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揭秘


《楚辞·九歌》 | 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揭秘

《湘夫人》与其下篇《湘夫人》二诗,是《九歌》中写得最为优美,而又有故事情节的诗篇,但是历来的解释也分歧最多。

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与关系的不同说法(主要观点):

一、一对女神

相传尧帝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帝为妃,唐代学者韩愈在《黄陵庙碑》认为:“尧之长女娥皇为舜正妃,故曰君,其二女女英自宜降曰夫人“。这种说法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一对女神。


二、夫妻神

湘君为舜,湘夫人为娥皇与女英。司马贞《史记索隐》称:“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这种说法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一对配偶神。

但是舜的传说里与儿女是夫妻关系,而诗中所写却是“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予以不闲”,“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写得都是恋人之间的关系与心理。与舜和二妃早已成为夫妻关系的情况并不符合。


三、同一人

湘君与湘夫人原本同一人。《湘君》与《湘夫人》原本乃同一篇诗歌,或因篇幅太长而被刘向编辑《楚辞》时分为两篇,或因表演时分上下两幕久而变成独立的两篇。褚斌杰在他的《楚辞要论》和《楚辞选评》详细阐述其观点。


四、湘水配偶神

湘君和湘夫人系湘水配偶神。明末清初,王夫之《楚辞通释》称:“盖湘君者,湘水之神,而夫人其配也。”这种全新的解释不再拘泥于舜与二妃的典故,通篇全诗的恋情描写,也非常合情合理。

这种说法中对于两首辞中主人公的角色有了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湘君》是湘夫人对湘君的觅而不得,主人公是湘夫人,诗名应为《觅湘君》,《湘夫人》是湘君对湘夫人的望而不见,主人公是湘君,诗名应为《望湘夫人》

另一种看法:浙江大学的林家骊教授在公开课中发表观点认为《湘君》的主人公是湘君,《湘夫人》的主人公是湘夫人。

《楚辞·九歌》 | 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揭秘

《湘君》与《湘夫人》的末四句,基本结构、用词与含义基本相同,它们实际上是各自的乱辞(尾声),对于最后四句的解说,我看到了三种不同的解说。


《湘君》与《湘夫人》的末六句,基本结构、用词与含义基本相同,它们实际上是各自的乱辞(尾声),对于最后四句的解说,我看到了三种不同的解说。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君》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

湘君寻不到湘夫人,故而将自己的玉环抛入水中,希望对方——湘水之神能够看到玉环;又将自己的玉佩放在江边,希望她如果来了,知道他在这里等过她。又采了一束香花,将香花送给安慰自己的侍女。


而湘夫人则同样如此,将自己的衣服留下,希望心上人看到东西后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

爱人失约未至,心痛如割的一对有情人,分别将对方所赠信物玉环和衣物抛向湘水中,丢在岸上。


但是在冷静下来以后,便去采摘香花送给一直陪伴自己的侍女,继续耐心等待。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前一部分有关于心目中房屋的描写,他们认为是青年男女要在临时搭建的幽会小屋里试婚。所谓的“下女”和“远者”,以及“聊逍遥兮容与”,乃指青年男女保持自由恋爱的权利,以便去寻找下一个情人。


这种解说与全诗的恋爱定位又稍微又些出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