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今天就是大家熟悉的清明节,前几天和大家分享了清明相关的俗语和农村相关的习俗。

今天的话,重点来和大家说说清明扫墓,也就是农村常说的“挂纸”这个习俗。

大家都听过,每年也都参与其中,但很多人却不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和存在的意义,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农村“清明挂纸”那些事吧!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习俗

农村扫墓大多在春秋两季,春天的祭祀大多是立春到元宵期间,我老家一般选择初二去。

还有的会在秋季去,或是冬至,不过我所见到的大多农村都会选择春祭!

而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时间,与城里人说的扫墓不同,清明农村大多都叫“挂纸”,有的地方也叫“酾地”、“打醮墓”、“压纸”等,反正都是一个意思。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客家话说的“纸”和“祖”同音,所以也有说法说,农村说的“挂纸”其实是“挂祖”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有的地方也叫“过纸”,有记载说,“挂纸”的缘由是因为以前寒食节是不允许烧火煮食的,而清明前一天又是寒食节,所以不敢焚烧纸钱,而是选择挂在坟头。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的方式是比较有趣的,是农村独有的一种扫墓习俗。

都知道农村普遍都是实行土葬,而坟墓的话,大多建成交椅形状的地堂式墓,人们将其称之为“地”。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的话,说通俗点就是帮祖先们修理“房子”,挂纸则是修理完“房子”的一个象征。

那么挂纸这个习俗是怎么做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接着看!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过程

挂纸之要先整理一下坟墓,比如将墓前的杂草、树枝清理一下,坟头整理一下,不要让杂草挡住坟墓,让坟墓露出来,有的还需要清刷一下墓碑。

整理完毕后,用石块将草纸(也叫小脚或墓纸),绕着半月形的墓周围压紧划界,一共12张,俗称十二敬神,有闰月的话需要多加一敬,代表年祭。

比如今年闰四月,就要多加一敬。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而用来祭祀的草纸大多是长方形,有黄白、五色三种。

放好之后,要用公鸡血滴在一叠黄草纸上,然后放在坟头用石块压紧,其他一部分要拴在木棍上,然后将木棍插在坟上的土里。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有时候也可以直接将黄草纸拴在坟堆的树枝上,反正只要将其悬空挂上就好了。

当然,有的地方比较讲究,黄草纸的数量和所挂的方位都有考量。

不过大部分地区都不怎么讲究这个,而是直接将黄草纸按进墓土里就好了。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后还要用供品(水果、黄米饭、糕点等食物)来祭墓,还要烧纸焚香,走的时候还需要放鞭炮。

鞭炮声越大,农民们觉得越好,暗示前程越发达,未来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做完这些才算真正的挂纸仪式。

不过今年好像不让烧纸,所以挂纸的习俗可能会减少一些流程。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习俗的蜕变

挂纸里面有一些细节也有特殊的蕴意,比如说,有老百姓觉得,祭祀时,祖先的墓门会打开,祖先们能和子孙们“交流”,用公鸡血滴在黄草纸上划界,防止其他gui入侵。

祭祀时用到的公鸡血在民间本身就是驱xie的象征,所以很多人家清明都有杀鸡的习俗,一方面是自己可以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祭祀需要。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不过现在提倡从简,所以滴公鸡血的习俗逐渐被遗弃,很多都是用红纸代替了鸡血,有的地方还用银纸代替了黄草纸来作为墓头挂纸。

不过对于清明祭祀,有二次葬之墓、先人之坟和已捡金而未安葬的金埕(也叫金罂)之分。

这三种的祭祀方式也有不同,大多以“请”的方式进行家祭。

“请”的话需要在坟头或金埕上挂黄草纸,祭者念“请”并焚香,再点一支香带回神龛进行家祭。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挂纸的意义

农村的挂纸和城里人说的扫墓其实都是一种孝道的传承,象征着子孙为祖先们所居之处的添砖加瓦。

就像城里的墓前有花,人们就知道这是个没有被家人遗忘的亡灵。

农村也一样,只要有墓纸的坟墓,人们就会觉得还有人记得葬在这里的人,他家还有后人,而后人还记得他。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相反,如果是清明都没人祭拜的坟墓,就会被看作是无人问津的孤坟。

一个人去世不是真正的死亡,但当没人记得他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大概这也是清明祭祀扫墓挂纸存在的意义,也是对祖先们的一种告慰。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农村挂纸是一件非常重视的事情,很多人觉得,扫墓时去祭拜的人越多,越代表过得好,家族兴旺,反之则被看做是衰败的意思。

清明挂纸是一种象征,虽然先人已逝,子孙祭拜过后终将离开,但墓纸还在风中摇曳,代表了子孙来过,孝道永存。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今年的清明有些不一样,为了悼念疫情期间去世的同胞,国家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加深了清明悲伤的气氛。

在这一天,我们一起默哀,送先人、逝去的同胞们一程!

清明节城里人扫墓,农民却叫挂纸,这个农俗有何讲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