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囤大米?有必要嗎?


我要分享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囤大米?有必要嗎?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糧食減產20%已成定局,像越南、俄羅斯等糧食生產國家已經開始禁止大米出口。於是,很多人擔心以後國內糧食價格大漲,都跑到超市去買大米,希望能夠多囤一點米,以備不時之需。這讓我們想起了十七年前SRAS疫情期間,也有很多人家裡囤積了大量的鹽。最後,非典疫情自己消失了,囤積大量鹽的人家,估計吃上好幾年都沒問題。

實際上,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正所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人們都想存點糧食,這麼做本身也無可厚非。要是您家裡囤上30-50斤的米,用來做儲備糧,雖然囤得不多,但是肯定糧食不會浪費。至於那些囤了太多的糧食,則是沒有必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中國去年糧食進口在1000萬噸左右,佔總體糧食生產比例較低,即使國外禁止糧食出口,對國內整個糧食供給影響不會很大。所以,就算糧食無法進口,也無法給中國糧食價格造成太大影響。更何況,就算囤積大量糧食,大米不易儲存,特別是夏季,很容易生蟲黴變,放久了,口感會差得很多。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囤大米?有必要嗎?

再者,國家儲備了大量糧食,中國的糧食儲備足夠14億人吃三年多。根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發表的數據來看,我國儲備糧食有9.1億噸,即使我國14億人,每天消耗也要70萬噸,需要耗掉這些糧食,也要1300天。而隨著各國糧食都禁止出口後,國際糧價會出現大漲,國內糧食價格會略有上漲,但是絕對是有錢可以買得到的。廣大居民其實不必囤積過多的糧食。

再者,國內糧食連續大豐收,囤積大米沒這個必要。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全年糧食產量6.63億噸,比上年增加594萬噸,而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3公斤。我國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更讓人安心的是,2020年全國小麥播種面積達3.3億畝,目前長勢比較好,這為今年的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上的公開數據都是要告訴大家,沒必要大量囤積糧食,國內糧食的供給非常充足。而且,糧食與其他東西不一樣,囤糧也是一門學問,一旦亂囤積糧食,很容易發生黴變。我們建議大家這樣做的,先囤幾袋米,當第一袋吃完了還是要再去買一袋,再把之前買的最新的那袋吃了,一直這樣循環下去,那就永遠不會吃到過期的大米了,並且也不會擔心斷糧了。這個操作,還是相對比較合理的。

為什麼最近很多人囤大米?有必要嗎?

現在很多人擔心,一旦國外產糧大國禁止出口大米,國際糧價就會大漲,國內糧價也會跟著上漲。其實,糧食是百價之基,我國政府對糧價有控制的,也不會胡亂漲價的,而且我國有大量的儲備糧,以及近年來國內糧食年年大豐收,國內糧食頂多會略有上揚,而絕不可能到糧荒的程度。不過,由於我國大豆、豆油、玉米等農產品都主要依賴於進口,而如果這些農產品漲價,會導致輸入性通脹,恐怕未來國內通貨膨脹一直高位徘徊這種可能性還是不能排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