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寧支持離異母親再婚,中年人再婚,子女成了最大的障礙

張佳寧支持離異母親再婚,中年人再婚,子女成了最大的障礙

最近幾天,看了幾期《我家那閨女》。這一檔婚戀觀察類節目,參加的大都是未婚女青年。

在《如懿傳》中飾演穎妃的張佳寧,今年28歲,還沒有戀愛對象。她的舅舅是《甄嬛傳》中的溫太醫。張佳寧出道以來,出演了多部影視作品,大都以清純可愛形象示人。


張佳寧支持離異母親再婚,中年人再婚,子女成了最大的障礙

01

張佳寧的父母早年離異,她和媽媽舅舅長大。張曉龍說自己承擔的是張佳寧父親的角色,操心,事兒多,要求高,什麼都要管。

如今,張佳寧長大了,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她的媽媽今年50歲了,有一位年齡相仿又靠譜的男朋友。

張佳寧非常支持媽媽再婚,畢竟自己長大了,以後也會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一輩子和媽媽生活。於是,她支持媽媽追求自己的幸福。

張佳寧特意給媽媽安排了驚喜,偷偷去接機。面對這位叔叔,張佳寧也是操碎了心。

告訴他如何討媽媽的歡心,比如誇讚媽媽的衣服穿的漂亮,頭髮做的好看,菜煮的好吃。看見媽媽和叔叔在一起,自己像個電燈泡。

張佳寧和媽媽以及叔叔相處的很融洽,絲毫沒有陌生感。一起做飯,一起看電視,一起出門打羽毛球。

張佳寧還揹著自己的媽媽,與叔叔一起精心策劃了一場求婚。還替叔叔選好了求婚鑽戒,提前定好酒店,佈置好求婚場景。提前和叔叔溝通好流程,但作為女兒,她的心裡還是忐忑的。

因為媽媽不喜歡自己的求婚現場,曝光在全國人民面前。但結果還是很欣慰的,叔叔用質樸的舉動求婚成功。

舅舅張曉龍說:其實張佳寧一直支持媽媽再婚。只是很難,畢竟50歲了,找一個靠得住知根知底的很難。

還好,張佳寧的這位叔叔是媽媽的同學兼同鄉,跟媽媽處的不錯,和家裡人氣場很合。


張佳寧支持離異母親再婚,中年人再婚,子女成了最大的障礙

02

會會的母親在40歲那年因病去世了。那一年,他的父親43歲。

很多人給他的父親說媒,介紹了好幾個女的,他的父親都拒絕了。

直到會會和哥哥都成家了,他的父親才考慮再婚。

可到了50歲這個年紀,基本上女方也都是離異或是喪偶的。見了幾個,都不合適沒談下去。

後來,有一個作會計的蔡阿姨和他的父親聊得來。倆人也經常一起吃飯,旅遊。

得知這個消息後,會會的哥嫂堅決反對。她的嫂子還跑去會會家,讓她勸說自己的父親。

會會很為難,嫂子乾脆回家直接挑明瞭此事。父親再婚行,但家裡的財產,房產要全部歸兒子所有。

最後,會會父親放棄了那段黃昏戀。他說不想讓兒子為難,女方也有兒子,嫁過來還想跟母親生活。


張佳寧支持離異母親再婚,中年人再婚,子女成了最大的障礙

03

其實,在婚戀市場上,中老年人相親的不在少數。

大多數是離婚或是喪偶,年輕時,他們考慮到孩子的成長,大家都選擇獨自帶孩子生活。孩子長大成家之後,再考慮自己的晚年生活。

到了中老年,子女不在身邊。退休一個人在家,很是孤單。即使不缺錢,身體也健康。但精神的孤獨無法排解,身邊沒有個說話的人。

都說老伴,老了更需要陪伴。年輕時覺得無所謂,忙工作,忙孩子。

老了一個人分外孤單。但中年人再婚難,最難的是過子女那道坎。那些中年人再婚被子女支持的大都滿足了這三個條件。

1)再婚父母經濟獨立,不依靠子女

經濟獨立很重要,有退休金養老,有醫療保障。不用伸手靠子女贍養,大都更有話語權。

2)再婚父母有獨立住房,不與子女同住

這一點很關鍵,不和子女同住,少了很多矛盾,也擁有更多自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生活。

3)子女獨立,理解父母不啃老

子女能夠獨立生活的家庭,可以理解離異或是喪偶的父親或是母親,一個人不容易,孤獨。支持她(他)們再婚。

4)不用幫子女帶孩子

很多離異或是喪偶的中老年人。由於孤獨,會主動幫助子女承擔帶孩子義務。實際上,帶孩子增加了她們的負擔,卻不能排解孤獨感。


張佳寧支持離異母親再婚,中年人再婚,子女成了最大的障礙


雖然現在已經是新社會了,黃昏戀,離異或喪偶再婚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大多想要再婚的父母,最大的顧慮就是孩子。

父母也是人,即使到了五六十歲,也需要有人陪伴。

希望作為子女的我們可以多一份理解關懷,少一點指責埋怨。

因為,父母生活幸福,我們才會安心。

畢竟,他們為子女操勞半生,依然有選擇幸福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