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春秋亂世,秦始皇一統七國、安定天下;宋金兩朝對峙,岳飛一生與金抗戰等等。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有太多太多的英雄豪傑生於亂世卻譽滿天下、流芳百世。民國時期是近代中國史上最不幸的風雨飄搖之際,同樣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才華洋溢的人,其中魯迅先生可謂是其中之最。

偉人曾這樣評價魯迅先生:“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同時魯迅也被喻為“中國人的脊樑”,作為那個時代的先行者、時代的清醒之人,魯迅曾說:“我姑且舉起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而魯迅不僅在筆下道出自己的內心,他也用筆直指人心。魯迅在筆下的一切既是他自己,也是他自己想說的,正如他愛提的“貓頭鷹”。

一、“貓頭鷹”即是“戰士”

1、貓頭鷹與魯迅之緣

魯迅先生的同門錢玄同曾給他起了個綽號—“貓頭鷹”,據書法家沈尹默言,稱魯迅為“貓頭鷹”大體是因其不修邊幅的外貌。魯迅本人其實也是十分喜愛貓頭鷹這種動物,還以其自喻。在魯迅從日本留學回來去杭州師範學校教書的時期,他便曾在自己本子的封面繪製了一副貓頭鷹的圖案。

此外魯迅也在後續發表的文章中多次描寫過貓頭鷹,甚至在他出版的第一本雜文集中親自設計的封面,上面的裝飾圖案便是貓頭鷹的形象。魯迅還寫過一首打油詩,言:“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此非戲謔,而是真言。

無論是其筆下亦或日常,都可見魯迅對於貓頭鷹的青睞。而這青睞不僅是貓頭鷹的外在形象,更多的是魯迅在精神上對貓頭鷹內在的認知。正如他自己所表現的那樣,他的外表就如同貓頭鷹般不甚明亮,內心如貓頭鷹般“桀驁不馴”,

甚至是日常生活也如貓頭鷹般晝伏夜出。

在其妻許廣平先生在其回憶錄中有提,魯迅的生活習慣一般是在夜裡寫作,而白天上午才用來睡覺,直到先生去世都未曾改變。也並非是魯迅像貓頭鷹,而是貓頭鷹像他,才令魯迅對貓頭鷹偏愛有加。

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2、“真正的惡聲”

何為“貓頭鷹”?有很多人不喜歡貓頭鷹,稱其為“報喪鳥”,不僅是其不雅的外貌,還有其淒厲難聽的叫聲令人驚懼、不寒而慄。這兩點讓世人對於貓頭鷹充滿偏見,認為貓頭鷹是不詳之物,《詩經》中就譴責貓頭鷹的兇惡:“鴟鴞鴟鴞 ,既取我子 ,無毀我室。”在《太平御覽》裡也將貓頭鷹列為“惡鳥”。甚至在西方文化中,貓頭鷹也往往是預示死亡、象徵不詳,這是大多數人眼中的貓頭鷹。

而以“貓頭鷹”自喻的魯迅,在他的眼裡,貓頭鷹的叫聲是“真正的惡聲”,正如他自己的言論,也是“梟鳴”,“報告著不大吉利的事”。這是一個自我諷刺,作為那個時代的清醒之人,在一眾愚昧無知的民眾,是那麼的不顯眼而孤單。“哀其之不幸,怒其之不爭”

的魯迅,不用華麗堆砌的辭藻,而是用著如“只要一叫而人們大抵震悚的怪鴟的真正的惡聲”般一針見血的文字直擊人心,深深將其刻在讀者的心中。

在《吶喊》中,魯迅隱喻的“鐵屋子中的吶喊”,不正如那在黑夜裡怪叫的貓頭鷹般,魯迅正是用文字在當時那個黑暗的時代對著一片黑暗“吶喊”。他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魯迅相信有未來,但是他更執著於現在。因而在黑暗中的他不會庸庸碌碌,而是砥礪前行,肩負黑暗卻依舊無畏。

魯迅在給妻子的信中描寫他的“吶喊”不是如別人那般為了希望與光明的反抗,而只是“與黑暗的搗亂”。這是他對貓頭鷹和自己的認知,貓頭鷹不會在黑夜意外鳴叫,而如貓頭鷹的魯迅,不會在黑暗外吶喊。

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二、荊棘之路獨自前行

1、“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貓頭鷹在黑夜中穿梭、獵食,勇敢如它,在黑夜中也不懼前行。在魯迅的《夜頌》中,魯迅稱讚了“愛夜的人”,同時他也表示“我愛夜”,自喻是一個“愛夜的人”。如貓頭鷹晝伏夜出的魯迅,在黑暗的時代、黑暗的時間獨自一個寫作,像極了黑夜裡獨自捕食的貓頭鷹。

