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近代以來,沙皇俄羅斯帝國從中國掠奪去了一百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庫頁島(俄羅斯稱作薩哈林島)。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紅色部分為近百年來中國失去的領土

俄羅斯把庫頁島稱作“薩哈林島”,其實還是滿語“黑河口島”的音譯。元代把庫頁島稱作“骨嵬”,明代稱作“苦兀”,清代稱作“庫葉”等。

庫頁島位於中國東北部鄂霍次克海,亞歐大陸東北部,與大陸僅隔著一個韃靼海峽,它 的面積為7萬6千4百平方公里,比兩個臺灣島的面積還要大(臺灣島的面積是3萬5 千8百平方公里)。作為一個兩倍於臺灣島面積的大島嶼,庫頁島處於黑龍江入海口東南方,南部與日本北海道隔海相望。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庫頁島對於中俄日三國都是非常重要的。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除了戰略意義之外,庫頁島的資源還極其豐富。庫頁島大部分地區被森林覆蓋,森林中生活著無數珍奇動物。其北端多為針葉林地帶,地下蘊藏著無數的石油、黃金、煤炭等礦物資源。庫頁島沿海地區是大馬哈魚的最主要產區之一,這裡的水產資源相當豐富。不管從哪個層面上來說,庫頁島都絕對算是一個寶島。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1820年中國版圖。庫頁島標明是中國領土

島上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島上最早的居民有那耐、赫哲、 鄂溫克、阿伊努等民族。截至2010年,島上共有人口49.3萬人,絕大多數居民都是俄羅斯移民。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北部居住的那耐人或生女真人

庫頁島上的原始居民,北部主要是那耐人和生女真人以及鄂溫克人。南部主要是阿伊努人。據《大清會典》記載,居住在北部的居民共有六姓,148戶,居住在南部的居民有17戶,南北合計共有居民大約幾千人。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南部居住的阿伊努人

居住在庫頁島南部的阿伊努人個子矮小,面部輪廓分明,身體粗壯,體毛較多,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日本人把他們叫做“蝦夷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性稱呼。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清乾隆年間頒發給島上居民的文書


早在我國西漢時期,典籍中就有關於庫頁島的記載,但是當時的人們只是知道庫頁島的大概位置,對於島上的情況並不清楚。

到了隋唐時期,庫頁島才真正開始被中國行政管轄。唐朝建立之後,居住在東北地區的各民族都選擇了歸附。開元十三年(725年),唐朝在黑龍江下游設置了黑水都督府,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均在管轄範圍內。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元代統治下的庫頁島及黑龍江下游地區地圖

1285年,元朝在黑龍江口的奴爾乾地區設置了徵東元帥府,庫頁島也受到了管制。儘管從表面上看,整個庫頁島都在元朝的管轄範圍中,但由於島上民族眾多,仍有不少民族並不服從管教。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上的原住民


為了徹底征服島上的諸多民族,元朝從1263年便開始向庫頁島用兵,一直到1308年,庫頁島諸族才開始統一向元朝繳納海東青、海豹皮等貢品。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原住民的兒童

1412年,明朝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正式在島上駐兵。1616年,庫頁島被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佔領。在清軍入關之後,庫頁島也理所應當地成為了清朝版圖的一部分。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的煤礦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豐富的林業資源

1689年,中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明確劃定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東以及烏蘇里江屬於中國領土,雖然沒有明確說明庫頁島屬於中國,但是清政府認為庫頁島自然包括在“黑龍江以東”的範圍之中。不過,當時庫頁島上居民很少,清政府在島上沒有設置行政機構也沒有駐軍,這就給俄羅斯侵佔庫頁島留下了機會。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俄羅斯人大量湧入

