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在旅行者眼中,陝西商洛的漫川關古鎮並不是什麼“網紅”景點。漫川關鎮依山傍水的明清街,曾是全國各大商幫、西秦大賈、關陝商人的雲集之地。但最讓人耳目一新的,卻是歷史悠久的“中人”習俗。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古鎮漫川關,位於商洛山陽縣東南邊睡70公里,地處金錢河與靳家河之匯合處,以地貌廣大水域寬闊而得名。漫川關昔為秦楚之邊界,歷代均於此設防,現在為陝鄂之邊。"北通秦晉,南聯吳楚","朝秦暮楚"的典故源於此地,很值得一遊。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一曲漫川大調,唱出了漫川關的前世今生。陝西山陽縣漫川關鎮北枕秦嶺,南依漢水,群山環繞。作為陝鄂相交的門戶,這裡自春秋時起,就是秦國和楚國的紛爭之地。千百年來,烽火不息,讓生活在漫川關的人們認識到和平的不易。所以人們之間一遇到矛盾,都會找“中人”來居中調解,以求息事寧人。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漢代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裡,“中”就有“和”的釋義,“居中為和”,“中人”就是平息事端的人。楊品發是古鎮裡受人尊敬的“中人”之一,幾十年來,他成功地調解了幾百起民事糾紛,而這一切都源於童年的一件往事。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楊品發介紹說,解放的時候分給他們家的地,奶奶跟著他叔父,過了多少年後,想要一塊水田,當時談不攏,就是找“中人”。當時的楊品發只有六七歲,雖然很多細節都已記不清楚,但是,那位“中人”的模樣他卻從未忘記。一個老漢開了個小賣部,做了十多年的小生意,也沒權也沒錢,給人印象是個老實忠厚的人,楊品發只是後來看了協議才知道,上面寫的“中人”。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一個普通人憑著一紙協議,得到了雙方當事人共同的認可與尊重,這讓楊品發萌生了做一名“中人”的想法。從那以後,工作之餘,遇到家族裡、鄰居間有糾紛,他都會到現場去協商調解,“小事以情,中事講理,大事依法”,是老楊做“中人”遵循的原則。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十多年前,一對張姓兄弟繼承父親遺產,在分配房屋時產生糾紛,兩兄弟都想分到更寬敞明亮的屋子,雙方各持己見,寸步不讓。家裡人見事情越鬧越厲害,趕緊請來了楊品發。楊品發回憶說,兄弟的家務事嘛,那都是你扯過來,他扯過去,這個同意,那個不同意,各持己見。那天把他找去後,,從中午十點左右一直說到凌晨三點才說好,說的時間特別長。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為讓事情妥善解決,楊品發輪流把兄弟倆叫到一處邊,講道理,說親情。即可更難過十幾個小時的調解,最終達成協議。哥哥把靠前的好屋子讓給弟弟,弟弟主動承擔起兩家院牆的修繕。看到兄弟倆和好如初,楊品發十分欣慰。

陝西漫川關鎮,雖非“網紅”景點,古老的“中人”習俗讓人溫暖

“中人”的出現,正是源自於人們對“和”的認同和追求,有事坐下來談,沒有解不開的疙瘩、化不開的矛盾,這種認知早已浸染了漫川關的每一個普通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