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侧记|一个“双警”“双医”家庭的爱与坚守

疫情当前,医护人员和警察冲锋在战疫一线,而如果一个家庭既有“双医”又有“双警”,这样的警医家庭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呢?他们又比常人承受了哪些生命之重呢?

一身“藏蓝”:弟弟叶昌龙,是梅州市梅县区分局松口派出所民警。疫情期间,他以所为家,尽心尽职。一袭“白衣”:哥哥叶昌明,是梅州市人民医院急诊专科护士,他主动请缨,驰援湖北一线战疫情。

战疫侧记|一个“双警”“双医”家庭的爱与坚守

一个难眠的夜晚

在哥哥叶昌明驰援湖北前线的前天晚上,叶昌龙整夜未眠,夜深之时相互鼓励。他叮嘱哥哥:一定要保护自己,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多救治病人。哥哥叮嘱他:在执勤中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要多宣传防疫知识,帮助村民消除恐慌。

从大年初二开始,叶昌龙便返回松口派出所工作,以所为家,一干就是50多天。为了遏制疫情传播,叶昌龙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排查辖区出租屋、登记流动人口信息、走访疫区务工返乡人员、疫情检查点执勤等工作当中,哪里有需要,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有时累了,我就会想到抗疫一线的哥哥,他总是可以给我无限动力。哥哥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必须向他看齐。”叶昌龙这样说道。

战疫侧记|一个“双警”“双医”家庭的爱与坚守

一个深夜的来电

3月6日晚,哥哥叶昌明深夜打来电话。原来,叶昌龙当天出警回到所里后,突感身体不适,连续五六分钟动弹不得。事后怕出意外,叶昌龙告诉了家人,但却瞒着哥哥。哥哥从家人口中得知消息,便连夜从湖北打电话给叶昌龙,劝他要马上治疗,甚至为其远程安排好车辆,并让在医院工作的妻子陪同弟弟做检查。

庆幸的是,叶昌龙是疲劳导致心血管痉挛,窦性心律不齐,心脏功能没有大碍。

一次特殊的见面

3月20日,梅州第二批、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平安返梅,哥哥叶昌明就是其中的一员。“哥哥回来的那晚,刚好我派出所值班,错过了迎接时机。”叶昌龙遗憾地说道。

战疫侧记|一个“双警”“双医”家庭的爱与坚守
战疫侧记|一个“双警”“双医”家庭的爱与坚守

由于按捺不住想见哥哥的心情,叶昌龙便驾车带上嫂子和侄女前往援鄂医疗团队休整点,隔着马路和哥哥见上了一面。虽然只能遥遥相望,但一个眼神、一个挥手的动作,都传递着彼此间浓浓的牵挂。

“哥哥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但他的言传身教就是一本教科书,是让我扎根基层倾力奉献的不竭动力。”这样的隔空见面,更道出了兄弟俩彼此的关心和鼓励。

一声发自肺腑的抱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个家庭里,叶昌龙的爱人黄淼铃,是梅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而叶昌明的妻子罗惠琼,是梅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护士。作为“双警”和“双医”的家属,他们所渴望的陪伴,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他的时间很贵,每次陪我的时间都是掐表计算,上班时间一到他就不见了。”电话采访的那头,叶昌龙的妻子说道:“我们都是警察,所以我全力支持他!”

战疫侧记|一个“双警”“双医”家庭的爱与坚守

采访过程中,叶昌龙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对不起”。他说:“对不起爸妈!我爸已经65岁了,我妈又患有腿疾,因为我们工作繁忙,他们要帮忙带小孩。我知道他们时刻为我们担心,但他们却总是要我们照顾好自己,家里有他们。”

“对不起哥哥!在他请战奔赴湖北之时,我曾说会陪伴好他的女儿。但是,我食言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长时间住在所里,没能回家,也没能去看望小侄女。”

“对不起老婆!去年她生娃时正值国庆安保关键时期,直到临产前一刻我才回家。春节以为可以好好陪家人,但我从年初二开始便返回了岗位,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陪伴她。”

【全媒体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罗雄 冯盈

【作者】 黄韬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