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女孩的清明節:幫40戶家屬“代祭掃”,要幫家人向逝者“解釋一下”

4月2日晌午,清明節前夕,長沙陰雨綿綿。井海淑抬頭瞧了眼天色,趕緊噔噔蹬快步爬上樓梯,手裡提著兩盆菊花。後面緊跟著的普佳偉用手託著一盆蘋果和橘子……在一座墓碑前,兩人停了下來,臉色從急促轉為肅穆。

井海淑25歲,普佳偉24歲。兩位年輕人都是湖南唐人萬壽園的禮儀師,也是“代客祭掃”從業者——他們要在清明節來臨之前,為遠方的委託人,祭掃已逝的親人。

在湖南,“代客祭掃”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場景。早在2011年,唐人萬壽園就曾經收到過一封來自武漢的手寫信——年事已高的侄子想要拜祭姑姑,無奈身體已無法行動,便委託給園內的工作人員“幫忙”;而今年,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湖南省民政廳下發《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倡導群眾取消實地祭掃或者延期開展祭掃活動,並推出集體紀念、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措施。

9年後,園區內每位禮儀師都成了遠處無法祭祀親人的家庭最需要的“情感寄託”。

湖南唐人萬壽園清明工作小組負責人範政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今年的“代客祭掃”大幅上升,“往年是十單左右的規模,今年則以百計算單。”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張秋盈

25歲女孩的清明節:幫40戶家屬“代祭掃”,要幫家人向逝者“解釋一下”

“你幫我和我媽媽解釋一下”

4月2日這天,委託井海淑和普佳偉代為祭掃的,是40歲的王豔。王豔是湖南人,但早已定居深圳。往年清明,她大多會攜家帶口來到陵園,看望媽媽。

但今年情況特殊。如果她堅持從深圳趕回長沙,那麼她需獨自隔離14天才能出門,王豔沒有那麼長的假期。

正心急的王豔得知了園區可以“代客祭掃”,馬上忙下了訂單,在交代禮儀師一些注意事項的時候,她特意對井海淑和普佳偉叮囑道:“麻煩你到時候,一定記得幫我跟我媽解釋一下。”

通常,一次祭掃儀式要花費十幾分鍾,井海淑先用抹布將墓碑上上下下擦拭乾淨,再擺上若干單數的橘子、蘋果,爐上插好香燭,在一片靜穆中,她完成了三鞠躬,並鄭重地對墓碑說:“阿姨,今年因為疫情,您的孩子們在外地不能回來,您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媳委託我們來祭拜您。”

普佳偉將這一幕拍了下來,發給了王豔。“真的很謝謝你們,你們做的很好!”對方回覆道。

這是自2018年,井海淑和普佳偉陸續從長沙民政學院畢業後,常常經歷的場景。尤其是井海淑,她已為40戶親人做過“代祭掃”。她一直把自己的這項工作理解為,一個傳達思念的人。

在代客祭掃時,往往有兩名禮儀師配合工作,一名禮儀師專門負責執行一系列祭掃利益時,另一名禮儀師則需拍照,甚至通過視頻通話的形式,直播整個過程。

“有的家屬,會有一些想對親人說的話,我們就把手機放在墓碑旁,讓他們訴說。”普佳偉說,整個祭掃的過程,他們希望做到,讓那些在遠方的家屬好像就在現場一樣。

25歲女孩的清明節:幫40戶家屬“代祭掃”,要幫家人向逝者“解釋一下”

一個不敢面對去世孩子的母親

讓井海淑最心疼的一個祭掃委託。當事人是一對中年夫婦。

這對夫婦想要井海淑代為祭掃的,是他們尚才3歲的孩子,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這個小生命。這令夫婦倆痛不欲生。

“那位媽媽說,她不敢來墓地,因為根本面對不了,但是她又不想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這裡。”井海淑說,因此,他們委託園區工作人員代為祭掃。而井海淑在照顧這個墓碑的時候,格外細心仔細。不僅是她,園區裡的每一個禮儀師都是如此。

一些家屬可能會對祭掃提一些特殊的要求。“有人會說,我家老人喜歡喝酒,請我們用貢品擺一點白酒,有的人說,我家這個喜歡吃饅頭,麻煩擺上一點饅頭。”井海淑說,讓她記憶最深刻的是,有家屬請求在貢品中,加入韭菜餡的包子。“這個餡料特別難找,我們找了很久。”井海淑說起那次祭掃經歷時,記憶猶新。

這種祭掃儀式的獨特“定製”,以及日常對墓碑清潔整理,對井海淑來說,更像是一種“照顧”。因為許多家屬在親人下葬後,離開園區之前,都會對園區裡的工作人員說:“麻煩你了,請你好好照顧我們家這一位!”

25歲女孩的清明節:幫40戶家屬“代祭掃”,要幫家人向逝者“解釋一下”

為就業,選擇了殯葬專業

18歲選專業的時候,井海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殯葬,家人知道後,曾拼命反對。“他們害怕我沒想好自己要什麼,選錯了路。”井海淑說。

但實際上,井海淑想的很清楚,在長沙民政學院上學的時候,她就很適應了各類“化妝”、“縫合”等課程。“我從來就不害怕。”這位25歲的女孩一臉自豪。家人在她的堅持之下,也坦然地接受了這份工作。

和井海淑共事兩年的普佳偉,選擇殯葬行業的原因,更現實一些——高考時,他的成績只能報專科學校。當時的班主任指著專業列表上的“殯葬”問他:“你怕不怕?”普佳偉搖頭。“不怕就選擇這個,我有親戚在做這個,好就業。”班主任告訴他。

幾年過去,一開始因為就業而入行的普佳偉對這份工作有了不同的感受。“很神聖!”他輕聲告訴記者。

25歲女孩的清明節:幫40戶家屬“代祭掃”,要幫家人向逝者“解釋一下”

將搭建直播室,並利用VR技術實現線上看墓碑

“往年清明節前後,園區每天的人流量都是十萬以上。”範政說,今年園內則顯得安靜很多,而與之相對的是“代客祭掃”的規模在迅速上升。

眼下,為了錯開人流,園內掃墓實施預約制。為了讓更多家屬能表達思念,園區趕在清明前夕,還緊急開發出一系列“雲祭祀”技術。

在公眾號裡,家屬可以給每一個逝去的親人建“紀念堂”。紀念堂其實就是一個專屬網頁,內有祭堂、網墓、相冊,祭堂和網墓是線上祭拜的場所,相冊則像一個“朋友圈”,家屬會上傳一些老人從前的照片,或者老人生前很想去的地方。紀念堂裡還有專門的文章公告欄,一些家屬在上面寫下了逝去老人留下的家書家訓,和生前溫馨的回憶……

範政介紹,他們正在搭建直播室,以後將能實現“直播祭掃”。而園區已經在進行VR圖像採集,不久就可以實現線上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