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曾走远——缅怀二○一九年离世的人民法院干警

清明时节,又是一年怀念逝者的日子。

司法工作走过写满发展与进步的2019年,许多法院干警带着新的目标和生活憧憬迈入2020年。但有一些人,却永远地留在了过去的记忆里。为了肩上的司法责任,为了心中的老百姓,为了钟爱的岗位,为了曾经许下的诺言,他们用生命在中国大地上刻下名为使命与担当的篇章。

活着的人仰望天空,看到记忆里的音容笑貌在云彩间若隐若现;颔首,远望,踏着逝者用精神与意志浇灌过的大道,坚定地走向未来。离去的人,从不曾走远。

“但求正义能伸张”

——用生命托举起老百姓的信任

“五加二、白加黑”,是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不为大众所知的工作节奏。他们往往比黎明更早醒来,直到万家灯火渐次熄灭,才拖着疲惫的躯体回到熟睡家人的身边。你问他们为什么明知艰苦却从不放弃?

“送走夕阳迎朝阳,布控守候奔波忙。不为评估得高分,但求正义能伸张。”

几句简单朴素的小诗,或许能够告诉人们广大坚守一线的执行干警心目中的答案。作者徐章俊生前担任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第一执行团队负责人,深刻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性,他曾经写道:“执行工作直接关系到判决的价值和法院的权威,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上,徐章俊跑得尽心竭力,一天恨不得当三天用。

他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7点,当人们刚刚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准时上班;晚上9点半才回到家中,入睡前不忘再看几页专业书。对徐章俊来说,执行没有下班时,只要案件有需要,不管是一个线索还是一个电话,他和同事会立即奔赴执行现场,无问深夜与破晓。作为同事们眼中的“学者型”法官,徐章俊即使到了工作繁忙的执行局,也不忘搞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改进理论,大幅提高了办案质效。

2019年4月4日下午,徐章俊因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还在电话里和当事人约定见面时间。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老赖’们被请进法院享受全套服务:喝普法‘夜茶’,戴银手镯,免费大体检,再专车送拘留所吃元宵。”

这则朋友圈出自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谢啸林之手,从中流露出一位执行法官的幽默与豁达,却也让人们看到了法院执行工作背后的艰辛。

“经常见他工作到半夜,碰上集体拘留行动他4点多就赶到单位开始工作了。”在同事的眼里,谢啸林总是停不下来。“别人在休息,他在抓‘老赖’;别人在睡觉,他在抓‘老赖’;别人在过节,他还在抓‘老赖’。”

自2016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部署开展以来,谢啸林始终全身心投入执行工作,拼搏在执行一线。2019年6月14日下午,由于长期劳累,52岁的谢啸林终于挺不住了,不幸因公殉职。

2019年,“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巩固深化这一胜利成果、迈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初始之年。在通往公平正义的这条大道上,法院人从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广大执行干警仍然坚守岗位,继续诉说着可歌可泣的故事……

“多为群众谋利益”

——献给理想与美德的颂歌

假如,你的生命走入倒计时,你会许下什么心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人民法院法官李雪红,在弥留之际,给出了让所有人动容的四个心愿:“交齐最后一季度的党费,不忘党和国家的培养;丧事从简,将骨灰撒入伴她毕生的玛纳斯河;穿着法官制服走向另一个世界;捐献遗体与器官,帮助患者重获生命的希望。”

“我想最后再为社会做出一点有意义的事。我身体上的器官只要能用,都愿意捐给有需要的人,能救一命是一命……”虚弱的她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仍然在想着他人。

“心系群众,理想信念做支撑。法官的威望高不高、办案的效果好不好、公信力强不强,靠一点一滴来付出;学习公仆焦裕禄,守望初心,多为群众谋利益。”李雪红常常这么说,也总是这么做。在她工作的27年里,经她主审的案件,没有一起超审限,没有一件改判,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她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当事人。

李雪红的故去就像一朵浪花回归了广袤的海洋,哀痛伴随着宁静。但生命,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2019年11月8日,她所捐献的一对眼角膜,通过全社会的“光明接力”信息传递寻找,让两位患者重见了光明。

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看上去是如此平凡,只是万家灯火中的一盏盏微光。虽然平时并不那么耀眼,但闪烁的理想与美德之光却长久而温暖。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公平正义的老百姓,沐浴着精神力量的家人和战友,在做着同样事情的远方的同行,被无私奉献所感动的善良的人们,会怀念那些来自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并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行。

“我会记得你说话的样子”

——精神与意志总在身后延续

当呼吸停止的时候,作为法官的意义也随之停止了吗?

2019年3月4日这一天,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新坡人民法庭庭长吴育海连续开了4个庭,审理了5起案件。书记员裴婷婷发现他下唇发黑,眼神黯淡,劝他抓紧时间回家休息,而这是她最后一次与吴育海对话。

当日夜里,妻子加完班回到家中,发现吴育海躺在书房的地板上一动不动,旁边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半未完成的裁判文书,末尾的光标在不断跳动……

为了让当事人在审限内尽早拿到裁判文书,加班加点研究法律条文、写判决书成了吴育海的家常便饭。面对妻子的关心,他常说:“我多加一会班,当事人就能早一点实现合法权益。”

新坡法庭是龙华区法院最偏远的一个派出法庭。吴育海除了承办新坡法庭辖区的案件外,还需承担审理院里案件的任务。数年如一日,吴育海往返于龙华区法院和新坡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调解纠纷,但他并不觉得辛苦。

“要发挥基层法庭作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脚踏实地与老百姓打交道,在基层开展审判工作,更令他开心。自任新坡法庭庭长以来,吴育海共办理案件1117件,办结1104件,结案率高达98.84%,所办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缠诉闹访。

“我会记得你说话的样子,会记得在民二庭实习时你很耐心地教我工作,会记得在我打错了裁判书里的字时你说没关系下次注意……”速录员罗明茜在朋友圈关于吴育海的怀念,也是许多同事内心的声音。

“共事多年我们时常会交流一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生活中的琐事,他会给予我一些诚恳的建议和有益的经验。跟海哥一起工作很舒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

“我很幸运刚参加工作就能遇到他,他帮助和见证了我成长,让我在这座城市里体会到温暖并找到生活的方向。”

……

一枚法徽,一袭法袍,镌刻了千言万语。是初心不改,是承诺千钧,是老百姓的期盼,更是公平正义的寄托。唯有接力传承,方能精神不灭。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战线上,有千千万万的法院人,他们正沿着逝者的足迹,继续负重前行、风雨同舟,默默付出、无怨无悔。

记者:姜佩杉 | 编辑:王珊珊、鲁婧晗

今日清明

他们不曾走远——缅怀二○一九年离世的人民法院干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