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秣陵:全民阅读“加餐”不断 四星书屋变身“百变学校”

龙虎网讯 (记者 周玲 通讯员 陈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往日热闹的农家书屋也闲寂下来,虽然来往的群众少了,但江宁区秣陵街道建东村的农家书屋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课堂,不断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触角,努力提升农家书屋的实用性,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精彩书屋、多维课堂。

变身“加油站” 小书屋里悟真知

“在这里看书是一种享受,冬暖夏凉环境舒适,而且这里的书籍种类很齐全,离家又近方便的很。”对村民尹先生来说,周末到村里的农家书屋转转已成为习惯。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农家书屋”,来看书的群众纷纷表示,把聚集在闲聊、打扑克、麻将的时间转移到了读书学习“充电”上,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江宁秣陵:全民阅读“加餐”不断 四星书屋变身“百变学校”

整洁明亮的图书阅览厅、电子阅览室和活动房,这座拥有50多平方米、4000余册藏书、酷似休闲吧的农家书屋,成为附近居民的“公共客厅”,数十个书架上分类摆放着各类书籍,整齐有序,一目了然。据了解,农家书屋全年向群众免费开放,是为村民搭建起学习充电、文艺交流的平台,并与江宁区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着力打造贴近群众的“读书驿站”。

变身流动图书馆 志愿服务暖人心

“这是你家孩子需要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有《小学作文》,还有啥需要直接给我打电话!”“小王,你需要的小说帮你找到啦!”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在疫情发生后,秣陵街道建东村农家书屋第一时间按要求暂停了对外开放,图书“躺在”书屋里睡大觉,居民宅在家里没事做,为了满足“宅”在家中的村民阅读需求,建东村农家书屋志愿者在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变身流动图书快递员,志愿者们根据村民微信群里的“点单”,利用农家书屋里的图书资源,定向推荐图书、送书上门,将精神食粮送到居民家中,让群众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此外,他们还在农家书屋里录制小视频,通过微信群在线分享图书,并向广大居民推介各类在线读书资源,打造阅读新风尚。“我们推出的送书上门服务,居民们反响很好,我们虽然累一点,但是值得。”建东村志愿者蔡瑞表示。

江宁秣陵:全民阅读“加餐”不断 四星书屋变身“百变学校”

作为深化基层先进文化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提升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秣陵街道建东村广泛整合资源、整合志愿力量,在农家书屋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等,如“畅游书海”、 “小小图书角”、“书香助成长与经典同行”等阅读分享活动,夏令营手工课堂、创意美术比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了百姓书香生活,为书房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我们还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加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群众的阅读习惯,让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深入到基层,惠及到群众。”建东村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变身“第二课堂” 快乐驿站泛书香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笑猫日记》这本书,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去保护大自然,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1月11日,在秣陵街道建东村农家书屋开展了“书香助成长与经典同行”活动,村里的青少年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与小伙伴分享快乐共享知识,整个书屋里洋溢着浓厚的读书氛围。

江宁秣陵:全民阅读“加餐”不断 四星书屋变身“百变学校”

一间小小的农家书屋,不但成为村民的“加油站”,也成为青少年的学习乐园。建东村农家书屋积极发挥作用,突出农村少年儿童阅读服务,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及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常态化开展诗意朗诵、故事会、主题演讲等文化活动,把书屋变成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此外,针对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辅导作业难的问题,书屋摇身一变“课外辅导课堂”,志愿者化身“老师”,为孩子们答疑解惑,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有所获,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新天地。“孩子平常就喜欢泡书屋,还能参与各种活动,在这边看书学习,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也放心。”刘浩宇的父亲告诉记者。

秣陵街道建东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书香的浸润,让老百姓在隔离战“疫”的日子里,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农家书屋也让老百姓读出了智慧、读出了理性、读出了幸福感。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加大数字化建设,助力农家书屋提档升级,不断扩大农家书屋在村民中的影响,让农家书屋成为百姓真正的书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