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國際糧食價格普遍上漲。這讓中國很多老百姓擔憂,國內的糧食也會出現大幅的調整,所以出現了不少搶購糧食的現象。但是最近幾天相關專家也已經闢謠,請大家放心國內的糧食供應非常充足不會出現大幅漲價或調整的情況,老百姓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正常理性消費即可。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與此同時,在農村裡,我們發現現在很多農民也已經不再種植糧食,轉而購買糧食。如果時間倒回30年,這是很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時候農民基本上都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一年辛苦下來種的糧食也只夠維持家庭的基本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種糧食的農民越來越少,農村土地拋荒的現象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農民不願意種糧食,轉而購買糧食來吃呢?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第一,種地掙不到錢

不可否認的是農民種地能夠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但是卻沒有辦法改變自己家庭貧困的現狀。因為我們農村雖然地方大,但是人口同樣多,很多農民家庭也只有幾畝地。要想依靠著幾畝地來發家致富,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平原地區,耕地資源比較豐富,一戶家庭有幾十畝甚至上百畝的土地,但是想要依靠土地種植獲得比較多的經濟效益,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因為現在我國的糧食價格基本上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種植一畝地,根本賺不到多少錢,尤其是在物價水平不斷上漲,各種種植成本逐年上升的情況下。現在的人工跟十年前的人工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種子、化肥、農藥以及機械使用的成本也在上漲。現在總體的種植效益很低,農民種植的收入不高,導致很多農民不願意種地。這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最真實的原因。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第二,糧食價格低

總體上而言我國的糧食供應非常充足,糧食的價格並不是很高,現在的大米平均價格也才2塊7左右。而很多農民在購買大米的時候,經常會選擇比較便宜的大米,平均下來可能也就在兩塊錢多一點。麵粉的價格同樣不是很貴,對於農民來講,一個人一天消耗一斤糧食來計算的話,一個月也才30斤糧食,加起來也只需要五六十塊錢。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而如果農民繼續種地的話,她們獲得種植需要與本身就不是很高,但是現在在外面打工一個月最少也能掙兩三千塊錢,而青壯年老農民工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個月至少能夠掙到五六千甚至更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願意外出打工,並且願意支付每個月幾十上百塊錢的糧食購買費用。因為農民也會算賬,他會算得出種植糧食的收益比購買糧食所花的錢多不了多少,而在外面打工則會獲得更多的收入。所以他們選擇購買糧食,對自己更划算的一種選擇。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第三,種地太辛苦

雖然說,世界上並沒有什麼輕鬆的工作,但是在農村種地卻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甚至比很多工作都要辛苦。現在農村裡年輕一代都已經外出打工去了,而更年輕的農二代農三代則不願意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因為種地實在太枯燥,太辛苦,跟他們所接觸到的信息所向往的生活完全不同。所以他們寧可去城市上工廠裡面上班,也不願意待在農村鄉下。而在農村裡面,很多老人因為身體或者是精力方面的原因,有沒有辦法從事大面積的農業生產活動,所以現在有很多土地都處於拋荒狀態。在平原地區還好一點,可以通過機械化生產來減少勞動力的消耗,降低勞動成本,但是對於廣大山區農村來講,由於交通不便,而且很多都是梯田,沒有辦法使用,機械大規模操作,導致土地的利用率不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很低。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總的來說現在中國有接近三億的農民工在外面打工,留在農村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婦女,他們本身就沒有辦法完全從事原本屬於重體力的農業生產活動。所以現在農村很多農民都不願意種地了,都去購買糧食。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糧食種植面積減少,或者說糧食產量減少,因為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已經連續5年糧食豐收,而在2019年更是達到了歷史新高度,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6億噸以上。這是因為很多小農分散種植戶雖然停止農業生產活動,但是湧現出了一批種糧大戶,他們通過租賃,承包轉讓等方式,獲得了更多的土地,並且採用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式,利用現代科學種植技術和生產機械,來提高種植規模,實現規模效益。

現在農民都買糧食吃,而不是自己種田,這樣好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所以雖然現在種糧的人少了,但是種植的面積仍然在不斷擴大,糧食的產量仍然在不斷的增加。你們當地還有多少人在種植糧食呢?是不是很多人都已經開始購買糧食吃了呢?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