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红军的“千里眼”

漫漫长征路,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大大小小一共近600场战火的洗礼,成功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以军事上的胜利完成凤凰涅槃。回望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军事史,总结红军以弱胜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牢牢掌握了“制信息权”。无线电通讯立下了汗马功劳,屡建奇功。毛泽东称之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一部半电台”

红军开始有了自己的“千里眼”

在宁都县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的小布红色旧址群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摆放了一件珍贵文物的复制品。它就是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信事业“开山始祖”的“一部半电台”。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

说到这“一部半电台”,还得从第一次反“围剿”说起。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前是没有无线电装备的。

1930年12月30日,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红军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的两个旅,并缴获1部电台。遗憾的是,红军战士看到那个闪光鸣叫的家伙以为是个怪物,一枪托下去,这电台不能发报了。所幸还剩下收报机,因此只算得上“半部电台”。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红军缴获的第一部电台

红军在龙冈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后又乘胜追击,在宁都东韶消灭谭道源师,又缴获了一部电台。这次,红军战士们将电台完好无损地送到了小布红军总部,红军便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台,也因此有了“一部半电台”起家的说法。

“红色电波”

为长征胜利奠定“信息优势”

红军从没有电台到拥有“一部半”简陋的电台后,运用无线电侦察手段,收听公开电讯,编制参考消息;侦听敌军通信,获知战场情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毛泽东、朱德的高度重视下,无线电通信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王诤、刘寅等红军无线电通信队学员油画

随着电台数量增多,力量增强,1931年6月2日,红军实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无线电通报;9月下旬,实现了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的第一次通报;11月7日,建立的第一个文字新闻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从此,无线电通信成为红军作战的主要指挥联络方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931年1月6日,在宁都县小布镇,红军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开课。起初学员只有12人,由从国民党军投诚过来的王诤、刘寅等同志负责授课。1934年8月,为适应战略转移需要,红军通信学校整编为通信教导大队。长征期间,通信教导大队以“红星第三大队”为代号,在行军途中坚持办学。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红军无线电侦察台报房

经过数期无线电训练班的培训,长征期间,红军无线通信已初具规模:报务、机务人员达200余人,拥有17个无线电分队和17部电台,初步形成三大主力部队相互联通、重点方向可以保障的基本态势。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神秘的队伍”使得“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长征,是一次远离根据地的战略大转移。在1年时间中,红军转战10余省,跨越万水千山,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主要得益于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他们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人正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支神秘的队伍,就是中革军委二局。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一生的得意之笔,30公里小范围内红军进进出出,硬是把敌军调开,腾出一周时间巧渡金沙江。这其中也有运用情报的奥妙。三渡时刻,敌军已经合围,红军找不到突围空隙。曾希圣用红军电台给敌军发报,冒用蒋介石的密码指挥周浑元和吴奇伟两个纵队让出通路。

军委二局的无线电技术侦察,使得长征中的红军,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得重新回到党的领导核心岗位上的毛泽东,能够耳聪目明,料事如神,指挥红军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万里长征,艰险无比,毛泽东指挥红军突出重围,从此确立统帅地位。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陕北的一次会议上,曾高度评价、赞扬曾希圣和他领导的军委二局,说:没有二局,红军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毛泽东为无线电台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长征中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从“一部半”电台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