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助力疫情防控有大愛,捐款能否抵稅講方法

作者 | 王鳳媛 槐城律師


在新冠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眾多愛心企業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很多人都聽過企業捐款可以抵稅的說法,然而並不是每一筆捐款都可以抵稅,能不能抵、能抵多少,還要看捐款的方式和金額。


1

捐款抵稅有限額


很多人對捐款可以抵稅存在誤解,以為捐款抵稅是捐款金額可以在企業應納稅額中扣除,其實不然。只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扣除符合要求的捐款金額,實際相當於企業捐出去的那部分收入不用交所得稅,而且不用交稅的捐款金額還是有限額的。


企業助力疫情防控有大愛,捐款能否抵稅講方法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和《關於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結轉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5號,以下簡稱15號文)的規定,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於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企業在對公益性捐贈支出計算扣除時,應先扣除以前年度結轉的捐贈支出,再扣除當年發生的捐贈支出。


2

捐對機構才能抵


細心的讀者應該發現了,根據15號的規定,企業並非向誰捐款都可以稅前扣除的,只有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捐贈的慈善、公益性支出才能申請稅前扣除。而且接受捐贈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必須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否則企業的捐贈支出仍然不能稅前扣除。


企業助力疫情防控有大愛,捐款能否抵稅講方法


為保障稅前扣除的順利申報,企業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單位捐贈後,應及時取得省級以上(含省級)財政部門印製並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贈票據,或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據聯,以申報扣稅。


3

槐城律師建議


如企業在對外捐贈的同時希望能享受到稅收優惠,槐成律師提供如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企業助力疫情防控有大愛,捐款能否抵稅講方法


1.企業向公益性組織捐贈的,可以關注財政部、稅務總局、民政部每年度公佈的公益性社會團體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名單,選擇名單內的組織進行捐贈,避免因接受捐贈的組織未取得稅前扣除資格而導致企業捐贈不能申請稅前扣除;


2.企業對外捐贈時,可先行計算捐贈金額是否超過年度利潤總額的12%,儘量保證捐贈金額在當年度可以稅前扣除或結轉以後三年內可以扣除。


● 回覆關鍵字“疫情”或者“疫情合集”,查看更多疫情相關文章。

● 本文涉及的相關問題,您還可以進入“槐城律師”公眾號,點擊頁面下方的“問一下”或“找律師”和律師交流諮詢。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一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


第五十二條 本條例第五十一條所稱公益性社會組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慈善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


(一)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二)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三)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營運結餘主要用於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

(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六)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七)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八)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該法人財產的分配;

(九)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應對防疫中的法律問題

專業律師時刻在線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