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的山西平遙古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古城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來,不僅完好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古城牆、街巷以及古民居,還保存著一座全國現存最完整的古縣衙。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平遙縣衙始建於北魏時期,據《平遙縣誌》記載“元大德七年(1303年)八月六日夜,縣境發生大地震,古城建築倒塌殆盡。”僅存二堂院內一棵漢代古槐依然屹立。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當地對縣衙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整座衙署坐北朝南,佔地26000餘平方米,為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縣衙。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二堂是知縣日常辦公的場所,一般民事案件均在此審理。門前楹聯:“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此聯中“愧”字少了一點,“民”字多了一點,意即給民多一點愛,少一點愧。實在是意味深長。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平遙縣衙內隨處可見的楹聯、匾額,以直白易懂的的語句詮釋著明清時期對官吏的道德操守要求,以及為官者自勉的清官情結。值得一提的是,平遙縣衙在清代晉商興盛的百餘年間,官員都非常清廉。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始建於元至正六年(1346年)的“大仙樓”是縣衙中唯一的元代建築,樓下的窯洞冬暖夏涼,知縣在窯洞裡吃飯喝茶後,登樓觀察天氣,故而得名“觀雲樓”。後來因知縣為求仕途在樓上供奉“狐仙”,清朝時改稱為“大仙樓”。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衙神廟的正中供奉著漢高祖劉邦的開國丞相蕭何,因劉邦封蕭何為酇侯,衙神廟也被稱為“酇侯廟”。蕭何的左右兩側為張良和韓信,這三人為西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被譽為“漢初三傑”。縣衙供奉蕭何的目的,是為了讓知縣仿效蕭何,精忠報國。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平遙縣衙現被闢為平遙縣衙博物館,每日還會為遊客表演仿古的“升堂斷案”的節目。大堂前一位“縣令”操著抑揚頓挫的山西音腔升堂斷案,其幹練睿智的斷案技巧和縝密推理,令人擊節歎服。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位於平遙縣衙外的觀風樓,處於全城的制高點,樓東側的匾額上書“聽雨樓”。從縣衙裡登樓俯瞰平遙全景,店鋪林立,一派祥和景象,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媽媽去烤火

爸爸回到家,問兒子:“你媽呢?”

兒子:“媽媽去烤火了!”

爸爸:“這是夏天,怎麼還烤火?”

兒子:“我也不知道,我聽王叔叔說,媽媽和他舊情復燃,所以我想她肯定跟王叔叔一起出去烤火了唄!”

爸爸:“我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