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东汉隶书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是以山东、河南为中心;二是以陕西、四川为中心。前者接近于官方正体文字,具有“庙堂”之气;后者稍远于官方正体文字,具有“山野气”,《石门颂》等摩崖石刻为其代表。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原刻石二十二行,每行三十或三十一字不等,全文共645字。汉中太守王升撰文,全面详细地记述了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建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刻在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之上。1967 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石刻从崖壁上凿出,1971 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笔法直接篆书,以圆笔为主,起笔逆锋,含蓄温润,中间行笔舒缓,肃穆敦厚,收笔加以回锋,圆劲流畅。它的线条几乎都是粗细均等的,虽然很细,但并不柔弱、空怯和苍白,在审美上是扎实、瘦劲的,而且内蕴很丰富。《石门颂》的线条在审美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势长”。

《石门颂》横折处理自有特点,笔法决定线条质量,转折决定书法风格。横折是很重要的一个用笔单元。《石门颂》中横折的处理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使转而来;另一类是写完横后断笔,重新起笔写竖构成横折。这两种处理在审美上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圆润、内敛,后者是方正、外拓,在整篇中,后者的处理还占有一定的比例。有人说后者的横折处理是其不足之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石门颂》的结构特点,一是以扁为主,因字赋形,或扁(图2)或方(图3)或长(图4),大小不一,任其自然。二是中宫宽绰,内松外紧,以疏朗开阔为基调,中宫比较宽松,字的外部紧结,从而呈现出雍容大度,从容不迫的气息(图6)。三是重心居上,上紧下松,足显潇洒飘逸,神采飞扬之态(图7)。四是松而不散,虚实相生(图10、图11).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石门颂》的特点之三是整体气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静相合,相得益彰。《石门颂》在结字上有飞动之美,在线条里有流动之态。仔细观察和品味,此帖的很多字在结字的处理和一些横画的笔意上都有飞动、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在点画线条里,虽然以绞转笔法为主,但线条呈现出的气息并不霸悍、浮躁,而是很安静。《石门颂》线条里的安静不是一种静止的安静,而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安静,扎实的安静。黄宾虹老人讲:“

流动中有古拙,才有静气;无古拙处即浮而躁,以浮躁为流动是大误也”。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石门颂》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书写较随性,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也是摩崖石刻的代表。杨守敬《平碑记》说:“

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清张祖翼评此碑:“三百年来习汉隶者不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由于《石门颂》刊刻在崖壁上,书写时会根据石质等现场情况而临时发挥,其章法自由率意,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该摩崖石刻形制较大,我们看到的字帖多是拓片的剪裱本,不是原碑的形态,这给我们完整的感受《石门颂》的章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另外,《石门颂》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竖”画处理略显孱弱;“辶”的处理太过雷同,不够丰富。所以,在临习《石门颂》时,要认真通读和了解《石门颂》的特点,如果有条件去实地考察原石,对《石门颂》的理解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汉隶摩崖石刻《石门颂》,率意自然,山野气息,堪称隶书中的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