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喪文化」在年輕人中這麼流行?


為什麼「喪文化」在年輕人中這麼流行?

在過去,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年輕人,那麼你可能活的很輕鬆。

你相貌平平,雖然不會非常受人歡迎,但是依然可以跟同學相處和睦,會擁有許多朋友,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會有人叫你來。有心事的時候也會跟較為親密些的朋友分享和傾訴。

你雖然不夠優秀,沒有什麼特長,但是你並不為此困擾。因為你可以每天聽聽周杰倫,看看七龍珠,放學跟同學打打籃球,放假一起去網吧打打遊戲。可以這麼簡單舒服的活著,為什麼要去努力變優秀呢?

你成績一般,父母偶爾會嘮叨幾句,但是還是會有人跟他們誇你穩重、老實、一步一個腳印,將來一定比父母強。

總體來說,還是挺輕鬆快樂的。

但是現在,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年輕人,那麼你可能不會那麼輕鬆了。

因為在這個時代,優秀才是標配,平凡和普通近乎於貶義。

你每天可能在網上看到各種販賣焦慮的文章:

你的“拖延”,正在毀掉你。

你的“不自律”正在毀掉你。

你的“低配”正在毀掉你。

你的“太合群”正在毀掉你。

……

普通的你沒辦法安心享用你的普通,而是被不停的提醒和批評,你再不做點什麼就廢了。

你下定決心去改變,但是被這些焦慮支配的你根本無法做出任何改變。

為了發洩你的焦慮,你不得不用大把的時間去打遊戲,刷微博,刷抖音。

你打遊戲連跪,不斷的跟隊友互罵。

你刷微博發現你的同齡人都無比的優秀,他們取得各種成績,擁有各種精緻的生活。

你刷抖音發現大家都那麼好看,為什麼自己就這麼普通。

結束這些以後,你發現自己更加焦慮了。因為你見過那些優秀的人生以後,再想到自己的未來:隨便上個學,隨便找個早八晚五的工作,隨便成個家過一輩子。這樣本該讓一個普通人覺得輕鬆滿意的生活,此刻卻讓你覺得格外絕望。

你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優秀的人,只有自己是個垃圾。

幾次三分熱血的努力之後,你更加厭惡自己,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了。

你不想再跟無處不在的焦慮對抗了,所以就放棄治療吧,就喪吧。

你變得越發孤獨,沒有朋友。

你越來越少的參加現實中的活動,把時間更多的用在網絡上。

你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去面對那些讓你覺得累的事情。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喪?

因為在這個時代,在這個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世界上,普通是一件無法被人接受,甚至要被全世界批評的事情。

現在普通的年輕人,比過去最差的人還要自卑。

他們比過去的年輕人更早的面對世界現實的一面,他們更加敏感,更加孤僻,也更習慣於一個人承受一切。

一個我幫助過幾次的女孩,重複的對我說過許多遍,她覺得自己的人生永遠都在最底層,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如別人,永遠沒有希望。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對我說過,自己感到非常孤獨。沒有過朋友,也沒有人理解過自己。這讓我感到詫異又悲哀。

……

我接觸過太多很喪的年輕人,對他們而言,喪是一個由被動轉為主動的過程。

被動是因為無能為力。

當你想做卻無法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喪就來了。

它讓你覺得你不行,覺得自己很差,並且永遠都做不好了。

於是你為了逃避壓力和焦慮,就只能降低自己的期待,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丟掉武器,徹底躺在地上,不再抵抗。

隨後喪便逐漸成為你許多事情的出口。

就像我在 城閉喧:親愛的,你不是真正的喪。 中寫的:

我們很容易被喪帶入這樣的一個模式:面對問題——自我質疑——畏懼失敗——故意搞砸——壓抑慾望——歸咎於喪。

你會把喪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來作為許多事情的解釋。

我為什麼失敗?因為我喪啊。

我為什麼不被喜歡?因為我喪啊。

我為什麼沒辦法努力?因為我喪啊。

……

於是喪便由被動接受轉變為我們主動選擇的結果,甚至被認為是我們的一部分,成為一種固有的習慣,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是如此坦然的表現自己的喪。

畢竟面對如此艱難的人生,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