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偉光談話錄》——畫外之功


畫外之功


今天,我根據自己最近寫的兩幅書法作品,給大家講一講,大家體會體會。

藝術裡邊的深度到底有多深?為什麼有些藝術家寫書法,寫了一輩子都不滿足?因為藝無止境!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只根據我自己寫的這些書法作品,講講我自己的感受。我在講這種感受的時候,並不是說我完全達到這麼高的境界了,而是說一個藝術家應該達到那麼高的境界才能創造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今天我就從這個角度來講一講。


《申偉光談話錄》——畫外之功

山花開似錦 澗水湛如藍 140cm×55cm 2015


比如那天我突然有一種感覺、一種衝動往外湧,想寫一種字,想表達一種感受,就是說有一種要創作的慾望,就鋪上宣紙準備開始寫,寫什麼呢?揚州八怪裡的畫家鄭板橋的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我是比較熟悉的,原來也寫過,當時就覺得這首詩跟我要表達的感覺比較接近,我就選擇寫這首詩。在我寫的過程中,一寫起來就渾身顫抖,寫起來就不停,寫完了以後,感覺還不是很滿足,就是那種感覺還沒完全寫完,就直接又寫了一張,這兩張有些小區別,第一張勁頭最足,第二張裡邊東西更多一點。到了第二天,還想追憶這種境界,還想寫一張,沒寫出來,寫了一張廢了,又寫一張,還是不行。

創作就是這樣,感覺到位了,就寫出來了,自己也比較滿意,然後再寫就寫不出來了。我們現在不講技術,我講的是畫外之功,就是藝術之外的功夫,這個功夫是什麼?就是你的人格,你的修養,你過去積累的精神高度和那種高度的體驗,你創作的技巧、方法與它越吻合,你表達的藝術境界就越高。所以看看我們自己平常關心什麼?我們人格里邊、精神裡邊有多少東西?為什麼你關心這些東西,不關心那些東西?你關注對象的層面,本身就代表你精神的高度和人格的高度。比如說我寫這篇字,直觀上看很簡單,主要是用側鋒寫出來的,這裡邊濃縮了像我們看過的《房山石經》鑿刻出來的那種痕跡,或者類似於刻章的那種感覺,又或者像大刀闊斧劈柴、砍木頭那種痕跡,或者是銅鑄的銘文的那種疙疙瘩瘩的勁頭,包括金剛石那種不壞的硬勁,這裡邊都有。因為平常我關注、喜歡這些東西,喜歡篆刻、石刻,喜歡那種銅鼎上的銘文,這些東西它能代表永恆,代表堅強。你內在精神裡邊,喜歡金剛不壞之心,喜歡菩提心。寧折不彎,寧死不屈,堅不可摧!這些精神一下全部濃縮到你的字裡邊去了。如果說你沒有這樣的人格精神,或者你對這種精神不感興趣,你就不會寫出這種字來,就是說藝術是跟你的人格、精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所以中國繪畫和書法特別講人品畫品。沒人品,這個作品就不用看,肯定俗氣,肯定寫不出好作品來。平常你有這個畫外之功,通過不斷的修煉,你人格提高了,你人品高了,雖然你書法功夫不好,但你寫得也不會俗氣。你如果筆墨功夫深,再找到很好的語言,你就能寫出精神境界非常高的作品。


《申偉光談話錄》——畫外之功

筆尖刷卻世間塵 能使江山面目新134cm×68cm 2018


我不是說我達到那麼高的境界了,我跟大家說的意思是,我平常關心這些東西,所以我才能有這種感受。那種寧死不屈、鐵肩擔道義的精神在哪?就在字裡邊!不管你懂不懂藝術,你通過字能感覺到,這就是一種力量,你能感覺到它不是個軟弱的東西。你把它壓趴了,趴了它又起來了!這就叫寧死不屈!你說你沒死過沒趴下過,你沒站起來過,你腰板不是直的!壓趴了、腰板下去了,它又直起了!你得大死大活過才行,你趴過、你彎過,你又起來了!這是英雄!如果你從來沒壓趴過,你從來沒有擔當過,從來不盡任何責任,那你不可能是英雄,你不可能是大丈夫!盡一份責任了一份業,該盡的責任必須盡,逃避責任就不是個好人,所以我們不能逃避責任。