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吶喊,像一個戰士,無畏不懼。魯迅的字裡行間是沉重的、陰暗的,人說他總是在批判諷刺,這不外乎是他眼裡所見的便是如此,一片黑暗裡都是不願清醒的人。他只能以筆為刀,去叫醒裝睡的人,在黑暗的內裡去破壞黑暗,因而他的文字裡看不見光明。

危機四伏的時代,多的是麻木不仁,多的是自欺欺人。傳統文化中的“中庸”變成了“和稀泥”、得過且過,

對於殘酷的現實不願也不敢直視。堂堂炎黃子孫在黑暗畏懼,僅只是“變成婆婆媽媽,歡迎喜鵲,憎惡梟鳴,只撿一點吉祥之兆來陶醉自己。”在黑暗中看到這黑暗現實的魯迅憂心如焚,唯有以吶喊者的姿態,不是吉祥的“喜鵲聲”,而是不詳的“貓頭鷹叫”,在黑暗如一個戰士與黑暗戰鬥,企圖喚醒在沉睡的東方“雄獅”。

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事實上魯迅也懂得何為“滑頭主義”,而他卻沒有隨波逐流。同時習慣在黑暗中的魯迅認為“我的思想太黑暗”,他在直指人心的時候也擔心帶來的不是清醒,而是更加的黑暗。只要沉默便可以逃避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前行的孤獨,也可以躲避開自己的擔憂。

在《野草》中便是如此道:“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但是魯迅仍然勇敢地選擇了開口,與那些不願正視現實的懦夫們不同,而是大聲地、真誠地,實打實地表達著自己。

2、“吶喊”中的孤獨

《墳》中曾有這樣一段闡述:“蒼蠅的飛鳴,是不知道人們在憎惡它的;我卻知道,然而只要能飛鳴就偏要飛鳴。”

魯迅之所以以貓頭鷹自喻,正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言論在當時是為人所不喜的,他說:“我的言中,是大家會有不幸的”,正如

“報喪鳥”的怪叫般。如此所為是孤獨的,縱使後世看來魯迅的行為是無比正確,然就魯迅的當下,他是時代的先行者。無知人中的知者,走在時代思想前列,無疑是孤獨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魯迅曾這樣說:“我的確時時刻刻無情地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自己。”審視著自我的魯迅,清楚地明白自己是在走一條獨木橋。“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

他知道自己的身邊沒有人,也不會有人,但仍舊一往無前。貓頭鷹也同樣為世人所不喜,依然翱翔於天空,他就像一隻貓頭鷹無視世人的喜惡,在黑暗中自由且孤獨的“飛翔”。

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3、“橫眉冷對千夫指”

“文人不應該隨和,會隨和的只有和事佬。”縱使表達是痛苦的,但是對於魯迅而言,不表達是更痛苦的。在魯迅的認知中,知識分子的命運與國家人民的未來是密不可分的,他所面對的是除了“千夫指”,還有封建政治、官僚主義等等。他的“發聲”是他對人民和這片土地的熱愛,是他對傳統的反抗,桀驁不馴的態度正如那黑夜中翱翔的貓頭鷹,不懼他人的眼光,縱使獨自一人,依舊自由地處於黑暗之中。

在《狂人日記》中,魯迅描述了一個吃人的社會,他在裡面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但他不是置身事外,而是直接言明瞭自己也有“罪惡”。這也是為何他如此鍾愛貓頭鷹的怪叫,魯迅在黑暗中對自己所意識的是罪惡,他身上的“罪惡”把他更往黑暗中推,沒有別人只有他自己。

如此處境下的“吶喊”在他心中是“不好聽”的。帶著絕望、泣血的文字,淒厲得令人毛骨悚然,才能更深刻地打進人心。驚世駭俗下是不被世人所理解,他的“吶喊”不僅是在拯救自己,也在撕破世人那副天下太平的虛偽嘴臉。

讀懂魯迅:以“貓頭鷹”自喻,一位無聲中國的孤獨“吶喊者”

三、總結

魯迅所選擇的如“梟鳴”般的文學道路無疑是條荊棘之路。這條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孤獨地前行,然再多的不理解、千夫所指正如他自己所言的“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都不寬恕”。他就是“貓頭鷹”,在黑暗中依然能洞悉一切,因為見慣了黑暗,才能看見一切黑暗。

尼采有一個觀點,即:“重估一切價值”,既可“以善為惡”,自是也可“以惡為善”,魯迅的“貓頭鷹”思想便是如此。以兇惡的“梟鳴”來表達著他那極其前瞻的新銳思想,正是所謂“以惡為善”,只為更加直擊人心,警醒世人,脫離流於表面的“華美”,直視內裡的腐朽不堪。

參考文獻:

1、《魯迅全集》

2、《最後一天》

3、《魯迅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