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能走進公眾視線的中國獨立電影。講述了發生在湖南的湘西南的位置,百姓在經濟壓力下選擇上山開礦。但由於礦工長期下礦工作且常不注意防護,日積月累,很多礦工不可避免的患上了塵肺病。蔣能傑導演用一種生猛、凌冽之感,直指生活本身,深刻闡釋了平凡生活中那些不平凡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題材非常罕見,生猛有力,講述人的生活處境。以馬伕作為線索串聯起礦民和肺塵病,最後落腳在村民家庭命運。前後花費近10年近時間。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蔣能傑導演自己說道:

“從2010年開始,我拿著攝像機記錄他們。在這過程中,如果沒錢了,我就去外面接活掙錢,掙到錢再去拍攝,這樣的狀態下,我陸陸續續的一直拍到2018年,當年拍攝的礦洞封了,拍攝的主人公也不幸離世,我覺得影片的故事完整了。於是開始進入後期剪輯。”

影片中的人物全部是導演身邊的親戚朋友,導演用最真實的筆觸紀錄著他們的生活。

“片中的馬伕是我爸爸,“牽牛”是我堂弟,其他拍攝對象也都是鄰村的”。

就是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展現出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血與淚。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2010年左右,導演開始記錄起礦工在礦場中的生活,破破的居住棚,危險的工作區,山上缺水,洗澡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他們打牌消磨時光,唱歌聽音樂以苦中作樂。國家禁止開礦後,他們回到了家中,靠著開礦得到的積蓄,都修建起了小樓房。房前屋後一片翠綠,兒女滿堂。但這一片祥和的背後是那些礦工們用生命換得的。他們由於長期在礦中工作,不可避免的患上了塵肺病。去世的親人不在少數,包括主人公,也就是蔣能傑導演的父親。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蔣能傑導演也曾這樣表達過自己當初創作的原因:

“塵肺病現在還是職業病範疇,但因為村民從事的挖礦工作,大都是給私人小業主打工,職業病賠償根本無從談起。以前醫療報銷比例比較低,現在醫療報銷比例有所提高,很多人也在推動社會上對塵肺病群體的關注。”“這個病最大的問題是會讓感染者喪失勞動能力,很多家庭因病致貧,我跟拍已去世的塵肺病患者趙品鳳大哥,他的子女上學有公益機構助學,他姐弟倆的基本生活有我朋友資助,但是還有很多塵肺病患者的家庭亟待救助。”

導演為了更好的讓其他人知道了解塵肺病患者這個群體,決定向公眾免費公開這部電影。他說“因為是公益題材,而且資金基本是我自己或者周圍朋友支持的,花的最多的其實是我的時間成本,我並不是很在意成本的回收,也有人說,我這是破壞行業規矩,應該搞付費觀看。但因為這部片子的版權是我自己的,我願意不要版權費。”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儘管略顯得粗糙,但是內容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很少有人將這些邊緣群體的人物故事展示給觀眾,他們在底層掙扎,努力活著,艱難活著,最終默默死去。

小人物的故事,平凡,簡單,艱難,或許會更讓我們觸動。

但這是時代發展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感興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也可私信給我獲取影片鏈接。

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農民的心裡話《礦民、馬伕、塵肺病》不存在的電影,衝上豆瓣榜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