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今天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

中國市場千人擁車數為173輛,而美國千人擁車數為837輛,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嗎?

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千人擁車數173輛?

2019國家統計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保有量為2.615億,千人擁車數為173輛,也就是說在一千人當中,有車的人只有173人,剩下的827人是沒有車的人。同樣的,我們以美國為例,美國的千人擁車數為873輛,一千人當中僅僅只有127人沒有車,難怪美國被稱作車輪子上的國家呢,都快人手一輛了。

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千人擁車輛不到200,難怪很多專家學者認為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呢?如果按照統計局的數據來看,確實如此。此外,從美國市場的參考數據來看,中國市場確實還有很大的潛力挖掘,從千人擁車數173上升至千人擁車數870,這其中的缺口高達600輛,按照這樣的體量來算,在當下的規模下再翻三倍才行。

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所以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潛力巨大?我看未必,從2018年開始,中國乘用車市場就開始呈現下滑的階段,到2019年依然沒有好轉,而且下滑的幅度更大,至於如今的2020,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繼續領銜下滑,而且會比2019年的下滑更嚴重,畢竟車市寒冬+疫情的雙重打擊之下,下滑幅度只會創新高。

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明明是千人擁車數不足200,有著強大的市場潛力,但是中國乘用車市場已經出現了下滑,而且還是連續2年的下滑,第三年下滑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問題出在哪裡?個人覺得是國情原因,中國乘用車市場與美國市場有著本質的區別,哪怕是消費者的思想都有著本質的區別,以美國市場衡量中國市場,這本就不對。

美國的千人擁車數之所以那麼高,是因為一個家庭可能會有多輛,父母之間、孩子之間,他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汽車,這才導致美國擁車數居高不下,而中國市場是什麼情況,一個家庭很少出現兩款汽車,基本一輛汽車就可以滿足整個家庭的日常所需,如果按照家庭情況計算,不按照人頭計算,其實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飽和量並不低。

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國內的經濟並不如美國那麼發達,美國的經濟發達是公認的,人均收入遠遠高於國內的消費者,購車對於美國消費者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尤其是一些普通的家用車,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一輛普通的十幾萬元家用車,也許就是集一個家庭全部的力量獲得,至於家庭的第二輛車,不是沒有,而是很少很少,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基本可以忽略了。

美國地廣人稀,但是中國並不是,尤其是城鎮化的普及,人口高度密集集中一起,讓國內市場的用車環境極為惡劣,與美國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當然,美國的一些主流城市也存在用車環境差的問題,只是相對中國而言要好一點而已。國內的一些直轄市、一線城市各種擁堵,同時還有限購等等,這也在間接抑制人均擁車數的增長。

為何買車熱情驟減?千人擁車數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國內卻不願買車


千人擁車數不足200,不能盲目的認為中國乘用車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要結合中國國情來看,尤其是一個家庭基本上是一輛的車結構來看,如果相關部門能夠按照三口之家家庭數來統計,再刪去老年人、年輕人,那個時候更能看清中國乘用車市場如何,到底是不是有傳說中那麼大的潛力,用千人擁車數來計算中國市場並不是一個科學的算法。

本文轉自“車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