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地形測量隊陪同三位耶穌會修士測量全國版圖,他們到了黑龍江下游,耶穌會士得知黑龍江口外有一個大島以及島上居民同滿人貿易、飼養馴鹿。翌年第二支由滿人組成的測量隊成功地橫渡韃靼海峽到達了庫頁島。清朝測量隊在庫頁島上豎立了刻有滿語碑文的石碑和木碑。1732年(清雍正十年),清政府正式設立三姓副都統衙門來管理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流域及瀕東海地區和庫頁島遼闊疆域,統以吉林將軍。清朝管轄下的庫頁島居民,各設姓長(哈喇達)、鄉長(噶珊達)分戶管轄。康熙《皇輿全覽圖》上標明庫頁島上有七個“噶山”:東海岸方面為厄裡耶、披倫兔、薩衣,西海岸方面為拉喀、特懇、衣堆、蒲壟。

最早是有少量俄羅斯人來到島上狩獵,後來逐漸有人在島上定居,這些都沒有引起清政府的注意,慢慢地俄國人越來越多,這裡似乎成了俄羅斯的土地。與此同時,日本人也開始在島上活動並且有人定居。應該說,這個階段清政府逐漸失去了對庫頁島的管理和控制。庫頁島在法理上歸屬中國,但19世紀被割讓前部分地區實際上被俄國和日本所控制。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景色

1738年至1739年,俄國人什潘別爾克中尉在尋找日本航線期間,從蝦夷人(阿伊努人)那裡得知庫頁島的存在。

1765年,俄國由於清政府在島上沒有正式駐軍,派遠征隊(由士兵和囚犯組成)襲上庫頁島北端,殺散了赫哲人,修起營舍並開採煤礦。1789年,俄國入侵庫頁島南部,登島後大肆屠殺島上的赫哲族居民,將他們驅逐回大陸,在母子泊地方修築政廳、教堂、監獄、學校等建築。

1785年,日本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鐵五郎等5人及隨從人員分兩路勘察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其結論是:“庫頁島的北部是隸屬於沿黑龍江而下擴張勢力範圍的中國清朝的”。1790年,松前藩派遣松井榦藩和新井隆助到島上窺探,並在庫頁島南端的白主設置市集。另一方面,日本派人與沙俄討論瓜分該島。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原住民狩獵捕捉的黑熊

在尚未得到沙皇的批覆的情況下,1806年10月10日,俄國人赫沃斯托夫等人的艦隊在庫頁島南端的亞庭灣襲擊了日本松前藩主的稅務所,焚燬倉庫,宣佈庫頁島為俄國所有。1858年和1860年,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00餘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自此庫頁島在法理上和實際上,都已經徹底脫離了中國。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烏蘇里江以東的赫哲人與費雅喀人,仍“全部不服從俄國政權,而服從中國政權”,“仍然每家每戶逐年”向清政府貢貂。有據可查的庫頁島最後一次貢貂皮的時間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南部白色區域為日本佔領地區

1904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日本於次年佔領庫頁島全島。1905年9月5日,根據日俄戰爭後的《朴茨茅斯和約》,沙俄割讓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的地區給日本,日本在割讓地設立樺太民政署。1909年,沙俄在庫頁島北部建立薩哈林州,首府為亞歷山德羅夫斯克。1918年,日本趁俄國十月革命佔領全島,直到1925年才撤兵。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人的生活場景


1945年2月11日,美、英、蘇三國簽訂《雅爾塔協議》,同年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並出兵中國東北。美國承認蘇聯對整個庫頁島的佔領。9月2日,美國單獨佔領日本,蘇聯則把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等地收歸己有,蘇聯在軍事上實現了對整個庫頁島的佔領。

1946年2月2日,蘇聯發表宣言,聲明他們佔有庫頁島全島及千島群島。在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包括南千島群島)建立南薩哈林州。1947年1月2日,蘇聯將庫頁島北部與南薩哈林州合併為薩哈林州,改由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直接管轄。並且根據1949年6月1日施行的國家行政組織法而廢除日本人設立的樺太廳。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庫頁島上的少數民族


1951年9月8日,日本發表宣言,宣佈全面放棄庫頁島的主權。自此日本在庫頁島上的開拓史結束。蘇聯正式控制庫頁島全境。

美麗的庫頁島——中國人難以釋懷的神聖領土

圖中穿和服的是日本人


現在,庫頁島共有人口49.3萬人(2010年),基本為城市居民,農村居民僅佔14%。庫頁島共有約100個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