死。

頸動脈斑塊是一種慢性病變,是長年累積形成的:兒童時期,血管已出現斑塊形成的基礎,隨著年齡增長和不良因素增多,斑塊慢慢形成。因此,老年人大多存在程度不等的斑塊,尤其是60歲以上人群。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老了才會長斑塊,有長期吸菸史、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能在中年就存在斑塊隱患。

談及頸動脈斑塊,經常會說到“斑塊大小”“斑塊穩定性”,這是根據超聲結果判定的,正常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應小於1毫米,1~1.2毫米為內膜增厚,>1.2毫米則為斑塊形成。除了關注大小及形態,還可以通過回聲特點判斷斑塊穩定性。如果是強回聲,斑塊比較硬,較穩定;如果是弱回聲,則斑塊較不穩定。不穩定斑塊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斑塊比較穩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做任何治療,一是斑塊破潰風險會增加,二是隨著斑塊體積逐漸增大,血管狹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如果造成相應區域腦組織血流灌注不足,則會出現肢體無力、麻木、語言障礙、吞嚥困難,甚至是失明、意識不清等嚴重症狀。如果檢查顯示斑塊較大,易造成血管嚴重狹窄;或斑塊不穩定,易脫落微小栓子,堵塞遠端腦血管造成缺血性腦卒中,需及時採取藥物治療,甚至手術干預。

發現頸動脈斑塊後,如果患者當前存在高危因素或不健康生活方式,應首先控制基礎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嚴格控制血壓、血糖、戒菸、加強鍛鍊、控制體重、低鹽低脂飲食等。其次是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抗血小板治療,規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低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率;第二類是他汀類藥物,可通過降血脂、抗炎、穩定斑塊等多種效果,穩定或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有研究表明,對於脂質豐富的斑塊,他汀類藥物持續治療1年以上,其壞死核心區明顯減少。

最後是手術治療,但不是每一位發現頸動脈斑塊的患者都需要手術干預。採取手術治療的最根本目的是最大效應地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需根據頸動脈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的程度、斑塊的穩定性,並結合患者自身症狀、基本情況等綜合決定。此外,患者要定期複查,隨著斑塊的演變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治療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