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同理而不同意!



“深層同理”有時候是一種將心比心,但“同理”不等於“同意”。


比如,我可以“同理”一個殺人犯,瞭解他殺人是不得已,他只是自我防衛;我可以“同理”他從小就不被重視,只是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

假設我進一步思考,這個殺人犯又為什麼會加入幫派呢?因為他經常被欺負,他認為只要加入幫派,別人就會怕他,只要有人欺負他,幫派就會保護他,讓他不再被人欺負。


所以他並不是天生就喜歡當壞人,也不是天生就喜歡讓別人生氣、難過、受傷或哭泣。他以為,唯有讓別人怕他,才能擁有安全、才能生存下去。其實他自有內心扭曲痛苦之處。

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每個人內心都有最真實、最坦誠、最需要被人看到的一面。我接觸賽斯哲學思想這麼多年以來,治療過許多個案,經常會有個案這麼說:“從來都沒有人願意好好地瞭解我,從來沒有人看見我內心的世界。”

甚至我已經同理並支持某些個案,但他本人卻還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直到最後卻發現,我竟比他自己還了解他。如果你能經歷被“深層同理”的過程,你的心靈將猶如脫胎換骨。

很多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經常也卡在一句話上,那就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是啊,為什麼要這麼做?明明知道十賭九輸,賭博會搞得家破人亡,為什麼還要賭?明明知道酗酒傷身也傷人,為什麼還要喝?明明知道要念書,為什麼不去唸書?明明知道該回家了,為什麼還在外面晃?

不明白身邊的人的行為,正是人痛苦的來源之一。


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原來他並不是針對我!原來他只是正處於內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你得知他為什麼這麼做,並且是一種深層透徹的瞭解時,你就能真正地釋懷,坦然地放下心來。

比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丈夫為什麼要外遇?他並不是為了傷害妻子才外遇的,而是因為他面臨中年危機,又無法突破事業的瓶頸,才會對自己的性能力有了懷疑。偏偏每天日子又枯燥無聊,除了上班就是下班,除了老婆就是小孩。他想要嘗試不同的東西,想要聽到年輕美眉叫他一聲“哥哥”。

在那個常年努力維持的家裡,每個人對他的付出,都已經習以為常,再也沒有人會肯定他,他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而外遇讓他享受到不同的刺激和快感,至少那個外遇女子對他表達的熱情,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那麼女人的外遇又是為何呢?想知道一個老婆有沒有外遇,只要看看她最近是不是變漂亮了,就可窺知一二。因為她已經太久沒有漂亮過了,好不容易才在另一個男人眼中重新看到自己。而那個成天在外忙工作的老公,偶爾打電話回家,只是問她有沒有照顧好家裡、照顧好孩子,不再對她噓寒問暖,她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丈夫對她的熱情了。

然而另一個男人卻為了她茶飯不思,視她如珍寶,她也有很久很久都不曾感受過這種被人追求的感覺了。於是她也開始思念對方,開始為了對方吃不下睡不著,最後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深層同理”就是剝開這些表相,讓我們看到了每件事深層的核心動機。“深層同理”構建在相信人性本善的基礎上,認為人與人可以互相瞭解對方內心的感受,並且在內心被理解的瞬間,會發揮點石成金的效果。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今天看到這個人很可憐,但你有沒有看到他可惡之處;而一個可惡的人,也必有他可憐之處。深層同理,並不是認同對方無論善惡的任何行為,而是讓你看到背後的深層動機,同時也讓對方發覺,終於有人瞭解他內心深層的委屈。

當你用這樣的角度去深層同理別人,你就不會停留在對人的批判和指責中,而是對人性有著深刻的透析力,並且帶著慈悲。“深層同理”讓我們看見卻不批判、看見卻能包容與接納,即使你不同意對方的行為,但你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

舉例來說,你有個“勢利眼”的同事,他背後一定有一個變得勢利的原因和過程。我並不是告誡大家不要討厭他,而是你可以一邊討厭他,一邊深層同理他的行為。


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當你用“深層同理”的角度來審視人類的行為時,你可能會覺得好氣又好笑,可憐復可愛。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歪理,或許你來看那是一套歪理,但人人都覺得自己的理由是對的、正當的,而這個“理由”也有其形成的內在歷程。

我們往往會發現: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著不同的內在動機。理解了這一點,你將不再只是指責對方,不再只是感到受傷、憤怒和背叛。如果你看到這個部分,你對這個世界的感官,將會全然不同,也能展現出對所有人的寬容與接納,並且與身邊的人相互瞭解、彼此諒解,讓自己真正從痛苦之中解脫,進而創造更多的美好關係。

許醫師希望,每個人都能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背後的真相,化解內在深處的痛苦,並通過不斷地實踐、修行,讓自己明心見性。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情緒修煉》


用深層同理看清事件的本質

作者簡介:許添盛【臺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精神科醫師,心靈動力學的創始人及全球傳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學作家、慈善家、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