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首先,這部影片最核心的詞應該是【真實】。只要理解這個詞,就能大致理解影片傳達的情感。我說不清自己的感覺,但有一個地方值得提及,就是主角用刷子將圖片模糊化開始,我突然就有一種感動,有一種說不清卻又彷彿明白了的感覺。因為這些畫源自照片,而照片源自真實,這真實確確實實也被觀眾看在眼裡,因此我們感覺這些畫有所不同,有種美。真實是需要經歷的,沒有經歷過就不會震撼。

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這就是為什麼主角的岳父看到畫中的自己和納粹上司以及主角姨媽在一起時是那麼動搖,而模糊化,應該體現的是記憶深處的模糊,是真實的殘存記憶,不摻雜幻想,不摻雜主觀。因此模糊體現了真實,又體現了無我。其次,故事的三個段落很明顯象徵著藝術史/世界史的發展脈絡:男主人公幼時逛畫廊的記憶象徵著20世紀初的德國藝術。

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影片一開頭出現的弗蘭茲·馬爾克,德國表現主義大師;奧托·迪克斯,德國新客觀主義大師;康定斯基,構成主義大師,當然還有包豪斯、達達、野獸派、印象派、超現實主義等等;在東德藝術學校就讀時期是二戰後,冷戰格局。在東德接受的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教育,這些教育理念與我們很緊密;後來他和女友來到了西德,尋找“自我”的主體,這又象徵著冷戰期間世界藝術的狀態,是一條尋找主體的道路。

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這是個”先鋒派已死“的年代,後現代主義影響著世界藝術創作。男主長大了,在樹上觀看世界的那一刻,他懂了,後來庫爾特進入了藝術學校,現在他所在的的方式東德,在德國統一社會黨的統治下,一切教育都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培養的也是社會主義人才。在這所學校他聽到的是“去自我”的藝術理念。這便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為人民服務”的文藝觀在今天仍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文藝方針。

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但庫爾特在此卻陷入了矛盾,一種幼時便植入腦海的自我意識,和教育中服務人民的現實主義創作理念的矛盾,庫爾特拒絕了老師。影片中,庫特的媽媽矇住了他的雙眼,他把媽媽的手掌拿了下來,又舉起自己的手掌,他的目光不斷在手掌和真相的聚焦中切換,最後鏡頭開始模糊。他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德國戰敗前的轟炸,對待父親自殺時的場景。這些模糊的影像在多年以後又被他打開來,成為他創作出來的銘記二戰的真實,真實也是創作的。

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或者說,藝術必然是某種真實。真實不是簡單的、赤裸的真相,而是被作者賦予意義的真實。這是影片中不斷深入的主題。當真相揹負著戰爭的傷疤,它是四處投下的炮彈和鋁箔,是一顆致命的子彈,是毒氣室裡絕望的雙眼。最後,影片中隨意的家庭照片、岳父的證件照、報紙上納粹分子的照片之間似乎並沒有聯繫,可是當它們出現在同一張畫作上時,卻揭露了一段殘酷的真相,具備了可以使人驚慌失措、奪門而去的力量。這便是藝術和真相的魅力。

電影《無主之作》在形式上美得有分寸,內容上也很講究


這世間一切存在的,真實發生的,都具有意義,不要因為恐懼而回避真相,不要移開眼睛,越接近真相的東西越有力量,越美。更不要因為恐懼而放棄自由,內心真正的自由才是通往真相的道路。你以為有些歷史和真相已被掩蓋或忘卻,或許它們只是被打碎,隨機散落在這世間,然後以一種無形的、未知的能量繼續影響著這個世界,影響著每一個人。看似隨機的世界背後也許有個巨大的邏輯網,把每一個人都套在其中,這本就是一個因果循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