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牢“五網”構建“五區”

內容摘要:2016年以來,冊亨縣搶抓易地扶貧搬遷機遇,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重要抓手,圍繞“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標,落實“五個體系”建設和新市民計劃,織牢“五網”、構建“五區”,全力書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8.75萬名搬遷群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從“心”裡快速融入新市民居住區生活,為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织牢“五网”构建“五区”

新市民在新建成的文化服務中心快樂學習

織牢公共服務網,構建宜居型“和諧社區”

在保障就學就醫方面,整合資金近9億元,配套建成學校項目26所,新增學位14611個,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子女入學16470名;各居住區配套建設衛生服務室9個、醫療設備按標準配置率達到100%,建設婦幼保健院1個,中醫院1個。

在保障搬遷群眾權益方面,組建由縣直單位派駐人員、社區幹部、公益性崗位、西部計劃志願者等583人組成的公共服務隊伍,強化社區工作人員能力素質培訓,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為搬遷群眾辦理新市民居住證76863張、“安居險57925人次、“就業險”43915人、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39754人、辦理農低保轉城低保18418人。

在保障生活配套設施方面,完善居住區交通、農貿市場、購物中心、政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政務服務中心8個、平價購物中心10餘家。縣城居住區開通了公交車專線2條,方便群眾出行。

織牢培訓就業網,構建創新型“活力社區”

在技能培訓方面,採取以崗定訓、以產定訓的方式,根據崗位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技能培訓,2019年共開展電工、焊工、家政服務、民族手工藝、手繡製作工等各類型技能培訓班50期次,培訓搬遷勞動力13243人次,並結合東西部結對幫扶等契機,推進勞務輸出。

在扶貧載體方面,建立就業創業服務中心7個,扶貧車間21個,引進山水鞋業、雲嬌公司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13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積極推行“居家就業”模式。

在自主創業方面,根據群眾特長和創業意願,鼓勵、扶持自主創業,真正讓新市民群眾安家、安心,過上安逸的生活。

在開發公共服務崗位方面,緊扣新市民群眾生活方式非農化,開發保潔員、網格管理員、社區輔導員、物業管理員、文化宣傳員等“五員”公共崗位3817個,以保障就業促進真搬實住。

在產業發展方面,用好用活國儲林政策,推進“三塊地”盤活工作。全縣國儲林第一期2.6萬畝試點項目已全部簽訂林木流轉合同,涉及搬遷群眾187戶,資金2660萬元。第二期20.5萬畝“PPP”項目前期工作有力推進,重點聚焦搬遷農戶和貧困戶。

織牢文化服務網,構建多元型“文明社區”

在文化服務設施上,在居住區建設公共文化“十個一”工程,新建文化服務中心10個、文化廣場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道德講堂8個,建立“成長課堂”“青春課堂”“銀髮課堂”等個性化服務場地,為新市民群眾快速融入提供交流的平臺。

在文化活動上,組建由安置地鄉(鎮、街道)分管領導、文化站站長、民間布依戲隊和社區文藝隊負責人等113人組成的15支文化服務員隊伍,創建群眾文化家園,為新市民群眾搭建對歌臺,開展文化活動168場(次)、感恩教育386場(次),為20088戶新市民群眾在新家掛上一幅新舊住房對比照片,引導新市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在移風易俗上,在新市民居住區的通道旁擺上老家的石頭,栽上老家的小樹,擺放老家的老物件,讓新市民群眾記得住“鄉愁”。通過公益廣告、宣傳牆、提示牌、村規民約等,教育引導搬遷群眾破除陳規陋習、不良習慣,形成崇尚科學、文明、節儉、誠信的良好風尚。

織牢社區治理網,構建善治型“平安社區”

在德治引領方面,由居委會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制定居民公約,辦好新時代學習大講堂,開展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宣傳實踐活動,以“講述、感悟、點評、評選、踐行”為主要形式,實現“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風尚。

在法治保障方面,全縣設置社區居委會24個、綜治中心7個,建成6個居住區警務室和微型消防站,配備警力28名、消防人員32名。依託法律服務中心,建立法律援助結對幫扶機制,聯合公安、司法等部門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走進群眾、融入生活。

在自治方面,推行樓長管理模式,聘用樓長684名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組建由安置地鄉(鎮、街道)分管領導、社區民警、司法所所長、治保主任、物業保安、社區輔助員等233人組成的社會治理員隊伍,以公共服務崗位聘請新市民群眾負責小區安保、環衛、綠化等工作,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

織牢基層黨建網,構建向心型“紅旗社區”

按照“安置點建到哪裡、黨建工作就開展到哪裡”的原則和“一架構三清單”工作要求,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把黨的建設全面融入到居住區各項工作中,破解群眾搬遷後行政區劃重組和居住業態重組兩大難題,成立黨工委1個、黨總支2個、社區黨支部22個,在樓宇設立黨小組,建立了“黨總支+支部+樓宇黨小組”的組織架構。

組建由遷入地鄉(鎮、街道)和安置地所在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第一書記、社區黨支部書記等89人組成的黨建指導員隊伍,突出組織功能,為搬遷黨員建“新家”,黨支部和黨小組分別發揮好“三員”(即:黨委政府政策的執行員、小區管理的謀劃員、群眾思想的宣傳員)和“三帶”(即:帶頭搬遷、帶頭創業、帶頭融入)及“三清”(即:家庭人口清、問題底數清、脫貧路子清)的示範帶頭作用。

建立搬出地黨組織與安置地黨組織溝通協調機制,建立“威信黨支部”“發展共商群”“安居服務群”,探索運行“1個特殊困難家庭+1個好鄰居+N個黨員志願者”鄰里互助模式,開展“致富親”“敬老親”“愛幼親”等“結親”活動,讓新市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