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社交裂變的真相嗎?來聽聽孫洪鶴老師怎麼說的

今天聽到孫洪鶴老師講的關於社交裂變的真相,感覺講的很實在啊,一針見血。他講社交的本質就是成交,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定義有什麼看法?那你怎麼看成交這事呢?是不是隻有買賣才叫成交?當然也不止這些了,其實人與人之間彼此相互認同,達成共識也是一種成交啊,比如你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需要有人來安慰,或者向某些願意聆聽你的人傾訴,是不是你對這個人也有一些認可和好感呢?當一個人在別人心中形成了好感就成了這個人的人格化資產了啊。還有,有些人經常在宣傳一些信仰,逐漸也贏得別人的贊同和共鳴,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成交呢?哦,那我們從這些方面來看,社交的本質確實就是成交。

好了既然我們承認社交的本質就是成交,要麼在生意上達成交易,要麼在情感上達到共鳴,要麼彼此能提供價值交換。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人生中到底要結交哪些人呢?我們這一生是要不斷做人做事的,而且是要做成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做成你想做成的那件事,這樣才能不浪費時間和精力。所以只能結交那些對你有意義的,能幫助你想做成事的人。那些虛情假意浮誇的人,對自己沒有任何成長的人,就沒有必要結交了。那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來精簡我們手機裡的人名單。比如在情感上對你沒有幫助的人在你的名單中就可以刪除了,在個人成長方面對你沒有幫助的人也可以在名單中將他刪除了。如果在一個社群裡,那些經常不和你互動和交流的人你也可以刪除了。在生意上,如果對你提供的價值產品一直不認可的人,你也可以刪除了。假如你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那你接下來就應該不斷的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價值和服務。社交其實也就是一種雙向選擇嘛。你可以選擇和誰交往,也可以選擇不和誰交往。

最後說說社交化商業裂變的基礎吧。其實就是找一個簡單低門檻的理由邀約然後促成成交。比如免費產品試用,品嚐,試聽。在這個階段先互相瞭解溝通看看是否能達成共識。如果大家能理解社交化商業裂變的真相就是無商無利不成交,社交就是為成交裂變。那麼社交過程中就會有三個緯度。第一價值社交價值,比如資源互補可以互相交換一下。第二情感的付出。比如在朋友圈的點贊,對別人的價值給予肯定鼓勵讓別人感到溫暖。在商業上講就是捧個人場唄。第三直接支付。最好的學習就是支付。免費的學習往往都不會被珍惜。最快的解決問題也是支付。比如企業在莫些方面出現問題可以聘請專家來解決。這是最快的解決途徑。

仔細想想社交不是有了互聯網才有的。今天為什麼開始強調社交商業化呢?說白了就是在現在的商業中我們不能再做一錘子買賣了。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忠實顧客甚至將顧客變為合作伙伴,結成利益的共同體。共享資源,共謀發展,共享利益,這需要彼此通過社交達到共識建立關係。如果你也認同當下未來的新趨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社交化就是不斷深度的服務,提供內容價值、提供各種價值服務建立一種強關係。價值交換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