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奇趣楹聯15副

楹聯又稱“對聯”、“聯語”、“對子”、“楹貼”等。它是我國漢語言文學所獨具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迄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並以其別緻的形式和廣泛的用途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瑰麗的奇葩。

據載,五代時蜀主孟昶於公元964年除夕題在臥室門上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即是我國最早的楹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貼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文人間也多唱和聯對以逞才情,文學大家蘇東坡和黃庭堅也都擅寫楹聯;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歡楹聯藝術,號稱“對聯天子”,在明代,上至達官顯貴、文人騷客,下至平民百姓皆好聯語;清代更是湧現出了鄭板橋、紀曉嵐、蒲松齡等一批楹聯高手,奇聯、妙聯不勝枚舉。

古今奇趣楹聯15副


(一)

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賞析:

明朝有個錦衣衛叫紀綱,不學無術,驕悍跋扈,卻硬要假充風雅,胡謅楹聯,引得剛正耿直的解縉不滿,於是他給紀綱出了上聯,紀綱想了半天始終續不了下聯。解縉便笑道:“我看大人是懶得對,我還是來續下聯吧。”接著就把下聯念出來了。話音一落,頓時滿堂鬨笑。

(二)

只准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賞析:

宋朝年間,某地新來了一個州官,名田登,最忌別人直呼其名。州民為避其名諱,只好把“點燈”說成“放火”。元宵節來臨,田登佈告曰:“本州依例放火三天。”後來,有人把此事撰成楹聯,流傳至今。

(三)

三代夏商周

四詩風雅頌

賞析:

北宋時劉攽才華出眾,王安石有意以此聯難他,然而劉稍思片刻便對出了下聯。此聯難點在於解決下聯總括數目與列品數目字、義與上聯的矛盾,若多若少都很難成對。劉以巧取勝,別開生面,從《詩經》中獨闢蹊徑。風、雅、頌為《詩經》的四個組成部分,其中,雅分大雅、小雅,歷史上通稱四詩。以“四詩”對“三代”,以“風雅頌”對“夏商周”,妙語驚人,被稱為傳世絕對。

(四)

蓮子心中苦

梨兒腹內酸

賞析:

該聯相傳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在刑場離別子女所作。聯語表面意思是寫蓮心之苦、梨核之酸,實際上是以“蓮”音“憐”和“連”,寓含“可憐”、“連累”之意;以“梨”諧音“離”,寓含“離別”之意。全聯意為“憐子心中苦,離兒腹內酸”。準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父子刑場離別時的心情,確為對偶精工、文辭優美的佳聯。

(五)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乃探花郎

賞析:

清乾隆五十四年的科舉考試,皇帝親自主考,見劉鳳誥其貌不揚,又是獨眼,心中不悅,遂自言道:“獨眼豈可登金榜?”劉鳳誥馬上對出下聯道:“半月依舊照乾坤。”乾隆歎絕,心生雅興,又出此上聯,劉鳳誥也很快對出,“探花”一語雙關。乾隆賞識其才氣,於是欽點他為探花。後世稱劉鳳誥為“楹聯探花”。

古今奇趣楹聯15副


(六)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像誰

賞析: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其最擅長扮演旦角,且扮相俊俏。為此,他自撰一上聯求對。跟隨他多年的琴師對其知之甚深,對出了下聯。這副連珠對是戲臺楹聯中的佳品,僅用了“看”、“我”、"非“、”也”、“裝”、“誰”、“像”

、“就”八個字,就把戲劇演員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了出來。該聯對仗工整,精巧風趣,聯意雋永。

(七)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

賞析:

明朝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時,朱元璋出上聯,劉伯溫對出下聯。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另一聯與此類似: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來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敢彈?

(八)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紙

賞析:

此聯為清代鄭板橋在鎮江焦山別峰庵求學時所做的茶聯。鄭板橋將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茶聯。

(九)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賞析:

此聯為自勉聯。寶劍的鋒刃是由人的磨礪而出,梅花的幽香是忍受了自然的嚴寒而生。兩種平常之事理,道出人生事業之艱辛,以物喻人,風格獨特,富含哲理。

(十)

自古雄才多磨難

從來紈絝少偉男

賞析:

宋朝呂蒙正出身貧寒,始終奮發圖強,後得以三次拜相,功勳卓著。相傳此聯為他年少時自勵所作。

古今奇趣楹聯15副


(十一)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賞析:

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長沙第一師範求學時改寫學者胡居仁原聯的一幅楹聯,旨在勉勵自己在學業方面要持之以恆,逐漸積累,並對忽冷忽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提出警戒,這是對待學習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十二)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半句空

賞析:

此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所寫這一楹聯。此聯通俗易懂,寓意深邃,引人深思,旨在告誡人們學習要有刻苦精神,文章要從實處著筆。

(十三)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賞析:

此為清代鄭板橋題《竹梅圖》時所作的楹聯,以此歌頌竹梅,旨在讚頌人品,上聯抓住竹之特徵,讚譽其謙虛的美德;下聯刻畫梅之精神,歌頌其不奉迎阿諛的品格。

(十四)

事能知足心常愜

人到無求品自高

賞析:

此為明代詩人、畫家陳獻章所作的自勉聯,其從事物的兩個方面著筆,上聯言事宜知足,下聯言人貴無求,兩者是立身處世之準則。作者將聯中“知足”、“無求”使其思想巧妙鋪開,貼切,又近於情理,以此方顯聯品之高雅。

(十五)

春隨香草千年豔

人與梅花一樣清

賞析:

此為明代傑出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自題小香山梅花堂聯,以梅花自比,格調清麗,堪稱一時之名聯。

古今奇趣楹聯15副


注:文中楹聯選自《奇趣楹聯》一書,本書由馮慧娟主編,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於2015年12月出版。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