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把房租的離公司遠點?

昨天一篇題為《通勤時間越長,幸福感越低》的文章,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了。

光是看標題,我就知道內容無非又是在販賣焦慮,鼓吹“喪文化”。

果不其然,文章的觀點真的讓我很反感,生活真的這麼艱難嗎?人生真的有這麼多的不如意嗎?你真的活的很累嗎?

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把房租的離公司遠點?

說實話,看多了這類負能量的文章,我現在都不討厭雞湯文,甚至開始喜歡朋友群圈裡一大早起來給自己打氣的微商了。

就像微博上有人說,看多了朋友圈的水滴籌,竟然不討厭那些賣保險的了。

我並非對這兩個行業的從業者有偏見,只是凡事最怕比較,一比較就會發現,那些成天打雞血的人,真的要比那些成天把“喪”掛在嘴邊的人,更招人待見。

要知道,“喪”真的是會傳染的!

就拿通勤這件事情來說,沮喪的人看到的都是早起晚歸的辛苦,兩頭不見天的無奈,每月多花掉的車費,擁擠的車廂疲憊的自己。

而心向陽光的人,卻在這段看似辛苦的通勤路上,收穫了不一樣的自己。

01

昨天,同事小北說她要請幾天假,提前來跟我把手頭的工作對一下。

我問她什麼事要請假,她說自己考研筆試過了,接下來要準備面試和複試。

我一聽,差點驚掉了下巴,小北是個寶媽,除了上班還要帶娃,從來沒聽她說過要考研,怎麼就悶聲不吭的放了個這麼大的招?

看我如此震驚,小北倒是很平和,她解釋說,自己也沒有刻意的花費時間備考,只是把房子租遠了一點,平時利用上下班的碎片時間,考了個研而已。

說的如此輕描淡寫,卻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把房子租遠一點,這是什麼腦回路?

正常的做法不應該是把房子租的離公司更近一點,這樣省下來通勤的時間,就可以更好的複習了嗎?

小北的一番解釋,瞬間讓我豁然開朗。

原來,小北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離公司很近,那是結婚的時候,先生為了讓她上班不那麼累,專門買的離公司近一點。

一開始她很享受這種通勤距離,因為離得近,她可以下班早早回家追劇;因為離得近,她可以肆無忌憚的賴床;因為離得近,她可以上班時間隨便找個藉口回家小憩。

慢慢的她發現,自己明明是住的離公司最近的那個人,結果也是全公司遲到最多的那個人,業績最差的那個人,最不修邊幅的那個人。

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把房租的離公司遠點?

相反,那些住在城郊的同事,他們每天要花雙倍的時間通勤,但是他們每個月都拿全勤獎,每天都精心打扮,每時每刻都精力充沛。

後來,有了孩子之後,她的生活更是一團糟,因為公司離家很近,她就時不時的找藉口去衛生間,一會跑回家看看孩子有沒有睡好,一會跑回家看看孩子有沒有哭鬧,一會跑回家去給孩子喂個奶。

長期這樣心在曹營人在漢,原本對她期望很高的老闆,終於攢夠了失望,將一個月的工資拍到她面前,讓她離職。

一向都是她炒老闆的,第一次被老闆炒,小北感覺自己受了奇恥大辱,她想立刻衝進辦公室和老闆理論一番。

但是,冷靜下來想了想之後,她羞愧難當,主動將那個月工資還給了老闆。

02

痛定思痛之後,小北把原來市中心的家租了出去,一家人租住到了遠郊。

以前上班只需要走路15分鐘就能到,現在坐地鐵都要40分鐘。

起初,家人覺得她這是瞎折騰,但擰不過她的堅持,只好順從。

住的離公司遠了,小北的時間被強行切割開來,每天早上必須要在6:30分起床,耽誤一分鐘,都有可能趕不上第一班地鐵。

早起,讓她開始每天不得不在晚上22:00之前就睡覺,晚一個小時都會讓她第二天爬不起床。

上下班地鐵上的80分鐘,每天都是固定的,早上清醒,她用這40分鐘來複習考研資料,下午疲憊她用這40分鐘來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書。

晚上下班回家,遠郊叫外賣不方便,她只能自己煮飯,她用煮飯的這段時間練習英語聽力。

擁擠的地鐵讓她站的很累,晚上睡覺之前她都會泡個腳,她用這段時間,簡單梳理下第二天的工作,就安心的休息。

就這樣,她一邊上班,還順帶考了個研。

03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把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看起來單調又枯燥,沒有一點鮮活煙火氣。

然而,小北卻說,她是一個很不自律的人,對時間完全沒有駕馭能力,總是被生活牽著鼻子走,總覺得自己很累很辛苦,實際上都是低質量的忙碌,最後只是感動了自己。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近兩年那些販賣焦慮鼓吹“喪文化”的自媒體,很受當代年輕人的追捧了。

因為,這些文章,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心安理得待在舒適區的理由。

幸福感太低,就是因為通勤路上太長了;月月光總吃土,就是因為物價上漲了;上班天太累,就是因為老闆吹毛求疵太事兒了。

那些在地鐵上刷抖音的人,那些下班回家玩遊戲的人,那些成天在辦公室搶紅包的人,那些熬夜追劇的人,你們的幸福感真的是被長時間的通勤路拉低的嗎?

年輕人,我為什麼勸你把房租的離公司遠點?

委屈了就哭,累了就辭職,不愛了就分手,不說了就沉默,堅持不下去了就放棄。

這種“喪文化”,簡直比鴉片還可怕!

明明是自己不想努力,卻要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喪”的心安理得;明明是自己低質量的忙碌,卻要說自己過的很辛苦,讓自己看起來焦慮的理所當然。

微博上經常看到一些段子手在評論下面說一句話:“都怪袁隆平,把你喂的太飽了”。

一開始覺得很好笑,現在想想還真是話糙理不糙。

雷軍說他從來不會覺得孤獨,因為他做小米的這幾年時間,根本沒時間孤獨。

如果你總是感覺自己的幸福指數很低,是時候好好審視下自己是不是,太閒了!

如果你不夠自律,如果你沒有駕馭時間的能力,那就主動走出舒適區,給自己找點苦吃吧。

畢竟,生活不會因為你演技太好,就會格外對你好!

關於文章,您有任何想表達的,都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和廣大網友一起互動。

關注青瓜說,為您解讀不一樣的人生百態,您的點贊和收藏就是對我繼續碼字的最大鼓勵,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可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