通過講這個書法和我寫書法的那種感受,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平時所關注的這些東西,它會濃縮到我作品裡邊去,這個不是我想好了寫出來的,它是自然的。你精神裡邊有這種東西,你寫出來自然就是這種感覺。所以我寫書法大家看了會有一種體會,這段時間寫的書法是這種味道,那段時間寫的書法是那種味道。如果你有一定的智慧,你寫的作品自然就會出新意,自然就會出新感受,這裡邊有靈性,有智慧。


《申偉光談話錄》——畫外之功

人不求人一般大 水不流時一樣平 67cm×48cm 2015


所以說一個好的藝術家,你的作品跟你的生命完全是連在一起的,跟你的精神整個是一體的,它不能分開,藝術品跟你本身是沒法分開的。你是個非常低俗的人,或者品質非常惡劣的人,你搞不出好藝術來,你不會搞出高貴的、高品質的藝術來,不可能的。你搞出來也是假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虛偽的,產生好藝術的前提是什麼?是真誠。如果一個人非常虛偽,那他不可能對應真東西,他弄出的東西就一點也不可愛。

搞藝術,修行,真誠是第一位的。因為真誠本身是我們自性裡邊非常好的一個品質,只有至誠我們才能感通。所以搞藝術光練技巧,光在裡邊分析,光去死用功能行嗎?不行!畫畫實踐要跟你平常的學養、修養、畫外之功並重才行。如果光去實踐,急功近利想搞出好創作,永遠搞不出來。如果光看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境界雖不斷提高,但從來不在藝術上實踐,你沒有吻合的語言和方法,你不能熟能生巧,你也出不了好東西,所以創作作品跟平常修養一定要並重,一起來提高。藝術家太懶也不行,有些藝術家光空想,從來不實踐,成幻想家了。很多人急功近利,不願在人格和學養等方面用功,因為學養它是看不見的,覺得弄了半天,半個月也沒畫一張畫,這有什麼意思?實際上搞藝術不是這樣的,這樣你很難成就,因為你本身已經變成功利心態了,所以搞藝術不能有功利心。


《申偉光談話錄》——畫外之功

心田不長無明草 覺苑常開智慧花 90cm×70cm 2018


藝術創作經常會出現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我們應該多去體會創作帶來的心裡邊的變化。當你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創作完以後,你自身就發生了變化,這是真的,因為我們知道,創作是可以淨化自己的。


2013年8月11日(錄)


《申偉光談話錄》——畫外之功

申偉光談話錄

作者 | 申偉光先生

出版| 中國當代藝術出版社

書號 | ISBN 978-988-61327-1-5

裝幀 | 精裝16開520頁


申偉光先生


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水墨畫家,書法家,居士,法名法照、悟光。

1959年生於河北邯鄲市。1981年畢業於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1988年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1991年篤信佛教,修學佛法。1994年入住北京圓明園畫家村。1997年定居北京上苑藝術家村。2007年,課徒授藝。2009年,受三皈五戒。2015年,受菩薩戒。

作品曾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第八屆全國美展、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首屆中國藝術三年展、上苑藝術家工作室開放展、今日美術大展、“文脈當代中國版本”大型綜合藝術展、超驗藝術展、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等藝術大展,並於北京今日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等地多次舉辦大型個人畫展,其藝術成就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獨樹一幟。

已出版油畫作品集《申偉光作品》《申偉光藝術20年》《超驗藝術》《申偉光超驗繪畫》。出版水墨作品集《申偉光水墨》。出版書法作品集《申偉光書法作品集》。出版寫生作品集《申偉光寫生作品集》。出版藝術研究文獻《申偉光超驗藝術評論集》《糾結與超脫——申偉光油畫作品評論集》《淨行——一藝術家群落修學與生活紀實》。個人著述有《申偉光談話錄》《申偉光的話與畫》《申偉光談藝錄》《申偉光談藝錄(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