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風采】斯人遠去,空谷幽蘭 ——記革命與抗疫烈士

斯人遠去,空谷幽蘭

一夢最耀眼,陽光落在了肩側。您胸中的一抹紅,是於國旗上,摘下的嗎?

涼風習習,人間四月。和平嬉笑地歲月靜好著,是您用血肉之軀,熔鑄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綿亙的希望,怪道馬克思也說道:“中國,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新年伊始,本應與笑容可掬的家人圍坐在小炕桌上,新冠肺炎始料未及,來勢洶洶。武漢疫區感染者一波波湧進醫院,醫護人員一批批奔赴前線。有人趁著混亂,大發橫財。有人為了保官,欺上瞞下。有人驚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

災難之下,最見人性。他們左手對抗災難,右手托起希望。

55歲醫生江學慶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不幸染病,犧牲在抗疫前線;29歲女醫生夏思思留下家中嗷嗷待哺年僅兩歲的孩子,奔赴前線,最終不幸犧牲。同為醫生的丈夫此時也奮戰在一線,完成著妻子的遺願;悄悄藏起住院通知書,基層醫生朱崢嶸在抗疫一線堅持工作,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你是誰家頂天立地的父親,是誰溫柔慈愛的母親,是誰新婚燕爾的丈夫,又是誰等著回去吃團圓飯的孩子?外人看來你們或許是新聞報道上“抗疫犧牲者”統計的冰冷的數字,但只有家人知道,不是犧牲了幾百幾千人,而是死亡與離別這件事情,發生了成百上千次。華韻黯淡,暗光留藏,四海清平,山河依舊。

有人衣上盡是錦繡,靈魂卻打滿補丁。有人衣上盡是補丁,靈魂裡卻盡是錦繡。回想半世紀前,倭寇的火炮在華夏大地上燃出一個個創痕,遍地狼煙捲走了安詳和樂的縷縷炊煙。

北宋學者蘇洵曾說:“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國之衰。”無數英雄前輩感人肺腑的奮鬥故事,如同一盞指路明燈,指引著炎黃子孫。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領導東北抗日運動的軍人學者趙一曼,在《送子遺書》中慷慨寫下“母親不能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的悲壯遺言;是年僅三十四歲的游擊隊員趙尚志,遭到混入部隊特務暗算,被肢解沉入松花江時,那一江刺眼的,沉重的血紅;是中國女權女學倡導者,近代革命先驅秋瑾,在安慶起義失敗英勇就義時那一聲“祖國陸沉我有責,天涯漂泊我無家”的仰天哀鳴......一切的戰爭,都會有勝利,會有侵吞,會有一方的壯大,戰爭的結果未可知,但後果永遠一致——殘垣斷壁,四方哀魂。

青山埋忠骨,綠水吊英魂。如果生命跟時代的崇高使命聯繫在一起,你就會感到他永垂不朽。他們或是醫生,以仁心施仁術;或是軍人,踏刀山火海,抵正義之門。他們選擇了自己的職業,不是因為這個職業可以為他帶來利益,而是認可它的意義。好在有星辰開道,所有荊天棘地,也不枉此行。

只要沒有天下大同,一個人背後的國家,就是他四處行走的底氣。我慶幸著,身份證上赫赫一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有英雄,有有血有肉的奮鬥故事,有燦爛盛大的風雨未來。而這一切光輝背後那暗流漩渦中的英魂,我們應永刻心底。

今天,讓我們一同向共和國所有的烈士致敬,頷首合目,哀悼深思。

斯人遠去,空谷幽蘭。生於長空,長於烈日,翱翔於風,從未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